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技術基礎》是電子專業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局限,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而需要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思想。本文就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個人的體會。
關鍵詞:電子技術;課堂教學;項目教學法;有效性
《電子技術基礎》是電子專業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時都感到難學、難懂。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局限,主要體現在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而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鑒于此,筆者認為可以將項目教學法引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通過項目教學的實施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轉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新方法,是指將教學內容分割成若干個教學項目,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實施全過程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具有自主性、實踐性、發展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這種方法強調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要求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習不在是被動的,而是所有學生主動參與的實踐過程,因此與傳統的講授教學法相比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性更強,同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效果也更好。
2 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
2.1 依托教學目標,設計項目任務
周到、詳盡的教學設計是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的教學應用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教師要重視課前準備這個關鍵環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幾個項目設想。在提出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項目與所授內容的聯系,要以解決實際的問題為背景材料,使得項目任務具體、實用。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要在學生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展項目,使得項目任務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有效的項目設計,項目任務既突出了基礎知識,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在接下來的實施階段就會興致高昂,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準備中與學生共同設計項目任務,學生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為老師獻計獻策,這樣更有利于發散學生思維。
2.2 細化項目任務,強化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在項目實施階段,教師在著重介紹項目任務和講解相關理論內容后需要對項目進行細化,將不同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按照任務的分配讓學生分組合作,共同完成整個項目。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可以理論結合實踐,為學生做一次示范,規范的演示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及實施步驟。待一切準備工作完畢,教師就可以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帶著任務去解決問題。
例如,在設計直流穩壓電源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是掌握電路的設計、布線工藝、元器件選擇、焊接技能、組裝技能等。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后,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一個一個的學習小組,對每一個小組布置項目任務。然后,學生根據項目任務,帶著問題去討論,查資料,確定出可行的設計方案,畫出相應的設計原理圖,并選擇恰當的元器件。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還可以引導他們利用電路仿真軟件對設計的直流穩壓電源進行仿真實驗,驗證該方案是否可行。教師在整個項目實施階段,需要對每一個小組進行巡視,糾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不足,并指出正確做法。
2.3 優化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創新
待項目實施完成,每一個小組拿出自己設計的“作品”后,教師需要對每一設計方案進行講評,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然后進行全面的總結。教師在評價時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不僅要包括項目任務的完成程度和結果,還要包括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理論設計、動手實踐、學習態度、團隊合作、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項目中哪些地方做的很好,那些地方做的不足,從而讓學生有所收獲。教師要特別表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創新閃光點,鼓勵他們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號召其他學生向其學習。
3 結束語
總之,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實踐體驗,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這種方式的采用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包艷琴.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0,(6).
[2]繆彩琴.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線路》教學中的嘗試[J].科技信息,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