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TN是分組傳輸網的簡稱,是新型的城域寬帶傳輸網絡并適用于傳送電信(有線/無線)業務、電視和數據業務的統一的傳輸平臺,符合NGN(下一代網絡)要求的傳輸技術。文章提就PTN技術在各運營商本地傳輸網接入層組網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PTN接入組網的一些應用模式和建議作為參考。
關鍵詞:PTN;接入組網;建設模式
1 PTN簡介
PTN叫做分組傳送網,是基于分組交換、面向連接的多業務統一傳送技術,不僅能較好承載電信級以太網業務,滿足業務標準化、高可靠性、靈活擴展性、嚴格服務質量(QoS) 和完善的運行管理維護(OAM)等5個基本屬性,而且兼顧了支持傳統時分復用(TDM) 和異步傳輸模式(ATM)業務,繼承同步數字體系(SDH) 網管的圖形化界面、端到端配置等管理功能。
PTN有以下兩類具體實現技術:一類是從因特網協議/多協議標記交換(IP/MPLS) 發展來的傳送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TP)技術。另一類是從以太網發展而來的面向連接的以太網傳送技術,如IEEE 802.1Qay規范的運營商骨干橋接-流量工程(PBB-TE)。這兩類PTN實現技術在數據轉發、多業務承載、網絡保護和OAM機制上有一定差異[1-2]。從產業鏈、標準化、設備商產品及運營商應用情況來看,MPLS-TP技術發展趨勢要優于PBB-TE,因此,MPLS-TP是目前業內關注和應用的PTN主流實現技術。
PTN接入層傳輸設備安裝工程的特點在于,每期工程的安裝施工站點多,地域分布廣,時間要求緊迫。在某些業務量大、基站密集的地區,3-4個月就要求數百個基站PTN接入層傳輸設備安裝完成并入網成環,工程的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從2010年開始,各運營商已全面引入PTN技術,逐步替代SDH網絡承擔本地傳輸網絡的匯聚層和接入層業務。
當前國內的市場環境下,快速接入網的建設至關重要,但PTN網絡客觀上PTN接入層網絡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對業務開通有著較大的影響,需要工程建設人員不斷克服困難,優化接入組網的建設模式,最大化的發揮出PTN技術相對于傳統SDH技術的優勢,最終提高整個傳輸網絡運營的競爭力。
2 PTN接入網存在問題
2.1 接入組網特點和組網模式
目前PTN應用在集團專線接入、基站接入等業務中,接入模式分:新建站點接入和在原有基礎疊加(替換)兩種接入方式。
2.2 接入組網存在的問題
(1)跳纖節點太多。由于利用舊纖芯疊加或替換PTN設備環,工程實施過程中需要到非新建PTN設備站點實施跳纖,造成跳纖節點過多,在協調等特殊原因無法進入基站,將導致整個接入環無法開通。
(2) 主干及接入纖芯斷開導致環組網無法開通。舊原有光纜的空余纖芯新開PTN環的過程中,因為主干及接入纖芯斷開或部分集團客戶/直放站業務占用接入光纜,往往會遇到中繼段光路無法對通或纖芯資源已滿,形成光纜資源瓶頸,導致整個環無法開通。
3 PTN接入組網問題及解決建議
3.1 PTN接入環系統組網
本問題的關鍵在于部分接入環點數較少,每個匯聚環下帶8-12個接入環使得整個匯聚環的業務通道資源浪費。在接入光纜串點組網的光纜網模式下,上述的問題可完全避免,PTN接入環不必跟隨原有SDH接入環的接入光通路,完全可以根據現有的光纜網情況組合一個新的PNT接入環,使得接入環站點數量達到6-12個。
3.2 PTN纖芯管理問題
從承載業務角度來看,目前本地光纜網絡分為2大類,一類的本地接入主干光纜網,另外一類是寬帶駐地光纜網。原則上,基站/重要集團專線采用本地主干光纜網接入,普通集團客戶/Wlan、裸光纖租賃等業務采用寬帶駐地光纜網。具體標簽規范建議如下:
3.3 PTN環網保護的實現機制
目前IETF初步認可了環網保護需求,但具體實現機制有MPLS-TE FRR應用在環網拓撲、IEEE多段保護、ITU-T Wrapping和Steering環網保護3類選項。我們一方面需要從技術角度深入分析3類機制在業務配置、帶寬共享、OAM、跨環保護等方面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運營商網絡運維習慣的影響。目前,根據中國設備商產品情況和運營商應用需求,行標中選擇了基于ITU-T的Wrapping和 Steering兩種環網保護機制,后續還要完善點到多點業務保護和跨環保護等具體機制。
3.4 PTN接入組網建設模式
(1)串點樓內基站或直接利舊同機房原有接入光纜,利舊原空余纖芯疊加或替換PTN接入設備環,如果對應主干無空余纖芯,則利舊原接入管道桿路新放光纜至新主干解決。(2)PTN環帶鏈組網。充分利用樓內或小區內原有PTN接入設備資源,敷設樓內或小區內光纜串接原有PTN接入點,以環帶鏈的方式組網,鏈狀接口為Ge光接口。此建設模式適合不具備電源保護條件的集團客戶接入,避免出現無電源保護點入環后降低原有接入環安全性的情況。(3)SDH環帶鏈PTN(透傳)。利用原有SDH接入設備網絡,在原有SDH設備擴容155M光板,在新建PTN設備上擴容155M光板,以仿真TDM業務的方式通過SDH環帶鏈組網,業務需在SDH設備上調通2路至匯聚機房A和匯聚B,并分別在匯聚機房A、B跟相應的PTN設備用155M光口直連,從而完成PTN匯聚設備-用戶側PTN接入設備的雙路由透傳。(4)無線組網。待引進PTN微波設備,如果暫時無法引進PTN微波設備組網,則可采用155M光板仿真SDH業務,利用155M SDH微波設備進行組網。需要注意的是,無線傳輸受天氣等外在因素影響較大,其傳輸穩定性較差。
3.5 PTN網絡過渡期的應對
PTN網絡擅長于分組業務傳送,而傳統的SDH網絡擅長于TDM業務傳送。目前階段,由于2G基站、部分集團客戶業務的需要,TDM業務需求還大量存在,接入層SDH網絡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隨著TDM業務和分組業務此消彼長,SDH網絡將逐漸引退,PTN網絡逐步壯大,最終匯聚接入層將完全過渡到PTN網絡。在向全PTN網絡過渡期間,如何管理應對雙網并存,是擺在工程管理人員面前的一個問題。
4 結束語
PTN技術優異的特點我們有目共睹PTN技術在與IP/MPLS競爭融合的環境中逐步發展,目前已應用在IP化的3G移動回傳網絡中。,但是在應用層面上會出現一些問題,從標準化和產業應用來看,今后兩年是PTN技術發展的關鍵期,希望PTN技術的產業鏈不斷發展壯大優化建設模式,加快基于PTN技術的接入開通進度,打造精品PTN傳輸網絡。
參考文獻
[1]李慧明,許新勇.PTN技術與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0(5).
[2]白鷺,袁海松.PTN與IP城域網融合組網的探討[J].移動通信,2010(24).
[3]向一松.PTN組網模型及網絡規劃淺析[J].通信與信息技術,2011(6).
[4]金家煒.PTN城域網組網策略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