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汽輪機本體及其輔助機械設備的安裝作業中,基礎鑿毛和墊鐵(墊塊)配置是整個安裝工序的第一個步驟,該項工作的工程進度和施工工藝質量的完成情況對整體的汽輪機安裝工作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們原來一般采取砂漿墊塊、墊鐵及埋置墊鐵法等施工方法,上述幾種施工方法的工藝質量和技術成熟性都很好,但是都不同程度存在著施工周期較長、施工成本也比較高、施工難度大、易返工和外觀工藝不好等問題,所以我們結合原有的幾種施工方法并根據我們的施工實踐加以改進,形成了文章要介紹的施工工藝方法。在這里我們以哈爾濱汽輪機廠600MW機組為例,對現場墊鐵安裝的工藝做一下簡要介紹。
關鍵詞:鑿毛;墊鐵;墊塊;埋置墊鐵
1 原施工方案的簡述
1.1 采用墊鐵布置法來進行臺板調整,此方案在現行的墊鐵支撐方式的機組都是采用此法。此種方法施工步驟簡述:
(1)根據廠家提供的圖紙,在混凝土面上畫出墊鐵位置,進行基礎鑿毛。(2)根據墊鐵位置及轉子揚度要求配置墊鐵。(3)加工、制作墊鐵。(4)墊鐵研刮。(5)布置墊鐵,基架就位,調整機架水平標高。
1.2 采用砂漿墊塊方法,東方汽輪機廠的機組大多采用此種方法。此種方法的施工步驟簡述:
(1)修鑿混凝土基礎表面;(2)安裝基架板,測量和校正水平;(3)按照廠家圖紙位置畫出墊塊位置,制作灰漿墊塊的模板;(4)養護基礎混凝土;(5)配置、混合灌漿料;(6)將MF-870G灌漿料灌注于模具之中,制作砂漿墊塊;(7)養護灌注灰漿墊塊;(8)拆除基架板,拆除側面模具,并且養護以硬化的灰漿墊塊;(9)檢查基架板與水泥墊塊之間的接觸;(10)校平基架板。
1.3 采用埋置墊鐵的方法,此種方法的施工步驟簡介:
(1)修鑿混凝土基礎表面;(2)按照廠家圖紙位置畫出墊塊位置;(3)配置、混合灌漿料、制作墊鐵;(4)將配置好的灌漿料放置在基礎上,灌漿料上方布置墊鐵,每塊墊鐵的縱向揚度應與軸系揚度一致;(5)養護埋置墊鐵;(6)就位基架,并調整。
2 采用改進后的埋置墊鐵制作方法來進行臺板調整的施工方案:
此方案在《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第三部分:汽輪發電機組中有簡要的介紹,我們的方案對原有的方案進行了部分的改進,并且經現場實踐切實可行,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2.1 埋置墊鐵的灌漿材料采用無收縮灌漿料(澆灌材料的選用原則是比原有基礎強度高并且是無收縮的即可),灌漿料到現場后,模擬實際施工條件制做試塊進行試驗,主要目的是經過試驗,得出合適的灰漿比例,并且檢測出試塊的強度。
2.2 對基礎進行粗鑿毛,去除表面浮漿露出堅實表面,平面平均粗糙度為30~40毫米,并清理干凈,按照廠家的墊鐵布置圖,在設置墊鐵位置的混凝土基礎部位鑿出相對平整的模盒的位置,長度和寬度比廠家要求的墊鐵的長度和寬度大40~60mm。
2.3 測量出毛面的標高,控制毛面至臺板下平面的距離,使該距離的高度為埋置墊鐵所需的高度和廠家供應的斜墊鐵的高度之和,偏差值應該控制在斜墊鐵的可量之內,本期工程廠家供應的斜墊鐵厚度為73mm,墊鐵底部距離基礎鑿毛面的灌漿層的厚度應為20mm~50mm,埋置墊鐵厚度以大于20mm為宜;見圖1:
2.4 在墊鐵位置制作模板,模板定位標高應高出埋置墊鐵上表面,模板采用木質或鋼板,模板長度和寬度應比墊鐵的長度和寬度大20~30mm。
2.5 埋置墊鐵采用厚度為20mm鋼板,長度和寬度比斜墊鐵大5~10mm,以保證后續消除間隙時進行調整。為保證與灌漿料充分接觸,清除埋置墊鐵下表面銹蝕及油污。
2.6 灌漿前用壓縮空氣清除坑內的雜物,灌漿前24h,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灌漿前1h,將積水吸干,保持濕潤。
2.7 灌漿
2.7.1 將灌漿料從模盒一側灌入,以利于空氣排出,保證灌漿充實。
2.7.2 每塊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應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2.7.3 灌漿料有一定成形且未初凝前,將墊鐵按位置放置好,同時用橡皮錘或手按的方式調整水平度及標高使之符合要求,標高控制為(臺板下平面標高-廠供斜墊鐵厚度)。
2.7.4 在灌漿施工過程中直至拆模前,要避免灌漿層受到震動和碰撞,以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
2.7.5 灌漿料初凝前再次復查墊鐵標高。
2.8 灌漿完畢后30分鐘內,立即覆蓋塑料薄膜(或破布)覆蓋進行養護,在灌漿層終凝后立即灑水保濕養護。養護時間7天,試塊養護按此執行。
2.9 墊塊達到強度后研磨平墊鐵,保證斜墊鐵與平墊鐵接觸均勻,接觸面積不小于70%且0.05塞尺不入。
3 原施工方案的工程量、工藝要求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普通墊鐵施工方案
3.1.1 基礎鑿毛的工作量:要求毛面與墊鐵接觸密實,四角無翹動,鑿毛厚基礎水平,用水平尺檢查縱橫向水泡居中,該項工作要求精度較高,施工周期較長,會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以本機組為例:共需要鑿毛255塊,主要以人工為主,共需要人工約130個;工期,如果用10個人鑿毛大概需要13天的時間。
3.1.2 墊鐵加工制作:要求墊鐵平整無毛刺,平面加工后的粗超度不高于6.3,加工需要一定的周期,對工期有一定的影響,以本機組為例:需加工255塊墊鐵,工期視現場所在地加工進度情況,至少要10天。
3.1.3 墊鐵研刮:要求墊鐵與基架、墊鐵與墊鐵之間的接觸間隙用塞尺檢查,0.05mm塞尺局部塞入寬度、深度均小于1/4邊長,以本機組為例:共需要人工約85個人工,施工周期一般約為10天。
存在的主要問題:鑿毛精度要求高、工作量大,墊鐵加工制作周期長、費用較高,墊鐵研刮要求精度高,施工周期長。
3.2 砂漿墊塊施工方案
3.2.1 基礎鑿毛的工作量:只需要鑿出粗麻面,去掉浮漿層,保證標高即可,約需要人工10個;約2天。
3.2.2 安裝基架板,測量和校正水平:需要20個人工,施工工期約需要5天時間。
3.2.3 模盒制作及墊塊制作:需要10個人工,施工工期3天時間。
3.2.4 墊塊養護:7天。
3.2.5 砂漿墊塊成品要求:墊塊與臺板之間的接觸間隙用塞尺檢查,0.05mm塞尺局部塞入寬度、深度均小于1/4邊長,墊塊表面平整、光滑,無裂紋、蜂窩狀,單塊墊塊表面氣孔量不超過總面積的10%,且墊塊表面的氣泡最大直徑不大于10mm。
存在的主要問題:前期基架測量和校正水平工作精度要求高,對墊塊成品的質量要求高,制作過程的環境條件要求較高,制作工藝相對復雜,易發生返工現象。
3.3 埋置墊鐵方案
3.3.1 基礎鑿毛的工作量:只需要鑿出粗麻面,去掉浮漿層,保證標高即可,約需要人工10個;約2天。
3.3.2 墊鐵加工及灌漿料費用:共需要20mm厚的平墊鐵255塊,現場下料,單面打磨平整即可,需要人工約30個,需要20厚的Q235鋼板8.5平米,需要灌漿料2.2噸,工期7天。
存在的主要問題:成品外觀工藝較差,墊塊的密實度不易保證。
3.3.3 改進后的埋置墊鐵施工方案及優點:
基礎鑿毛的工作量:只需要鑿出粗麻面,去掉浮漿層,保證標高即可,約需要人工10個;約2天。
墊鐵加工及灌漿料費用:共需要20mm厚的平墊鐵255塊,現場下料,單面打磨平整即可,需要人工約30個,需要20厚的Q235鋼板8.5平米,;需要灌漿料2.2噸,工期7天。
模盒制作、灌漿及墊鐵埋置:人工約30個,工期4天。
優點:基礎鑿毛精度要求不高,墊鐵的加工量和研刮的工程量都大量的減少,成品率高,不易發生返工,通過模盒的固定成品外觀工藝較好、墊塊的密實度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證。
5 結束語
經過對上述幾種方案的簡單介紹和對比,可以看出采取改進后的埋置墊鐵安裝的方案比普通的墊鐵、墊塊、埋置墊鐵等安裝方案在工期、人工和費用、施工難度、外觀工藝和成品率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優化作用,尤其是采用改進后的埋置墊鐵的方案在施工工期上的節省量還是很可觀的,對于目前汽輪機本體工程安裝的周期的縮短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而且埋置墊鐵的施工工藝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并且從我們在現場的實踐的結果來看,質量工藝也能滿足相關的工藝要求,在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值得推廣的,并且不僅僅是汽輪機本體的墊鐵安裝工作可以采用埋置墊鐵安裝方法,在其他的轉機和設備的墊鐵配置中也可以采取埋置墊鐵的安裝方法,對工期的壓縮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第3部分:汽輪發電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