摘 要:在雨季造林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由于溫度高、濕度大,是苗木生長的有利環境,也是對荒山進行綠化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我省的造林工作中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周期較緊,栽種技術不易掌握,并且可以采用的樹種較少,所以在雨季造林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充分的利用有利的時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文章對于雨季造林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進行了分析,為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雨季造林;技術;管理
1 雨季造林技術的探討
1.1 合理整地
整地工作是造林的基礎,在時間上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定,頭年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也可以在雨季時隨整地隨造林。在整地方法上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盡量小的破壞土面,防止水土流失,根據實際需求不同,因地制宜。一般對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狀、魚鱗坑整地,規格:穴徑30-40厘米左右,深20-40厘米;魚鱗坑長徑30-50厘米,短徑30-40厘米,深20-40厘米土堰寬,高10-20厘米。山坡中部及15°-25°坡的地方,采用魚鱗坑、水平階整地,規格:魚鱗坑同上,水平階寬1-1.5米,長以便于整平田面為宜,深30-80厘米。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規格:寬2-5米,長度隨山坡情況而定,深30-80厘米,壘堅固的雙層石堰,兩階之間保留2-3米的生土帶。無論采取哪種方式整地,都必須在整地前做好規劃設計,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
1.2 適地適樹,選好樹種和苗木
樹種和苗木是做好造林工作的基礎要件,根據每個地方地質情況的不同,所選用的苗木和樹種也不相同,所以在選用樹種和苗木前要對造林地的土質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然后選擇適宜的樹種。根據我省氣候以及土質狀況,一般都會選擇適應性較強耐寒的常綠樹種以及萌芽力好的闊葉樹種。在選擇苗木時,盡量的選擇一至兩年生的,且苗木要健壯、根系發達,外表無損傷,沒有病蟲害。
1.3 掌握適宜的造林時機
在雨季造林,主要是因為溫度高,濕度低,所以要選擇好栽種的時機,防止時機不對而影響成活率。一般都會選擇在下午進行栽種,避免陽光暴曬影響到苗木的抵抗力,在經過一夜的過渡期可以有效的提高苗木的抵抗力。如果在栽種后能夠下雨的話,將會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避免在剛下完雨時栽種,因為苗木會因為干旱而影響到成活率。要嚴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則,即“雨不透不栽,天不連陰不栽,雨過天晴不栽”。
1.4 造林技術
1.4.1 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狀或魚鱗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畝: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階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米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畝,株行距2×2-2.5米。
1.4.2 容器苗造林:對于使用容器苗來造林,在對起苗和載苗的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首先,由于苗木是裝在容器袋中的,容器袋對苗木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在起苗時,為了防止將容器袋損壞,要先將其周圍的土挖掉,然后在將容器袋和苗一起拿出來,在此過程中嚴禁直接將苗拔出,避免袋中的土體松動。其次,在栽植的過程中,栽植深度要以覆蓋容器袋2-3厘米為宜,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在栽前要注意將袋底撕破,保證水分的循環。
1.4.3 裸根苗造林:對于裸根苗的起苗,一定要做好苗的質量把關。在起苗的前一天,要將苗地灌水,然后用撅頭在苗的周圍刨坑,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損壞苗的根系,在根系上要帶土。將苗刨出后對其進行分類,并且用草袋將其包裹住,防止水分的流失。最好是能做到起運栽的及時性,在栽植的過程中,盡量不要用手抓苗,減少根系的損傷,將苗木放在筐內,用濕布遮蓋。
1.5 撫育管理
1.5.1 穴面覆蓋:造林后,及時用枯樹枝、碎草、石塊等覆蓋穴面,避免暴雨時雨滴擊濺表土,以減少蒸騰失水。對穴面保墑和促進苗木生長均有明顯作用,應盡量采用。
1.5.2 澆水整穴:造林后如無雨,尤其是裸根苗應盡可能地在栽后2-3天內澆一次水,以保幼樹成活:大雨過后,要及時查苗看穴。如苗木被沖壓,應及時扒出扶正;被大雨沖毀的樹盤及時修筑好。
1.5.3 松土除草:未進行穴面覆蓋的植樹穴,大雨過后土壤易板結、干裂和滋生雜草,要適時松土,以保墑和清除雜草。
2 雨季造林宏觀管理措施
2.1 全力抓好雨季造林工作
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資少、見效快,各地要抓住近期連續降雨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廣泛宣傳發動,把雨季造林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緊緊把握提前整地、適時栽植、加強管護幾個關鍵環節,主動打好雨季荒山綠化攻堅戰。
2.2 要穩定和完善林業各項政策
對現有林業承包等經營管理體制,要注意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保護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對承包經營的合同約定,要依法完善,加強管理,責任到人。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責、權、利,獎勤罰懶,提高管護水平,確保造林成活率。對宜林荒山荒地,可直接采取分包到戶、招標、拍賣等形式確定經營主體,也可以由集體統一組織開發后,再以適當方式確定經營主體;對造林難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可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將一定期限的使用權無償轉讓給有能力的單位或個人開發經營,但必須限期綠化。不管采取哪種形式,都要經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民主決策,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享有優先承包經營權。
2.3 要大力推行合同造林
采取專業隊伍造合同林為主,其他社會造林為輔的方式進行,荒山造林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今后要繼續采取這一方式,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組建造林專業隊伍、統一供應苗木、統一整地栽植、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撫育管護、統一驗收獎懲等工程措施,嚴格落實造林責任,確保工程質量。
2.4 要切實抓好封山育林管理工作
造林是增加林業資源的有效措施,但是造林只能保證開始階段的數量,在后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要想保證數量的穩定,就需要加大管理工作,做好林業養護管理。封山育林是保證林業穩定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造林之后,為了保證樹苗的成活率以及對林木的保護,要實行封山制度。禁止在山中放牧、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開山采礦等惡性行為的發生,保護現有林業資源的穩定性。同時還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組織護林員加大巡視力度,發現違法現象,及時制止,保證森林資源流失。
2.5 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雨季造林工作落到實處
因為雨季造林的特殊性,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艱巨的造林任務,所以要加大組織管理工作。對于雨季造林要堅持長效機制,嚴禁短期行為。對于造林目標要嚴格執行,分管領導要加強管理工作,將造林工作落到實處。對于在造林工作中有突出表現的單位,要對其進行獎勵,包括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的獎勵,對于表現較差,沒有完成造林任務的單位,要進行通報批評。在造林工作中,要加大監督檢查工作的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造林工作優質高效的完成。
3 結束語
在雨季造林工作中,應該充分的把握好有利的時機,采用適宜的技術,取得良好的效果。整地工作前提,苗木的選擇是關鍵,時機的掌握是條件,撫育管理工作是后期保障。所以說在雨季造林工作中,要充分的把握好各個環節的有利配合,組織協調好各個階段的銜接,確保雨季造林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