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國家的經濟建設速度非常快,各種項目工程的建設速度就非常顯著地印證了此點內容。而不論是何種形式以及規模的項目建設活動中都離不開一項非常關鍵的物質,混凝土。它作為一項重要的施工材料有著自身的許多獨特性,基于這種背景重點的分析介紹了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現的一些不利現象和應對工作,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項目的發展,帶動國家經濟建設的前進。
關鍵詞:工程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水利工程
水利項目的品質不單單的關乎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還關乎到其附近的群眾的生活等。因此項目要不然就不要建設,如果要建設的話就確保其能夠具有實際意義。在建設的時候,很多的建設活動都需要有監理認真地分析,在這些工作中,混凝土的建設工作是非常關鍵的一個事項。因為此類材料的主要物質是水泥,其對建設技術的規定非常嚴苛,建設時會涉及到很多的要素,對于大體積的材料來講更是非常的難以開展。所謂的大體積是所其規模超過一米的建設活動。當其完成澆筑活動之后,因為其關鍵物質是水泥,會出現一種水化反映,所以導致材料的溫度顯著地增加,此時溫差巨大,導致縫隙現象發生。進而干擾到項目的總的品質。分析其建設時期出現的不利現象,才可以在建設的時候認真的關注,避免出現不利現象。
1 關于其建設品質的管控活動
1.1 開挖基土
當項目的地基測試合乎規定之后,就要開展該項挖掘活動,通過人力對其開展挖掘,結合分層方式來開展,在挖的時候要避免出現振搗過重或者是存在欠缺之類的現象,要確保底板區域的力是均衡的。
1.2 施工降水
為保證底板施工過程中處于無水狀態,在無砂混凝土管井降水的同時另在底板防滲墻內增加3m輕型井點降水,加快深攪樁硬化,從而保證底板土層承載力一致,沉降均勻,輕型井點拆除后對井孔進行封閉技術處理,然后進行C20混凝土封底、鋼筋、預埋件、模板安裝。
1.3 泵送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
在滿足混凝土強度需求下可用低水化熱水泥降低入模溫度。選擇級配良好的粗骨料;摻加一定量的外加劑、混合材料;施工時底板混凝土摻加20%以下的塊石吸熱;利用混凝土后期(90d、180d)強度來降低水泥用量。
(1)掌控好原料的品質
水泥采用經復試合格的礦渣硅酸鹽水泥32.5級,水泥提前一星期入庫貯存,注意受潮問題。
粗骨料采用5~31.5mm的碎石,碎石針片狀含量小于10%,含泥量小于1%,無泥團,密度大于2.55T/m3,超徑小于5%。
細骨料采用中砂,通過0.315mm篩孔的砂大于15%,含泥量小于3%,無泥團,密度大于2.50T/m3。
外加劑經試驗比較選用高效減水劑,其摻入量為水泥用量的0.5%,經試驗達到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要求。
混合料細度為7.8~8.0,燒失量3.9~4.2,SO3≤1.3,需水量比為89;考慮礦渣水泥保水性差,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為10%。
底板面層40cm混凝土內摻加防滲纖維,每立方米混凝土內摻入量為0.6kg來增加底板抗裂性能。底板混凝土內選用洗凈的30~40cm湖州塊石,均勻拋投。
(2)混凝土配合比確定
混凝土配合比試驗通過理論計算、試配和調整,出具的試驗配料單為水泥:水:砂:石:減水劑:摻合料=290:185:720:1175:1.5:29,坍落度為120~140mm,滿足“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宜為0.4~0.6,砂率宜為38%~45%,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的規范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利用炒干法分別測出砂、石的含水率,隨時調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1.4 拌合和輸送
1.4.1 拌合
按要求嚴格配料,機械攪拌時料斗投料順序為:碎石,水泥、減水劑、粉煤灰,加砂和水,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得少于2.0min,摻入格雷斯抗裂防滲纖維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得少于2.5min。
在出料的時候,要認真的分析其坍落度等特征,要分析其拌合的品質,防止出現生料,以此來保證澆筑的品質合乎固定。
1.4.2 輸送
由于混凝土底板較大,施工時應以HBT-50型混凝土輸送泵進行輸送。泵管隔一段距離用鋼管支架固定,注意卡箍處不得漏氣、漏漿,泵管盡量少用彎管和軟管,預防堵管,確?;炷另樌隽?。管壁要用清水進行清洗,使用1:2水泥砂漿潤滑混凝土泵和輸送管內壁。施工中加強指揮調度。現場利用對講機聯系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及拆布管時間。
1.4.3 關于其平倉以及振搗
當開展澆筑工作之前的時候,要對所有的結構開展全方位的檢查活動,以此來保證模板等的尺寸是合理的。對于倉中的物質要認真的處理,要將所有的瑣碎物質清除。避免材料中因為添加了一些雜物而品質受到干擾。而且還要對其設置品質檢測體系。只有當監理人員簽字明確之后,才能夠開展后續的澆筑活動。
對底板開展建設的時候,要按照區域來開展。通常其都是結合從西到東,從遠到近的方向來開展的。要對其主體開展分層建設。在澆筑工作進行的時候,要確保其間隔不會太久,假如間隔的太久了,就會干擾到它的綜合性。為了提升材料的密實性特征,在建設的時候要對其振搗,要從底層開始,在處理的時候要掌控好力度,不應該太過用力,也不能夠力度太小。
在振搗的時候,要和材料的表層保持豎直,一般按照迅速的插入緩慢的提升為原則,要確保點是密集的,要順著方向來進行,不應該出現遺漏等問題,要確保其振搗合理。通常當表層沒有泥漿不存在氣泡的時候,就可以停止該項活動。在澆筑的時候,要認真的查看模板以及鋼筋等等的固定狀態,假如存在滲漏現象的話,要認真的分析。要合理的開展排水等活動。對于表層的材料要開展二次的抹面工作,避免其產生縫隙。
對混凝土撐柱、止水、施工過程中拋置的塊石等周圍和預埋件下面加強振搗,同時進行二次復振,增加混凝土密實性。對留置拋石洞口的面層鋼筋重新綁扎到位,嚴禁遺漏。
1.5 混凝土養護
后續的養護活動:當其建設活動完成之后,要對它開展全方位的養護活動。之所以開展養護工作,關鍵的意義是為了獲取對混凝土氣溫的合理把控,以此來減少其內外的溫度差值,而且合乎抗力性等的有關規定。在開展澆筑工作的時候,要使用布袋等物質對其進行遮擋,在此前提下還要使用一些專門的御寒裝置來遮擋,認真的開展好保溫以及保濕活動,此舉的意義是為了防止其外在因為水分不足而發生縫隙。除此之外,還應該布置隔熱區域,這樣做到目的是確保其自身的氣溫得以有序的下降。
2 結束語
在我們國家的建設工作中,混凝土是非常關鍵的一項材料,水利項目中的水泥和時期的此類材料的建設活動開展的是否優秀,關乎到整個項目的品質?,F在。我們國家的該項建設活動還是會面對一些不利現象,比如縫隙。要想在建設活動中對國家,對民眾負起責任,就應該認真的按照建設規定開展工作,認真的管控場地,保證所有的建設活動開展順暢。要認真的分析縫隙的構成要素,對于那些關鍵性的要在開工之前的時候做好防范活動,在建設的時候必須要秉承著高度的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李德進.水利工程鏊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淺析,2009.
[2]劉磷通.論水利工程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