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房產事業的高速發展,使得建筑經濟得到了有效地發展。此時最為有效地發展方向是產業化趨勢,過分粗放的運作步驟很明顯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發展規定,對于這個層次的內容,由于沒有認真的關注效率,所以該項產業化活動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的干擾。
關鍵詞:建筑經濟;住宅;產業化
工業化流程是一個行業壓縮成本,提高市場認可度的關鍵,而在建筑行業中,住宅產業化所描述的正是住宅生產、供應等的工業化。通俗的說,工業化流程類似于流水線生產,“制作模型”是這一系統實現的關鍵,因此住宅產業化的最直觀表現就是住宅成品的標準化。
1 以往建筑行業經濟模式發展面對的不利現象
過去的經濟體系是相對粗放的,雖說其憑借一些獨特的優勢能夠獲取一定的利潤,不過由于原料的費用,人工的費用等多個層次的發展,此時面對的壓力很大,怎樣在確保利潤有效的前提下合乎業主的規定,就成為了目前建筑業要認真分析的事情,要想處理好品質和利潤間的不利現象,第一要做的就是尋找內在的緣由,通過分析產業的現狀等來開展探索活動,進而能夠得到合理的改善措施。
建筑的顧客群是購房者,他們在選擇的時候更加的關注生活方面的需要,所以,合乎客戶的需要是當前行業設計以及建設活動關鍵。對于上述的理論,我們可以從汽車制造方面獲取知識,能夠從最初銷售以及后續的養護等活動中對顧客服務,確保合乎其規定。作為建筑體來講,其使用時間更為久遠,只有形成綜合化的流程才可以保證業主們的需要得以維護。因此產業化是其發展的方向,同時也必須是這種方向,才能夠帶動體系的有序運作,將優秀的生產經驗融匯到產業鏈里。
2 住宅產業化
在這個思想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其綜合的稱謂是住宅領域產業化。不過由于行業經濟高速發展,此時住宅附近一些別的用途的產業也涵蓋在其中,由于此類思想的存在,此時其涵蓋的要素有如下的幾點。
2.1 建筑標準化
其關鍵是從構造形式的要素上來講,通過分析當前的建筑來講,那些單元化的模式變成了目前的一項標志,各個開發機構結合其產品的特征和適用性等等的一些要素,積極的進行戶型構造的探索,進而確保設計和建設等成為一個綜合體,在一套成熟的建筑結構模板下進行項目開發,在土地面積、居住環境、建造成本、管理成效等方面進行最優化的調整,從而實現一定程度上的標準化運作,這樣不管是設計周期、建造材料損耗還是業主入住后的長期維護都能夠實現標準化。
2.2 住宅建筑工業化
住宅工業化要深層次聚合資本、技術和勞動力,提供一套完整的產品和服務。在這方面,我國目前的住宅部品仍處于比較低的水平,系列化、規模化生產體系尚未形成。住宅部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產規模小,特別是規范住宅部品生產的模數協調工作滯后,阻礙了住宅標準化、通用化住宅部品體系的形成。近年來,住宅銷售后的物業管理、環境配套設施等問題成為焦點,這其實就是住宅工業化體系不完善的標志,在整個建筑經濟體系中,這是硬傷。
2.3 現代化的住宅產業
現代化住宅產業要求住宅產業利用先進科技完成住宅建筑設計上的標準化和生產制造上的工業化,集中體現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是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更高階段。
3 住宅產業化的制約因素
3.1 危機意識不足
在整個建筑經濟體系中,首當其沖的是房地產開發商,從住宅定位到設計理念,直至建筑風格和后期管理,開發商都起到決策作用。而經歷了房價的高速攀升之后,對于建筑品質的追求在很多開發商心目中已經并不放在第一位。只要能中標地塊就不會沒有利潤的樓市觀點也影響著住宅產業化的進程,也就是說,從利益追求的角度說,目前的行業氛圍尚不能給相關企業帶來危機意識。產業化競爭的格局并沒有形成。
3.2 市場態度不夠強硬
因為當前的住宅一般是期房,此時客戶對于建筑的規定非常的模糊,無法意識到科技要素,而且其附近的環境以及物管等層次的規定也不是很多,一般是結合建筑來分析,將自我的需要放到一個非常高的層次上去。還有一個不利現象是產生于購房階段,當住了之后,其所有的規定還是具有的,此時就會引發一些問題。
4 住宅產業化的現實措施
4.1 整合資源以提高專業化水平
作為住宅產業的最終商品,商品住宅的標準化依舊是住宅產業化首先要提到的,按照住宅的建造和使用過程,前后延伸,并輻射帶動相關產業,從而形成產業鏈條。在整個住宅產業鏈體系中,房地產企業、施工企業、原材料及設備與部品供應商是產業鏈的主要成員,供應鏈中的各成員通過土地獲取、規劃及設計、工程施工、建材生產、銷售、物業管理六個環節,完成住宅開發建設的整個流程。
由于行業不斷的朝著全新的方向發展,此時的社會分工不斷的細化,房產單位積極地開展集成化管控已經成為了發展的一大關鍵點,只有這樣才可以切實的培育出優秀的競爭水平,而將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外部最優秀的資源予以實現。將有更多企業在房地產某個子行業或細分市場上集中力量,確立和加強自己的細分優勢,在細分市場取得勝利。
4.2 房產企業規劃設計能力的提升
規劃步驟在開發建設中占據的位置非常的關鍵,很多的建設費用都是由設計等來明確的。不過現在的設計通常是專門的機構開展,自身的素養不是很高,使得總的發展方向很不集約。導致此類要素的緣由很多。第一,由于設計機構未真正的面對顧客,其設計和顧客的需要建增添了開發單位,使得設計和需要等步驟無法有效的連接到一起,其設計時間非常久,同時品質也不高,變更現象經常性的存在。除此之外,各個房產單位的規定不一樣。設計機構自身無法確保標準化,此時產業化就會被干擾,無法確保大面積的生產行為,因而導致其效率變差。
4.3 精裝修住宅模式的推廣
精裝修住宅的概念直到近兩年才在我們的房產市場中出現,而且盡管宣傳不斷,推行起來仍然困難重重,但欣慰的是隨著政府政策的鼓勵和市場認可度的逐漸提高,精裝修住宅的上升勢頭依舊值得期待。
對于過去的體系來講,從最初的獲取住房一直到后續的使用,其中會存在裝飾這個要素,它是我們國家非常獨特的一個要素,它帶來不利現象也很多,由于業主的自我裝飾導致其自身的構造安全等受到一定干擾,任何裝飾項目導致的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現象都是非常惡劣的,此時還會產生很多的廢棄物。對于產業化來講,把該步驟放到建設步驟中,不需要硬裝,不僅能夠防止一些破損問題,同時還避免了很多的資源浪費現象。
5 結束語
產業化是當前行業有效的發展方向,它體現的是最為優秀的生產力,其對于住宅的供給有著非常深入的作用,通過分析其綜合發展狀況我們得知,有序的使用資源是當前的一個非常有效地方法。所以,要將過去的那種粗放的模式摒除,要積極地向著高技術,低污染等等的方向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忠富.住宅產業化論:住宅產業化的經濟、技術與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婁乃琳.中國住宅性能認定制度的實施與發展[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3(1).
[3]高炳華.住宅產業化理論詮釋[J].中國房地產,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