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水泥砼道路來講,其面板經常性的會出現斷裂現象。其在建設的時候最易發生,只有認真的分析其緣由,使用合理的方法來應對,才可以保證問題得以有效地掌控住。文章分析了在建設時期具體的遇到的一些狀況,指出了其斷裂現象緣由和應對措施等。
關鍵詞:水泥砼;路面;斷裂;防治
由于道路的高速前進,此時的路面建設工作從過去的小規模的設備建設活動變化為如今的較大規模的設備。因為建設設備朝著積極地方向發展,此時面板的尺寸具有非常好的勻性特征,其斷裂問題可以有效地改善。
1 導致斷裂的具體緣由
導致其斷裂的具體緣由非常多,比如其中的溫應力等超過了材料本身的抗拉性的時候會導致問題。關鍵的緣由有如下的一些。材料的開始時期的收縮超過其抗拉性特征,導致水平方向出現縫隙。尺寸不合理到指定溫應力超過了抗拉性特征而導致的豎向的縫隙。地基不合理的下沉導致的面板受到的剪力超過了它自身的強度而導致的一些裂縫。砼與基層的摩擦力過大使砼收縮受到約束產生約束變形,增大了收縮應力導致砼板斷裂。對于建設步驟來講,每個要素對其作用有以下的一些:
1.1 來自原料的作用
1.1.1 來自水泥的作用,其作用關鍵有兩點。一是安定特征,當這個特征不是非常好的時候,其中的氧化鈣就會非常多,使得水化反應很緩慢,當其硬化之后再次的發生水化反應,干擾到那些硬化的材料,導致其強度變低。第二是水化熱,當其非常高,而且收縮嚴重的時候,就會使得其溫應力變高此時就容易導致縫隙問題。
1.1.2 集料中含有非常多的泥土,同時其有機質的比例很高,就會導致斷裂問題。
1.2 關于基層的干擾
1.2.1 由于其不平整所以會使得摩擦力變高,進而導致問題。對于薄弱的區域會發生縫隙現象。對于那些太厚或者是太薄的連接區域,其會出現一種不一致的收縮現象進而使得縫隙出現。
1.2.2 基層變干使得材料中的水變少,此時材料自身就沒有水分了,進而干擾到它的強度,使得問題出現。
1.2.3 使用較為松軟的物質來應對基層的高度不合理的現象,此時材料下方的水就會散失的比較嚴重,進而使得問題發生。
1.3 材料的配比
1.3.1 水泥的使用量太多,導致水化熱變嚴重。當其使用的量太少的話,自身不具有合理的強度,就會導致斷裂現象出現。
1.3.2 關于水灰比。水泥水化的最低限為0.26~0.29,在建設的時候可以結合和易性等等的一些規定來設置。如果其太高的話就會導致材料的強度變弱,此時縫隙現象就出現了。
1.4 建設工藝的干擾
1.4.1 因為拌合的時間太久或者是太短,沒有做好原料的計量活動,使得材料的配比發生了變化等等導致了離析問題出現,同時還因為沒有做好密實性等導致強度較差,進而引發問題。
1.4.2 拌合的氣溫太高,同時因為水化熱現象使得硬化的時候起收縮力變高,進而導致縫隙現象發生。
1.4.3 沒有做好切縫活動或者是其深度等不合理,最容易引發問題。假如可以再材料終凝之后即刻的進行切縫活動的話,此時縫隙一般發生在切割的地方,就能夠應對早期的問題,假如在之前的時候溫度變低了,就會發生很多的縫隙了。
1.4.4 由于養護不及時或養護方法不當造成開裂。尤其是保溫、保濕措施不到位、風速大造成砼內外溫差大、表面水分損失快,均易導致砼路面開裂。
2 應對方法
2.1 掌控好原料
2.1.1水泥與集料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盡可能采用早期強度高、水化熱低的水泥。
2.1.2 盡量降低集料的含泥量。
2.2 路面基層不平整控制
嚴格控制基層頂面平整度以確保砼路面厚度均勻性和減少與基層界面的摩擦力,嚴禁采用松散材料處理基層標高或不平整表面;路面基層驗收后應立即組織面板施工,避免基層砼混合料中的水份損失,在攤鋪混合料前,必須在基層頂面進行灑水濕潤。
2.3 做好配比活動
2.3.1 在保證強度前提下嚴格控制水泥用量,根據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設計院試驗研究表明,水泥砼路面水泥最佳用量為280~320kg/m3。國際施工規范規定,單位水泥用量不應低于300kg/m3。
2.3.2 嚴格控制水灰比,可摻適量減水劑。摻入減水劑可以降低砂率和水灰比,既節約水泥又減少砼收縮,可減少因溫差產生的開裂;在高溫季節施工采用緩凝減水劑,可以延長砼初、終凝時間,同時提高早期強度和28d強度。
2.4 認真掌控建設工藝
2.4.1 認真檢查配料,采用自動計量裝置。拌合前要測定集料的含水量,隨時調整用水量,減少拌合物離析,并嚴格控制拌合時間。
2.4.2 嚴格控制運輸、攤平和振搗整平。盡量減少運輸距離,控制出機速度,減少混合料等待時間,要控制入模前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對離析的混合料要二次拌合。攤鋪前要嚴格控制運輸車輛的出料高度在1.5m以內,隨倒隨鋪以免混合料產生離析。應盡可能采用攤鋪機,人工攤鋪時,應用小型機具配套設備進行振搗。振搗時邊角處應輔助插振。為杜絕側面蜂窩,除振搗到位密實外,還要采用高標號砂漿封底,防止側模底部漏漿。
此外,根據我們的經驗,在振動梁或提漿機滾動抹平工序后,采用寬12cm長度超過砼板寬的槽鋼,先縱向來回抹平,轉90°順著面拌橫坡方向再滾抹,可以大大提高砼路面的平整度。
2.4.3 及時切縫。切縫是目前砼路面橫縫的主要施工方法。切縫關鍵是要掌握好適宜時機,過早易發生肯邊,殘缺不齊;過晚會出現不規則斷裂。切縫時間根據砼試塊強度增長情況而定,從理論上講在砼強度達到100%前后即可切割,但由于現場氣溫和水泥品種對砼強度和縮裂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必要時可采取長距離(一般3~4塊板)提前切縫,以避免砼板的不規則斷裂。
2.4.4 要認真的進行養護活動,假如不合理的話,就會導致縫隙,而且會干擾到它的強度,以至于后續的時候無法有效地應對。
2.4.5 邊界影響控制
在砼面板與中央分割帶、路緣石等結構物之間,涂刷瀝青使雙方自由伸縮。
2.5 施工中嚴杷材料關,盡量不采用礫石作為混凝土粗骨料,施工前嚴格按施工監理程序取原材料樣試驗,確保水泥、砂石、水的質量符合施工規范及設計要求,施工中不隨意更換材料規格及品牌,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均勻性。
2.6 認真的開展建設管控活動,保證建設品質。材料的拌合一般是使用自動化的模式來開展,以此來保證配比合理,其振搗要結合建設工藝的規定來開展。
2.7 除此之外,因為最近的通行量增加,此時的車輛面對著很嚴重的超載問題,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這個內容,要積極地開展路政的管控活動,要關注澆筑完成之后的養護活動。
導致斷板現象的要素非常多,要結合其具體的緣由,使用與之對應的應對措施,確保其實現意義。當前社會高度的發展,而且國力也在增強,我們堅信在我們的奮斗之下問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掌控。
參考文獻
[1]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