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時代背景之中,單位要想獲取發展,就要積極地開展建設成本的管控活動。文章論述了成本管控中面對的不利現象,指出了一些應對措施。要想開展好該項活動,建設方就要切實的培育一批具有高素養的成本管控工作者,確保該項活動能夠朝著合理的專業的方向發展,進而提升單位的綜合利潤,提升單位的效益。
關鍵詞:工程造價;科學管理;問題
由于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此時的建設單位已經不像過去一樣,具有多種形式,比如合資。此時的行業市場面對著非常殘酷的競爭。只有那些有著優秀的科技水平的建設單位才可以在競爭中獲取發展。此時必須要開展好成本的管控活動,只有這樣才可以顯著地提升項目的品質,提升速率,節省物資,同時還能夠增加利潤,是關乎到單位能否立足點關鍵要素。
1 當前成本管控中面對的不利現象
1.1 受到過去的管控體系的干擾
過去的管控體系在很大層次上干擾著成本管控活動的開展。很多都是自行管控,沒有綜合化。對于一些社會機構的項目都是按照項目管控思想來開展工作。在此方面非常的不利。
1.2 關于認知現象
受過去體系干擾很多人在思想意識中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在當今這個時代,假如自身不具有管控水平的話,必須要從社會中尋求有水平的人來開展該項活動,要聘用一些有著較高素養的工作者開展活動,在我們國家這種思想還未達成統一。但是在一些國外,這個思想已經得到了普及。
1.3 不關注管控的整個過程
未意識到該項活動必須要從最初的設計開始,一直開展到項目的完成階段。
1.4 關于投資體系的干擾
我們國家目前的投資體系有很多,因為其不斷的改變,各種形式的工程,其規定都不相同,因為投資體系的要素。此時的成本管控活動會受到很多區域的干擾。
1.5 發達區域和落后區域的差異,國內和國外的差異
比如我國的上海等發達區域,其管控思想和措施等都非常的優秀,但是對于經濟較為落后的西部來講,其管控思想等不是很先進。
1.6 其社會組織的水平較差,能力要得到顯著地提升
目前缺少專業的工作者,其綜合能力等都不是很強。
2 應對方法
2.1 應該從業主層次上開展工作
要合理的轉變思想,要開展專業化的管控。第一,選取優秀的業主。第二,和優秀的開發機構等聯系。第三,憑借被雇傭的角色參加到管控活動之中。第四,要和業主形成一種聯系的關系。第五,使用新的發包體系。
2.2 關注政府項目
首先要切實的提升領導的思想。其次要設置強制性的規定。第三改期政府工程項目的組織模式(業主的組織模式);四是改變政府工程的發包模式,以實現從微觀到宏觀管理的轉移;五是建立政府工程效益評價制度并落實到責任人;六是建立政府工程項目實施的公開、透明制度;七是選擇政府項目開展示范工程。
2.3 要強調造價計劃與造價控制過程
一是加強人員的培訓;二是提高領導認識;三是促進計算機輔助管理。
2.4 不斷改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
一是發包模式的改變;二是鼓勵和支持政府項目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私人融資、管理咨詢、項目管理等模式。
2.5 大力宣傳好的案例
選擇不同的業主項目,特別是政府項目。
2.6 大力開展示范項目
從小的項目做起,積極在政府項目中展開,必須給予示范項目的相對獨立性,避免干擾。
2.7 大力開展國際合作
一是中外業務機構的合作,取長補短,以提供更好的業務;二是實踐中采用的理想途徑;三是我國造價管理專業人員學習的好機會;四是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成本。
2.8 加大對專業人員能力的培養
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教育工作,如大學教育、國內培訓、國外培訓、到國外公司學習、請國外專業人員到本公司工作等。
3 綜合評價,科學管理
3.1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造價工程師隊伍
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以國家有關基本建設的方針,政策作為規范的準則,涉及和運用其他技術經濟學科的成果,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由此可見造價工程師除了對本專業的知識有很好的修養外,還應懂設計、懂施工技術、懂項目管理、懂經濟法規法律、懂計算機應用等,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融技術與經濟知識于一體,是一個具有多層次知識的人才。在市場經濟體制愛步完善,投資日趨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批為投資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的造價工程師。
3.2 設置項目成本咨詢機構
工程造價咨詢系指面向社會接受委托,承擔建設項目的可行性投資估算、項目經濟評價、工程概預算、竣工決算、工程招投標標底、投標報價的編制和審核,對工程造價進行監控以及提供工程造價信息資料等業務工作。這類機構的設置,會在業主和承包機構之間發揮非常關鍵的意義。在國家投資項目的管控活動中,它使得國家不需要對項目開展綜合化的管控,只是經由間接的措施來開展管控的。在這個時期之中,項目的造價人員已經從過去的為建筑師等服務的地位,變成了和這些人等同的地位,而且互相的牽制,互相的產生作用。在建設活動中具有非常顯著地意義。
3.3 關注成本管控的基礎事項
項目成本管控的基礎活動是相關群體開展成本管控活動的關鍵背景,其對有效的明確成本和管控成本來講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內容包括估算指標、概預算定額、各項費用指標的制定;確定工程量計算規則;項目劃分;建材的價格信息和有關的價格指數系統的建立與定期發布;工程造價資料的積累;對歷史造價的分析與整理等。這些工作的開展,必須通過建立必要的行政法規,明確責任,使造價管理的基礎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取向應該是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和生產力布局,造價管理改革中首要的任務就是計價模式的改革。
3.4 該項活動不能脫離合約而單獨的存在
合約對于所有的參建者來講都非常的關鍵,其和單位的利益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在合約的談判以及訂立的時期都要和成本活動保持統一,在投標以及結算中也要其有效地參與。因此成本工作者要確保其了解相關的法規體系,要懂得建設科技等等。
通過分析我們國家的成本管控活動來說,其是在獨特的背景之中發展得到的。它從過去的被動的體系項目設計等已經發展到了積極地反映,其切實的體現出成本管控的意義。在今后的時間中,應該在目前的成本管控的前提下,認真的探索,而且要吸取國外的優秀的經驗,和我們國家的具體狀態保持一致,形成有著綜合特色的成本管控體系。
參考文獻
[1]李俊喜.建設單位對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