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是擁有最多農民的國家,對農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不管是加強對農業的建設,還是提高農業的生活質量,都將決定整個國家的平均水平是否達到一般的工業化國家。因為中國近些年都在向工業化國家轉型的進程中,所以,這種情形下,要加大對農業的建設力度,重視農民的生活水平。做好最基本的兩點就是既要將土地的運用落到實處,還要時刻觀察農村市場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經濟水平;重要意義
1 對土地的運用問題
土地,作為農民生活最基本的來源,因此,如何運用土地成了提高農村經濟的有效方式。
2 有關土地制度的發展淵源
2.1 土地制度誕生于上世紀的農業合作化的運動
是為了實現公有制的改造。在一定范圍內,農民所有的東西都交給集體保管,由集體所有,然后組織大家一齊進行生產經營,集體勞動,各自分工,按勞分配以此來滿足當時的農業經濟組織。由于農村集體經濟并不屬于私有體制也不屬于政府部門更不為社會團體所有,其具備的政治與法律性質是獨一無二的。
2.2 有關土地承包的由來
土地承包制度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通過的,通過于2002年,規定土地承包是以家庭的承包經營為主線,與雙層的經營體制相結合,讓農民長期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種制度。
對土地的承包優化了土地的現代化生產,大大鼓舞了農民的積極性,同時提高了對土地的利用率,使得生產增加,從而使資本可以更好地流向農村,這種制度的提出,使得農民當家作主,成為了擁有者,讓他們擁有了部分財產后,尋找到新的創造價值的機會,走出農村,可以使農村更好地與城市融合在一起,加速城鄉的結合,實現一體化的發展,這個也是我國現階段經濟體制的發展目標。
但是隨著不斷發展的土地制度,希望提高生活水平,加大對土地的產出率也成了農民渴望實現的問題。
3 加大對土地的產出率
土地產出率是反映一個國家農業生產力水平的綜合經濟指標。指的是GDP與土地面積之比,反映單位面積的產出情況。土地產出率是指單位土地上的平均年產值,是反映企業土地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當前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各級政府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提高土地的產出率是有重要意義的,尤其是對土壤的改良以及增加養分。對耕地來說,最簡單的耕地方法就是施肥,用家畜的糞便作為肥料簡單,效率還高,不僅不需要多大的資本投入,對改善土地也有重要的作用,節約了資源,是政府和有關部門極力推薦的一種改良方法,對合適的土地選用合理的方法,如果不恰當的運用方法進行改正不僅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造成不好的結果。
4 對土地各種功能的合理運用
對土地的多功能運用方式很多,其中以種植花卉最為著名極其廣泛。花卉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意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如鳳仙、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廣義的花卉除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類、景天類、叢生福祿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喬木及花灌木等等。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區的高大喬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區,只能做溫室盆栽觀賞,如白蘭、印度橡皮樹,以及棕櫚植物等也被列入廣義花卉之內。
溫室大棚是最為廣泛的一種方式,可以在土地上產出其他地方的素菜、花卉、水果等。既提高了土地的運用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溫室又稱暖房。能透光、保溫(或加溫),用來栽培植物的設施。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產量,多用于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在溫室大棚,我們可以春季夏菜早熟栽培,夏菜秋冬延后栽培,夏季遮陽防雨育苗栽培,無土栽培蔬菜等等。大棚,使得農民在地里種菜不在有季節性,區域性的限制。但是在種植作物的時候,不能光考慮到土壤還要考慮到銷路,作物的種植要符合當地市場的銷售情況,不能盲目種植,要有計劃的根據土壤的情況還有未來的預期銷售去種植作物,提高收入二農村市場的發展發展經濟市場是關鍵之一,所以,要想發展農村經濟,就要發展農村市場,首先要了解農村市場。
尤其臨近春節,在各地的農民集市上都會出現的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賣菜的、賣肉的、賣衣服的、賣日用百貨的應有盡有。
但是這并不是普遍現象,想要發展農村市場要注意以下幾點:(1)“三農”政策,國家扶持: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三農政策更加向農村傾斜,給農民自主發展創造了機會,農民要好好利用國家政策,在國家的支持下,減少了風險提高成功的幾率。(2)發展差異,量體裁衣: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特色,要發展優勢,不能盲目開展市場,要發展適合本土的市場,做能力之內的事情,降低風險。(3)業務細分,夠用就好:產品有千萬種,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農民發展自身經濟要在能力之內,不能好高騖遠,夠用就好。(4)提高自身,走出農村: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產品的質量,走出農村,用高質量的產品吸引城市人走進農村,發展經濟。(5)引進資金,加快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招商引資是很多地方政府常用的辦法,外來資金的引入,不僅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還為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家庭收入,對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為了保證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依靠外來資金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所以還要依靠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先進農業技術的引進,依靠農村自身來獲取長遠的發展。
5 結束語
在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國加大了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力度,近些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的進步。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土地的合理利用,并且加大農業技術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民的素質,對于國家發布的農業政策要及時了解,及時掌握農業市場發展動態。在農業發展中,應該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合理的利用,提升農業發展現代化,提高科技含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白希.開國大土改[M].中共黨史出版社.
[2]《土壤改良原理》Α.Н.考斯加可夫.高等教育出版社.
[3]《農村市場與農村經濟發展》國家計委培訓中心.中國計劃出版社.
[4]《溫室大棚建造與使用100問(現代農業產業技術一萬個為什么)》中國農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