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柔性管控的思想,而且關鍵的比對了其和剛性管控相關的差異,在這個前提之下,分析了單位落實該項管控的實際措施,進而起到激發工作者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的意義。
關鍵詞:柔性管理;剛性管理;激勵;和諧
1 關于柔性管控的思想
人不僅僅是管控的關鍵方,還是管控的客體。對其開展的管控活動不但能夠借助制度的制約,法規的監管等來開展剛性的管控,同時還可以借助激勵以及引發之類的方法來開展柔性的管控。此處講到的柔性的管控,具體的說,是結合組織的價值思想等開展的積極地管控活動。和那些將規章體系當成是關鍵點的管控措施不一樣的是,該項管控的關鍵是人的管控,是一種人性化的活動。其在探索人的心理和活動的前提下,使用一些不是強制性的方法,在工作者的心中形成一種說服力,進而將組織的思想變化為個體的思想。
對于柔性管控來講,其有著三種特點。第一,其有著自身的驅動特征。該項管控活動關鍵是靠著所有的工作者的內心之中潛在的熱情和革新意識等。所以它有著該項特點。在組織規范逐漸的變為員工的自身意識的時候,組織的目的不斷的變換為工作者的自我活動的時候,此類內在的力和制約性才能夠出現。第二,其有著顯著的實效特征。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可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又指出,為維持生活所必須滿足的低層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當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實現自我的高層需求則屬于激勵因素,一般說來,柔性管理主要滿足員工的高層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勵作用;第三,其影響非常的持久。該項管控活動規定工作者將外層次的一些規定都轉化為內在的一種應答,進而變化為積極的活動。這個轉化步驟是要有一定的時間的,同時因為每個工作者并不是一樣的,受到歷史要素和附近的環境等要素的干擾,其組織意義和個體意義無法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如果協調出現了問題的話,就會獲取一定的獨立性特點,此時會對工作者產生一種非常長遠的影響。
2 認真的處理柔性以及剛性間的關聯
所謂的柔性是相對。它是結合單位的共有意識和精神思想來開展的人格化的管控活動,其是在探索人的身心要素的前提下,關注民主思想,積極地發揮出人的潛能,進而激發出工作者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
2.1 兩者的落實特點
身為管控工作者,不應該只是重視仁的思想,同時也不應該有一種過去霸道的思想,認為工作者是提升利潤的設備,所以不去關注其思想和發展狀態。其關注的是工作者的無條件的服從。任何單位,其在管控中注重公平,在軟性的管控中,關注感性的力度,單位的管控人員要將剛性和柔性有機的統一到一起。要從單位的具體狀態來分析,兩種模式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對于剛性的來講,其便于維護單位的活動氛圍,對工作者開展管控。對于柔性來講,其可以合乎工作者的高層化的規定,進而發揮出其熱情,獲取優秀的潛能。在當前的知識經濟體系之中,要重視柔性,同時要搭配剛性,確保兩者都能夠實現應有的意義,進而帶動單位的有序發展。
2.2 建立柔性化的管理組織
該項活動規定單位要對外在的環境要素的改變有著非常強烈的應對能力,要對單位自身的一些要素的改變有著較高的應對性,不但要了解顧客的規定,同時還要有著非常好的應變水平,對單位中的相關要素有著非常好的適應水平。過去我國使用的金字塔模式,有著非常高的剛性特征,方便指揮,不過其層次很多,而且是不會變化的,會使得多個機構間的管控出現問題,其不利于溝通。此時就會導致單位的各種要素的反應水平不高。因此企業需要設置一種結構扁平化、多極化、智能化、網絡化、外部導向的靈活組織才能使這種新的管理方式得到實現。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對于企業的震動很大,因此應該循序漸進地進行柔性組織建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組織經營過程進行重組,有效精簡機構,加強團隊建設,建立適應信息化要求的扁平的網絡組織結構。
3 單位開展該項管控活動的措施
3.1 將人當成是活動的關鍵,要激發出工作者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意識
人不僅僅是單位的主要要素,同時還是管控的重點對象。其實單位最高的資產。單位要想獲取價值,就要積極地開展活動,此時才可獲取進步。所以,單位要切實的將員工當成是關鍵要素,此時就要重視工作者,確保其有著當家作主的意識,只有和他們積極的聯系,才可以激發出其熱情,確保其能夠實現在身的主管意識。而且要將權責和實際的水平溝通好。針對那些有著優秀水平的工作者,管控人要結合其思想,設置合理的活動,將其責任和個體的水平以及單位的運作有機的統一到一起,通過員工自身獲取的成就來帶動單位的進步。
3.2 積極營造和諧的企業氛圍,增強企業的集體凝聚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而成的,它作為柔性管理的終極目標之一,是維系企業生存和發展重要紐帶。所以企業管理者應不失時機地、有意識地去引導良好的企業文化的形成,以良好的精神來激勵下屬。通過確定企業長遠目標,使員工圍繞目標開展工作;關心和體貼下屬,使員工團結一致,產生向心力,使企業內形成民主的氣氛;企業管理者以身作則,在組織中樹立榜樣,以榜樣的力量感召員工。通過柔性管理,使員工形成腳踏實地的求實精神、銳意改革的探索精神、親密無間的合作精神,以及力爭進步和發展的進取精神。以這些精神來激勵和影響職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企業戰略柔性化
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日益復雜多變,企業在動態變化的環境中要生存發展,競爭的內容就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成本,而是更長時間的競爭和戰略柔性程度的比較,要求企業要增強自身對經營環境的預見性,同時也要求及時了解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和柔性程度。在剛性戰略的指導下,企業競爭出現了以拼實力為特征的各種運作,如盲目擴大經營規模,不加分析地兼并收購,不理智地與競爭對手打價格戰和廣告戰等。企業戰略的柔性是指企業戰略要與環境相匹配,形成互動,并能夠不斷地推進有效變革。當整個形勢有利時,企業無疑應抓住時機銳意進取,但當環境變化于企業不利時,收縮企業經營規模,或集中力量維持現狀則是明智的選擇。企業經營戰略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隨時快速、靈活地轉換經營戰略,以使企業有條件實施并保持轉換的低成本優勢。常見的方式有:多種經營戰略,動態規則,實行彈性預算,推動滾動式經營計劃法等。
3.4 將合乎客戶的需要為指引思想
對于柔性的管控來講,非常關注適應能力。無論是準時制還是精益生產或敏捷制造都是以市場需求為前導,以快速滿足顧客個性化的需求為目標的。正如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所說:“企業的目標的唯一定義就是要創造顧客”。在其看來,假如單位不關注使用者的需要,不認真服務的話,就會使企業受到影響,單位開展的柔性的管控活動,其意義就是確保消費人的需要得以實現,然而此時就要知道使用人的需要。在這種前提下,才可以實現意義。
參考文獻
[1]稻香.柔性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2]曾建新,萬建軍.論組織的柔性及柔性管理的內涵[J].株州工學院學報,2004(5).
[3]遲金旭,金春雨.當今世界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的發展及啟示[J].工業技術經濟,2001(6).
[4]實踐,雷鳴.柔性管理及其對我國企業界的影響[J].經濟師,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