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二礦區生產特點,分析了二礦區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如何建立隱患治理長效機制和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對礦山的安全管理有所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隱患治理;機制;長周期安全生產
1 前言
二礦區是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力礦山,隨著產量的不斷攀升,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安全管理的壓力愈來愈大,而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是礦山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如何做好礦山的安全管理工作,實現長周期安全生產成為二礦區當前安全生產中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長期實踐證明,建立隱患治理的長效機制是保證二礦區長周期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之一。
2 前期安全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
由于作業環境的特殊性,前期二礦區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里普遍存在著安全隱患治理不夠徹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隨著生產任務的不斷提高,一些基層管理人員未能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穩定、發展的關系,三違現象仍然時有存在。
2.2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不能適應工藝技術改進和革新,部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已經不適應現狀要求。
2.3 以勞務民工為主體的工程分包、大包的勞動生產組織形式的出現,存在著人員文化素質普遍很低,安全意識塑培手段缺乏,人員安全技能匱乏,缺少自我防護能力等困難和挑戰。
2.4 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的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隱患整改落實率低。
出現以上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礎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安全管理方法上重處罰、輕教育和塑培,注重短期效果,不注重長效機制的建立。要真正搞好安全工作,應重點建立和完善安全隱患治理的長效機制,引入卓越績效考核模式,使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在隱患隨時得到有效處理的基礎上。
3 如何認識隱患治理長效機制
安全隱患既有人的不安全行為,又有物的不安全狀態,還有管理上的缺陷,系統安全的理論觀點認為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的因素,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的全過程。因此,安全隱患的是伴隨著生產過程客觀存在的,必須充分認識排查隱患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要使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理,就必須建立形成一種完善的治理與考核機制,并在實踐中長期堅持運用。
4 建立隱患治理長效機制的辦法
4.1 堅持“三個結合”,建立事故隱患治理排查發現機制
一是安全工作要和日常生產經營工作相結合,明確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在部署安排生產經營任務的同時部署、檢查、落實安全工作,實現事故隱患治理常態化管理。二是和礦山綜合安全生產檢查及專項整治活動相結合,形成礦級領導安全巡查、安全環保部門專項督查、基層單位自主排查事故隱患的立體工作制度,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三是和職工的廣泛監督相結合通過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學習,讓廣大職工明白自己在安全生產領域所具有的監督權、拒絕權、舉報權,在基層單位績效管理中要設立事故隱患舉報獎勵辦法,將隱患治理工作置于“職工群眾雪亮的眼睛”之下,充分調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積極性,形成全員參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良好氛圍。
4.2 強化“三項措施”,建立事故隱患治理工作落實機制
一是現場交辦,對排查發現的一般性事故隱患,能現場整改的要當場責令整改,對暫時難以整改或停止使用的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保養和監控,防止事故發生。二是專項交辦,對涉及班組職能交叉的事故隱患治理,可指定責任人進行整治,防止相互扯皮。三是掛牌督辦,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工區一把手掛牌督辦機制,明確督辦要求,落實督辦措施,完善督辦程序,確保督辦效果。
4.3 發揮 “三個作用”,建立事故隱患督促檢查機制
一是基層單位要配合安全環保部門做好安全綜合監督作用,基層單位要依法對轄區內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綜合監督管理,組織好日常的監督檢查工作,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立即上報安全環保部門,并配合有關部門抓緊整改。二是要建立、完善和落實對重點部位、重點設施安全隱患經常性的檢查治理和整改考核措施,例如像井口乘罐、卷揚、電梯等提升運輸系統的主要機電設備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保護措施是否完善等建立嚴格的點檢制度,并抓好落實工作。三是要發揮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作用。基層單位行政主管要肩負隱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責任人,“抓住不落實的事,查處不落實的人”;黨支部要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納入到對有關領導的實績考核,嚴格實施“一票否決”;工會要從維護職工安全生產合法權益入手履行好監督權,切實做好三違現象的治理。四是發揮職工群眾的監督引導作用,將事故隱患治理的目標任務、方法措施、時限要求等通過排班會、安全會等形式向職工說明,增強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透明度,增強職工的知情權。
4.4 完善“三項制度”,建立事故隱患治理工作激勵機制
一是完善規章制度,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主體,研究制定、改進完善符合工作實際的,系統性、層次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強,程序簡明的制度化體系,進一步強化制度的約束力量。二是制定考核辦法,成立考核機構,嚴格考核程序,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考核原則,做到考人與考事有機統一,兩者相互促進,形成透明度高、實際可操作性強的考核機制。三是完善獎懲措施,加大經濟處罰力度,將考核督查結果與年終評先樹優和職位升遷等掛鉤,嚴格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打破“干好干壞一個樣、吃大鍋飯”的現象,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各項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
5 結束語
二礦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打造本質安全化礦山為目標,成功構建了以卓越績效導入為核心的事故隱患排查長效機制,不斷夯實基層安全管理基礎。隨著隱患治理長效機制的建立,有效地控制了事故的發生,穩定了職工隊伍,樹立了礦山形象,促進了礦山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采礦設計手冊》編委會.采礦設計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2.
[2]王啟明.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形勢、問題及對策[J].金屬礦山,2005.
[3]周利華.淺談現代礦山企業的安全管理[J].中國礦業,2001.
[4]鄧云峰,呂文生等.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2006.
[5]鄭希文.安全生產管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