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油層有效厚度的劃分方法一直沿用前蘇聯的劃分方法,利用原有效厚度圖版進行有效厚度劃分。隨著油田開發的不斷進行,該方法越來越不符合油田的實際情況,原有圖版的問題也逐漸突出,造成水驅動態地質儲量大于原始地質儲量的反常現象。為了能更好的搞好老油區的開發工作,對油層有效厚度劃分方法的改進尤為重要。
關鍵詞:油層;有效厚度;劃分方法;圖版修正
1 對原有效厚度圖版應用過程中的問題探討
根據測井理論和地下儲層的相關巖電特征認為,在油層有效厚度劃分方面,使用原有效厚度圖版會產生兩個方面問題:
1.1 對于地下的儲集層,其地層電阻率的高低不僅僅只取決于地層的含油飽和度,它還與地層水電阻率、地層孔隙度有很大的關系,按照原圖版把某一個地層電阻率值作為有效厚度劃分的起算標準進行有效厚度劃分,勢必將某些低孔隙度的致密層和地層水為低礦化度的高阻層誤判為油層,而將某些高孔隙度的低阻油層和地層水為高礦化度的低阻油層誤判為水層或干層。
1.2 儲層自然電位幅度差的大小也不僅僅取決于儲層的滲透性,嚴格認為,它與儲層的滲透性并無直接關系,而主要取決于相同穩定下地層水礦化度與泥漿濾液礦化度的比值大小。在原有效厚度圖版中,一般將解釋目的層的自然電位幅度差與該井自然電位最大幅度差進行比值計算,選定一個自然電位比值作為有效厚度的起算標準進行有效厚度的劃分。顯然,這種劃分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①鉆井時全井段泥漿性能穩定,各儲層被相同礦化度的泥漿濾液所浸泡。②各儲集層具有相同礦化度的地層水液。對于實際油藏而言,上述兩個基礎均不穩定,如當鉆井時發生某些非正常鉆井事故時(如井漏、掉落物等),第一條基礎極易破壞;當構成儲層的巖礦成分相差較大時(物源不同、沉積相帶不同),或成藏后期再遭受某種破壞時(如地表水的淋濾作用,主要指淺層油藏和上覆油藏注入水的淋濾作用,主要指相對較深的下伏油藏),第二條基礎也將遭受破壞。當上述兩條基礎中的任意一條遭受破壞時,使用自然電位比值法劃分有效厚度均可能造成油層的誤判或漏判。在以往有效厚度劃分時,將自然電位幅差出現正異常的油層誤判為干層的現象屢見不鮮。
2 有效厚度圖版的修正
既然原有效厚度圖版存在諸多問題,就有必要針對其中的幾個關鍵要素對原有效厚度圖版進行修正。具體修正方法、步驟如下:
2.1 地層水電阻率
對于克拉瑪依老油區,前期開發井的自然電位測井資料由于受地面干擾的影響因素較小,因此,可以利用這一有利條件,使用自然電位測井資料確定各儲層的地層水電阻率。具體確定方法:
2.1.1 進行油田開發初期水分析資料的真偽判別,剔除受泥漿污染的失真水分析資料。
2.1.2 利用判別真偽后的水分析資料,建立一套開發初期地層礦化度的平面(剖面)分布狀態圖。
2.1.3 利用油藏地下溫度對地表泥漿電阻率進行溫度校正。
2.1.4 利用開發初期地層水礦化度的平面(剖面)分布狀態圖結合測井資料,對自然電位的擴散吸附系數進行標定。
2.1.5 利用各井層自然電位幅度差進行地層水電阻率的計算。
2.2 地層電阻率
對于克拉瑪依老區而言,開發初期的井一般僅有標準測井資料(個別井有橫向測井),利用電位、梯度電極系確定地層電阻率有較大的誤差。前人一般利用前蘇聯的伯克茈圖版解釋地層的真電阻率,隨著測井技術的發展,對于有后期調整井且有測向測井資料的井,需建立一套電位(或梯度)電阻率與深測向電阻率的關系圖版,利用該圖版進行地層電阻率的取值。
2.3 地層孔隙度
對于有孔隙度測井資料的井區,需認真確定各井層的孔隙度值,對于無孔隙度測井資料的克拉瑪依老油區,一是要將所有巖心孔隙度資料進行分層統計,二是要將開發后期的有孔隙度測井資料的調整井進行各井層孔隙度的確定,結合巖心資料分井區建立各井層的地層孔隙度。
2.4 粘土含量
一般,克拉瑪依的各個老油田均有粘土含量的巖心分析資料,但在原有效厚度劃分時,該資料未加考慮,這同樣會影響有效厚度的劃分精度。因此,需將粘土含量的巖心分析資料進行分層統計,建立一套各井層粘土含量的分析檔案。
2.5 含油飽和度圖版
當地層水電阻率、地層電阻率、地層孔隙度和粘土含量等參數確定后,可以根據具體油田實際選擇一種解釋方法,建立含油飽和度的解釋圖版。一般,根據克拉瑪依油田巖性較粗、粘土含量較大的特點,通常選擇尼日利亞方程作為測井解釋的基本方程。在建立飽和度圖版時,可以根據油田實際,將地層水電阻率、地層孔隙度和粘土含量等參數作為多套組合模式,建立一系列的地層電阻率與含油飽和度的關系圖版。
2.6 確定儲層的含油飽和度
當含油飽和度圖版建立后,根據具體解釋目的層的地層孔隙度、粘土含量和地層水電阻率選擇相應的飽和度解釋圖版,由已確定的地層電阻率確定該層的含油飽和度。
2.7 確定儲層的出油下限
根據歷年的試油、試產資料,按不同的含水率分級,確定不同孔隙度、地層水電阻率下的各產層的含油飽和度值,并依據此建立具有工業油流的儲層最低出油下限的含油飽和度值。
2.8 進行有效厚度的劃分
當最低出油下限的含油飽和度值確定后,根據該下限值,將含油飽和度大于該下限值的各井層作為有效厚度層,而小于該下限值的各井層作為非有效厚度層。
3 結束語
3.1 本套有效厚度的劃分方法較前人的劃分方法復雜,但它克服了前人在有效厚度劃分時的某些不足,可以認為它是在測井資料不斷完善的前提下對前人方法的一種改進。
3.2 本套劃分方法基本上屬于一種倒述型,其基礎是建立在求取孔隙度、地層水電阻率的可靠性上,對于新的開發區,由于測井資料的完善,部分工作內容可以省略,而對于克拉瑪依老油區,本套劃分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
4.3 本套劃分方法重點服務于克拉瑪依老油區,增加儲量計算公式后,可以為老油區原始地質儲量的復算工作服務,增加剩余油計算公式后,可以為老區剩余油研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