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決定了研究任何語言都離不開承載它的文化背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英語教學的必要環節之一。文章研究了培養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探討了文化背景知識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培養跨文化意識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文化背景常識;英語教學
1 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在傳統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們經常將大部分時間用來講解語言基礎知識,卻沒有重視與語言密切相關的社會文化,以致于在教學中幾乎沒有結合基礎語言知識來講解與之相對應的文化背景。隨著全球各國文化相互之間的滲透,英美文化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越來越明顯。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語言和文化,不同語言反映著不同的文化。所以,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知識,我們便會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語言使用不正確、文化常識缺乏等問題,尤其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培養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
在當今外語教育界,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己經成為高校英語教學界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絕大多數教師仍然只注重“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基本技能培養,忽視了文化知識在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性。由于長期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影響,英語教學越來越傾向于應試教育,教師根本沒時間再涉及到英美文化層面。學生犯的文化知識錯誤比語法錯誤更讓人難以接受,他們也提出這種文化差異妨礙了他們與外國人進行交流。有些學生雖然通過了四六級考試,但他們在交際環境下經常會犯語用類錯誤。中國人和英語國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方面差異較大,文化內涵的差異造成詞義、句義等語言差異,因此,語言知識教學必須和文化教學相結合,才加強學生對文化知識差異的敏感性,從而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3 培養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意義
隨著全球化迅速發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利于滿足我國乃至全世界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文化交際是大學英語教學至關重要的環節,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促進英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上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一單元的課文Time-conscious Americans時,教師就可以介紹中西方在聚會或約會時時間概念的差別,中國人拜訪朋友家的時候,會帶水果和特產,而西方人會帶巧克力、鮮花或紅酒;中國人習慣提前到,而西方人習慣晚一點到。再比如當上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二單元的課文Marriage across Nations中,教師就可以介紹種族主義的概念,在美國,種族主義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從種族定性到其他諸如平權措施,警察殘酷對待少數族裔以及奴隸制歷史和不斷升級的反移民怨恨等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們可以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只有將英語文化背景教育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才能熟練掌握英語交際能力,才能避兔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交際雙方尷尬,從而取得交際的成功。例如,有同學就會在西方人面前問你是從事什么工作的、一個月工資是多少、結婚了沒有等隱私問題,以此來表示他們對朋友的友好,但他們根本沒覺察到這些問題在西方人看來是隱私,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4 培養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方法
4.1 賞析經典文學作品,提高文化素養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學。通過欣賞文學作品,學生可以提高語言理解能力,了解英語國家風土人情、文化背景、宗教等等。但是,在大學英語課堂上,詞匯、語法、語言點是主要學習對象,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卻拒之門外。在西方文化發展過程中,《圣經》對英美人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英語中很多名言名句都來源于《圣經》,其中的哲理己滲入到人們生活中,讀懂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西方文化背景;讀莎士比亞的戲劇,我們知道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作品的藝術特色,了解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背景;看資產階級革命及復辟時期的歷史,我們了解了玄學詩的特點,認識到《失樂園》與《圣經》的關系,通過討論《失樂園》片段,我們理解了人物撒旦的反叛精神。文學作品中蘊含深刻人生哲理,可以提高我們文化素養,因此,教師應該多多鼓勵學生閱讀英文原版小說。
4.2 滲入文化背景常識,培養文化敏感性
很多英語詞匯在長期使用中己經積累了豐韻的文化內涵,它們涉及西方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歷史文化。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這些詞匯的時候向學生滲入其文化背景。比如在學到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四單元的課文A Test of True Love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解西方情人節的歷史來源、風俗習慣,穿插一些神話傳說、英文典故等等,再把中國的情人節與之相對比,這樣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了解英美文化,并通過這些有趣的故事情節掌握跨文化交際的技能。再比如在學到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冊第二單元的課文Charlie Chaplin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與電影相關的詞匯:好萊塢大片(Hollywood blockbuster);文藝片(literary film);音樂片(musicals);無聲電影(silent film)。這就需要教師增加對文化知識講解以及相關詞匯量的擴充,這樣課堂的效率就會得到很大提高。
4.3 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課堂
校園高速網絡系統和多媒體的使用,教師可以播放英美電影來讓學生欣賞電影后對影片的文化習俗進行總結,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再與中國習俗做對比,從而總結出跨文化交際中需要注意的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們對英文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到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冊第二單元的課文Charlie Chaplin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Charlie Chaplin影片的節選,然后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每組選派幾位代表上講臺進行小組意見的發表并模仿影片的表演。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促使其交際能力的提升。
5 結束語
語言和文化是相互融合的,只學習語言符號永遠不可能學好英語,我們只有了解語言符號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夠在交際中游刃有余。使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絕非易事,它需要教師們擺脫傳統教學方法,實現語言基礎知識與文化內涵結合,并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恰當、靈活地使用英語。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馮奇,姚喜明,等.外語教學與文化(三)[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
[3]顧日國.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5]胡春洞,王才仁.外語教育語言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