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類的教育,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較傳統的英語教育有很多的相同點,但是高職高專是一種職業類的學校,因此在教學方式上又有其本身的特征,以此在英語教學上又存在著很多的差異。作者從事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很多年,通過自身的工作經驗對二者進行了比對以及尋求最適合高職學生在英語上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得英語學習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過程。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差異
高職高專在英語上的教學目標除了增加語言類的知識以外還在目標、對象以及內容上和傳統的英語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高職教育對于英語教育的教學水平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要求其不僅僅作為一門語言類的教學,同時也應當對學生傳授相關的有關其專業的一些專業英語。這就是高職英語具有的自身獨特性。
1 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
人們日常生活中進行思想的交流、感情的表達、了解的增進等活動就是通過語言進行的,這就是語言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傳統的英語教學,一般都只是重視傳授知識,將英語的教學重點放在對語法的翻譯上,但是高職院校的教育根本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藍領人才,因此在英語教學要求上和傳統的教學有著明顯的差異。高職院校對于英語的教學準則是以夠用為基礎,以實用為目的。高職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專業的英語知識是必須的,但是如何才能夠恰當的將這些英語知識運用到專業中,如何提高這種運用的技能才是最重要的。一學年的英語是144課時,想要在這些課時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的語言能力,又要把專業英語知識融匯進去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認為,對于高職學生的英語教學應當是以培養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通過對學生的特長、習慣以及興趣和特點的結合,促進其他的技能提高。
傳統的英語教學比較關注英語的語法知識傳授,老師在課堂上通過字詞句以及語法的使用規則講解,通過翻譯的方式將漢語和英語相互對應聯系。通過讓學生接觸和了解語法規則,在翻譯的過程中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知識,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掌握日常的英語交流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僅僅是通過造句填空以及翻譯的方式進行了基本的語言聯系,大多都是通過記憶做題,更多的時候無需進行思考。在形式上太過死板,并且學習中心是句子,說是紙上談兵也不為過,在沒有語言環境的基礎下進行的學習練習,內容枯燥乏味,并且在詞匯以及語法的學習和聯系中太過刻板的強調用法,實則有些是和日常生活有所脫節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中還是具有差距的,因此學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厭學的情緒,而且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實際中可以運用到的語言是不成正比的,因此就無法真正的調動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得在語言的學習中出現一些問題,對于語法以及詞匯的實際學習效率較為低下。因此,以翻譯為主要手段的傳統學習方式在實際的應用能力培養上還是具有著差距的,所以不太適合用以培養應用能力,所以不適合用于高職的英語教學。高職教育本身就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目的的,因此其英語培養也應當是以職場的需要為出發點對學生進行教學,這就是現代的高職英語教學。
2 在內容上的區別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應用的環境不同內容也不同,而傳統的教學任務和高職的英語教學任務是不同的,以此在教學內容上也具有差異。這種差異在教材上的體現較為明顯。傳統的英語教學主要還是一些書面性質的東西比較多,因此對于使用和適時的要求一般,并且由于傳統的英語教學由來已久,所以在教材的內容上已經臻于成熟完善,選擇的面大。并且在教學和使用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傳統的英語教學的循環模式較為健康。和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高職的英語教學是一種剛剛起步的教學模式,教材還不完善,雖然有一些成套的教材,但是由于高職英語是一種實用性強的英語教學,所以會受到地區環境的影響,因此教材就具有地域特征。比如,外研社的職業英語使用的教材,雖然內容上滿足了工作的職業需要,并且書中的專業英語詞匯負荷要求,選材符合實際的工作需要,但是其主要是這對沿海的發達城市的,用于中西部地區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并且教材的難度大,專業詞匯量大,會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造成打擊。所以教師在教材的選擇搭配上需要從學生專業角度出發,使所使用的英語教材具有實用性和時代性,并與專業知識銜接。以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公共英語教學為例,該校英語課程采用“2+1+1”的項目分類教學,將課程分為英語讀寫、英語聽說、職業英語口語交際三大模塊,課時分配為每周英語讀寫(2課時)、英語聽說(1課時)、職業英語口語交際(1課時),教材同時采用了外研社的《新視野英語教程》和《職業英語交際口語》兩套教材。在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同時,加強了學生的職業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3 學生主體的差異
傳統英語教學的主體是經過系統的英語學習,并且英語基礎相對扎實的學生,他們往往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動機強,并且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高職院校的學生雖然也經歷高考,但是基礎相對薄弱,英語能力參次不齊,多數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此外,高職院校并沒有英語方面的畢業要求,這都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僅要上好課,還要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是教書育人雙管齊下。
4 教學方法、手段上的差異
傳統英語教學方式多采用問答式、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討論為輔的的形式,而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宗旨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藍領人才,所以決定其英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交際法教學法應該為其主要教學方法,其他方法手段為補充。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與傳統英語教學確實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它源于傳統的基礎英語教學,正因為它的復雜性和靈活性,我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更應該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將語言學習與職業、行業要求相結合,確保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真正體現語言的應用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綜合素質。
此外,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師還應該不斷改變傳統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使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設備,精心設計教案,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我們還應不斷地思考、探索,尋找最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教學方法,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