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給水項目的品質對于項目的綜合品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文章重點的論述了其項目品質相關的內容。
關鍵詞:建筑;給水;施工;對策
1 項目的發展逐漸的完善是其品質管控合理開展的前提
1.1 初創階段
自1949年至1964年《室內給水排水和熱水供應設計規范》開始試行時為止。它代表著我們國家成立了這個專業。第一代通過專業培養的建筑給排水專業技術人員走上工作崗位,開始形成自己的專業隊伍。
1.2 反思階段
很多建筑項目不斷的運行,此時給排水項目中發生了很多的不利現象,嚴重的干擾到群眾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活動等。此時很多設計者逐漸的對過去的體系進行思考,并完成了諸如生活用水量觀測與定額制定規范等技術成果。在此基礎上,1964年6月1日制訂并頒布了我國自己的《室內給水排水和熱水供應設計規范》(GBJ15-64),與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衛生技術設備》、《給水排水設計手冊》陸續出版發行。此時,我國在這個行業中有了詳細的規范材料。
1.3 修訂階段
1966年-1970年,雖說我們的基建活動不是很迅猛,設計工程也很少,不過有著昂揚的斗志的工作者,不斷的分析和探索國際上的優秀思想,把很多的全新的物質和技術逐漸的應用到項目的具體建設工作中。為了協調建筑行業的發展規定,建設主管部門組織力量以“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都能兼顧”的方針對《室內給水排水和熱水規范》GBJ15-64進行了較全面的修訂。第二版《室內給水排水及熱水供應設計規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發布施行。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為重點的教科書“室內給水排水工程”作為試用教材出版發行。
1.4 發展階段,自1986年至今
1986年以來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建筑給排水專業迅速發展,成為給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這個時期,專業的組織已經具有了經過專業訓練的工作者以及設計人員等等,而且在技術上也獲取了顯著的進步,同時吸取了國際上的優秀的經驗,此時的專業技術獲取了顯著的成就,組織上成立了全國建筑給排水工程標準技術委員會和中國土木學會、給排水學會、建筑給水排水委員會。
2 關于技術的管控
2.1 針對地漏水封的設置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規定地漏的頂面標高應低于地面5-10mm。此規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壞后污水管道內的有害氣體竄入室內污染室內環境,不過在改線設計論述中幾乎沒有人提到過。建設方為了減少成本,一般是使用那些價位低的材料,它的性能較低,不合乎水封深度的規定。一些廚衛中布局了地漏裝置,因為長久的未對其補水,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其會發生干枯現象。最好是使用那些具有較高的水封的材料。對于廚房來講,其一般不濺水,不用設置。
2.2 適當增設單體建筑戶外控制閥門
傳統的住宅給水設計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層出地面處設切斷閥門,而戶外小區內則是一個建筑樓群組共用一個地下控制閥門。筆者認為立管底部的給水閥門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當底層住戶發現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時,可以及時關閉給水總閥,減少排污量,從而有效地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而小區內多設閥門的目的則是為了物業管理部門在對樓上某住戶的管道進行維修時,能方便地從樓下戶外將水源關閉,從而減少對一樓住戶的干擾。事實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維修均在所地免。筆者認為以停水范圍不超過100戶時設室外總控制閥為好。
2.3 關于管線的噪聲現象
2.3.1 給水管道壓力超過0.3~0.4MPa且管徑≤20mm及管路較長時,此時管線就會出現聲響,其是因為管內高速水流和管線共同反映而引起的,其應對方法很多,比如適當加大管徑、采用曲撓橡膠接頭、支架與管道接觸處加橡膠墊以及加裝減壓閥等。不過,調聲閥門自身也會存在噪聲,必須多次的調節,才可以將聲響減少到最小。
2.3.2 關于給水管線中的聲響。管線中的水流會呈現出不飽和等的狀態,很容易就存在聲響,同時還會受到管線材料的干擾。試驗資料表明,DN100管當流量為2.7L/s時鑄鐵管噪音值為46.5dB,PVC-U管噪音值為58dB,所以,在規定較為嚴苛的建筑中,最好是使用柔性的材料。新產品芯層發泡隔音PSP管,其能夠顯著的隔音,可以使用,不過價位稍微的要高一些。
3 關于管控活動
3.1 認真地進行建設圖紙的審核工作
圖紙的審核活動是建設管控活動中前期準備時期的一項關鍵活動。它是建設的關鍵規定,為了減少圖紙的失誤,保證項目順利的開展,減少花費的費用。相關的工作者在獲取圖紙之后,要積極地分析,了解圖紙的規定和具體特征,明確設計思想,掌握項目的實際狀態,分析其構造特征,這樣做是為了獲取合理的建設措施以及技術方法等。在開展核查的時候,最好是綜合的分析圖紙中面對的不利現象,這樣就能夠方便工作者在審核的時候,對提出的不利現象進行分析應對。
3.2 認真的開展安全文明建設工作
要確保認真的按照相關的體系規定來開展工作。第一,要了解建設單位相關的安全管控體系以及管控的關鍵內容,確保對安全活動有影響的多個場地都能夠得到有序的管控。第二,積極地開展建設前的安管活動,包括承發包施工合同條款中的安全保證措施與安全目標的制訂,對施工現場勘察和施工隊伍營地的確定,施工組織設計中具體安全防護措施的審批,實施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控制”。第三,設置并且維護建設時期中控制安全生產的安裝,生產過程的程序,確保建設場的布局合理。為安裝等工作創造優秀的氛圍。活動要素要確保合乎相關的要求。建設組織規劃,技術參數、安全防護措施、設施和工程項目的變化進行控制,而且要分析其運作水平,進而避免出現不良問題。第四,設置合乎國家和所在區域的法規的問題報告以及分析步驟。
3.3 認真地對原料的品質開展管控活動
為了確保項目的品質達標,所有的進場的物質都要經由相關人員嚴密的檢測,比如對其種類以及尺寸和外形等等的一些要素。規定包裝沒有破損,而且外在沒有刮痕等,管線的外在要確保平順,沒有顏色差異等現象存在,要認真的分析管線的厚度等。要查看生產單位出示的品質證明信息等是不是有效的。
3.4 提升監理力度。
3.4.1 規定監理者要對所有的步驟開展管控
在建設的時候,監理者要開展跟蹤調查,以此來確保建設步驟能夠順利的開展,要告知全部的參建人員項目的品質規定,確保所有的人都能夠積極地落實,維護項目的品質,提升其質量。關注那些易于干擾到項目品質的要素是不是出現了改變等,分析工藝等是不是合乎規定。
3.4.2 假如察覺承包人出現了不按照規定開展建設活動的現象的話,比如材料的品質較差,建設工藝不合乎規定,場地的工作者以及技術者不合乎規定等,監理者可以對其處置。保證設置的有關體系得以落實,品質保證制度能夠得到有效地開展。而且因為環境對品質也有很大的干擾,監理人員要落實好文明建設等等監理工作。
參考文獻
[1]趙鋰,楊世興,趙昕.建國以來我國建筑給水排水技術發展歷程回顧[N].中國建設報,2008(11).
[2]GBJ15-88.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