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的目的是研究離心葉輪等帶有型面零件的數控測量,闡述了CAD模型比對在該類型面測量中的應用。通過舉例說明了CAD模型比對的測量要求、工作原理與流程、比對數據過程等,同時,介紹了該技術的應用拓展,即可以應用于加工偏差分析。通過本文的介紹,可以明確CAD模型在數控型面測量中的應用。
關鍵詞:CAD;比對;數控;型面測量
1 帶有型面零件的加工測量要求
目前離心式發動機帶有型面的零件很多,但其技術要求形式基本一致,即給出型面后會隨二維圖紙或技術條件給出一系列的理論點,這些理論點形成的點陣構成了該型面的理論位置曲線(或曲面),而圖紙中會要求曲線(或曲面)的線輪闊度(或面輪闊度)、跳動等形位公差。
圖1為某型機離心葉輪簡圖,圖中葉尖部分為理論點形成的曲線,該曲線的面輪廓度和跳動的要求需要在三坐標測量機上進行測量,測量后需要比對測量數據與理論數據的符合性,確定是否在設計要求的范圍之內,這就需要進行CAD的模型比對。
2 三坐標測量機的掃描
以該零件為例,三坐標測量機測量輪廓度和跳動時,是進行開線掃描的。首先建立A、B基準,以A基準定心,B基準定軸向,移動10.2為軸向零點然后在葉尖處按0.5mm步長進行掃面取點,一般需掃描3~4個截面,形成如下測量數據:
3 數據的提取、建模及對比
上述數據為掃描測量點的X、Y、Z、i、j、k值,經處理后提取各掃描截面的坐標值。
如圖2所示:
將處理后的掃描數據導入CAD模型,建立實際的模型曲線,根據實際的曲線模型與理論的曲線模型的對比,得出最終的測量結論。如圖3。
比較各分段的實際與理論的型線差距,可以看出:
1)I區間內實際型線中與理論線偏移最大的一條型線偏離理論值0.04,三條實際型線之間的最大偏移差距為0.01;
2)II區間內實際型線中與理論線偏移最大的一條型線偏離理論值0.02,三條實際型線之間的最大偏移差距為0.01;
3)III區間內實際型線中與理論線偏移最大的一條型線偏離理論值0.01,三條實際型線之間的最大偏移差距為0.01;
3 條實際型線都比較平緩規則,不存在跳點的現象,依據圖1所示的要求,可以得出結論:
輪廓度要求0.05(即按理論型線±0.025),實際超差,實際輪廓度為0.08;對A、B基準的跳動0.05,實際合格,實際跳動0.01。
4 測量誤差分析
在實際測量中,由于是三坐標測量機依據零件的A、B基準建立坐標系,從而避免了因基準建立誤差導致的測量誤差。比對過程中可以根據各條實際型線的差距分析測量誤差:如各條實際型線的之間差距很小,則基本可以排除測量誤差的影響;如各條實際型線的之間的間距很大,則有可能是測量誤差的影響,具體有以下兩種可能:
如果各條實際型線的之間的間距很大,且為交叉結構,說明是因軸向基準偏斜導致的測量誤差,即B基準發生了偏斜。其原因有可能是加工過程中整個型面對B基準加工偏或測量過程中B基準面墊起異物;
如果各條實際型線的之間的間距很大,且為平行結構,說明是因徑向基準偏斜導致的測量誤差,即A基準發生了偏斜。其原因有可能是加工過程中整個型面對A基準加工偏或A基準自身圓柱度不好造成的測量誤差。
5 CAD模型比對的實際應用
CAD模型比對在所有型面測量中均可應用,包括:離心葉輪的葉尖型面、內流道型面、異型孔,徑向擴壓器的葉片型面、葉型孔型面,軸向擴壓器的流道型面及其它一些型面測量等。
5.1 CAD模型比對在離心葉輪測量中的應用
CAD模型比對在離心葉輪的測量中應用廣泛,包括葉尖型面、內流道型面、異型孔等,離心葉輪的葉尖型面測量,內流道的型面測量是比對測量的典型應用。
5.2 CAD模型比對擬合原則
CAD模型比對擬合原則為:徑向、軸向、角向三個維度要求有基準的不可以擬合,哪個維度無基準要求即可以擬合;角向即使有基準,但因一般有均布要求控制,所以除首片不擬合外,其余可相互擬合。
6 CAD模型比對的總結及應用拓展
6.1 CAD模型比對的總結
綜上所述,CAD模型比對在型面數控測量中目前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測量應用技術,今后也會是一項重要且便捷的測量應用技術。
6.2 CAD模型比對的應用拓展
CAD模型比對不僅是數控型面測量中的一項應用技術,同時也為工藝部門的加工偏差分析提供幫助。通過測量比對型線,可以十分直觀的發現加工中的偏差出現在什么部位。
參考文獻
[1]檢驗技術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機械檢查工[M].東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