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水運工程測繪的重要性分析,強調其新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時通過現有新技術的探討,給予水運工程測繪提出發展思路和預測。
關鍵詞:水運工程;測繪;新技術
在進行水運工程的建設前期,水運工程建設資質的工程單位必需安排專業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和測繪,以便能夠收集到大量的對水運項目具體設計和施工具有指導功能的信息,而且隨著各個行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水運項目中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成果,并且將其應用到水運工程的測繪作業中是整個水運工程行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和趨勢。
1 水運工程測繪的重要性分析
水運工程的測繪是水運工程前期設計的必須步驟,許多有水運施工資質的工程單位尚未認識到水運測繪在水運工程中的必要性,所以對水運測繪沒有給予很大的重視,這樣的結果造成很多工程的實際耐久度和設計值偏差較大,嚴重的甚至出現工程事故。
水運項目的水文工程測繪是在實地勘測之前就要完成的,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保障了后續水運交通的質量,另外一方面它為工程建設單位施工前提供基礎數據資料和部分決策依據,同時水運測繪還為施工現場提供服務,包括水上施工時的放線作業、疏浚導航的監測操作、計方和搜救打撈時的探測掃淺、定位、應急測深等工作。
水運工程測繪的重要性從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
1.1 對航運的指導
在過去水運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造成水運工程勘測不完整、不科學甚至出現錯誤等情況和現象而產生了許多不好和負面的影響,使得水運項目工程竣工后不能達到預期的航運規劃功能和設計預設標準,按照施工規范,在進行水運工程施工之前,進行必要的航運測量是有很大的作用和效果的,一方面通過測繪結果可以掌握運輸交通的運作流程,另一方面通過水運的布局圖設計出港口周邊的交通運輸路線和整體規劃方案。例如項目規劃方案的執行就可以對船舶航運的作業方式做出正確的指導和指引。
1.2 水運項目的安全性保障
我國的水運流通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在具體的水運項目施工時涉及的地域范圍有大有小,這樣造成在設計和規劃水運工程時針對具體的河流情況需要設計出不同級別的運輸線路,例如,在進行沿海、近海、遠洋等水運項目的施工時,不同級別的水運工程都面臨著不同風險大小的安全隱患。水運項目在開始施工前期,通過進行實地水運勘察與測量,不僅能對水運交通的良好發揮起到疏通和引導的作用,同時能夠營造出更加安全的航運條件。另外,通過工程測量方案得到的水運交通方案,可以有效的指導下水運設施并加以改善,同時可以對每一批船舶運送的有序性加以提高和緩解。
1.3 維持和規劃交通流動功能
通過我國現在的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現代國際化的進程來看,水運交通憑借著其承載量大、運送成本低、容易調節和控制等特征特點,其終將成為新時代貨運和客運的主要采用方式,在水運工程項目的設計和規劃期間,對該項目的水運進行綜合性的測量,就可以解決水運交通面臨的諸多難題如;而在對水工建筑物進行勘測的同時,不僅完善了不同規模水運工程的基礎設施,同時對后期水運工程項目可能要用的基礎建設有部分的預建,使得船舶在起航運行等操作上更加方便和快捷。
2 水運工程測繪新技術的應用現狀
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的前提條件是對交通事業的大力投資和發展改造,優越的交通運輸條件是提高和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必備建設,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的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發展頻繁,加之近些年發展的空運,這些運輸方案隨著國際化的進程和現代物流的需求,結合不同的實際情況,采用陸運和空運的方式在某些因素的干擾下,其運輸成本和運輸效率會大大的降低,這時,水運工程的發展就顯得必須和必要,尤其現代水運工程在測繪和施工過程中采用新技術,加大了水運規劃的合理性,同時提高了水運行業的信息化管理。
我國現代水運工程測繪起步較晚,不論是工程測繪條件,還是測繪人員設備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例如,水運測繪的相關理論不成熟,測繪設備的精度和智能化不高、測繪人員的素質和測繪技能培訓等都不能有效的形成一個相對穩定和成熟的系統,這樣不僅沒有起到水運測繪的作用,而且還增加了項目費用的投用,而水運工程中,水運測繪是整個水運工程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和支柱,它關系著后期工程施工時的水運交通的是否通暢和質量,同時它還對航運的安全和交通流通能力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和功能。
現時期水運工程測繪的主要方式和方法是借鑒一般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測繪的方式方法并結合水運工程的實際情況而總結出來的,現代水運工程測繪新技術包括:DT技術、GIS技術、GPS技術和RS技術。
3 水運工程測繪技術的進展和預測
我國水運測繪事業在測繪技術、測繪裝備上不斷發展的同時,測繪的主要內容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現階段,水運工程測繪的內容主要包括:控制測量、地形測量、水位控制測量、水深測量、施工測量、水文觀測、變形測量、地形圖及水深圖制圖和各種圖集編繪等。
平面控制測量技術是給予GPS和RTK差分技術的應用基礎上進行的,在測繪過程中使相對動態的三維定位的精度由原來的分米單位提升至厘米單位,這樣就完全可以達到水運工程測繪過程各種比例尺測圖的準確性,同時滿足部分施工測量對平面測繪控制的精度要求。
進入新世紀以來,GPS技術的大范圍應用,采用水準法結合地面重力數據、地面高程模型及航空重力數據、衛星重力梯度測量等各種高科技技術手段,這樣的好處是促進了區域水準面精化技術的長足發展和巨大的技術進步。另外,隨著高精度電子全站儀的發明和發展,電磁波的三角高程測量的測繪精度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種技術的應用為長遠距離,大跨度河流等的高程測量及測繪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作業方式。
地形測量的準確性也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的長足發展的基礎上的,全站儀數字測繪技術和RTK-DGPS自動化技術,以及計算機的數字成圖技術的廣泛應用。現代水運工程的測繪施工已經大范圍的使用GPS全站儀和各配套系統技術,進行室外作業中數據的采集、傳輸、計算、儲存等工作,實現無紙化、信息化、科學化測繪和管理。
水深測量的自動化是現代水運工程測繪技術發展的一大突破,例如采用在沿海等各大港口都引進或者研制了自動遙報水位儀,這樣不僅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水深測量外部作業的自動化成圖管理,建立起來了我國港口的數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此外,在施工測量、水文觀測、變形測量、地形圖及水深圖制圖和各種圖集編繪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引進了科學手段,各個分步上都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測繪質量。
由上文可以看出,水運工程測繪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技術設備的應用、新作業手段的變革;而隨著高精度的定位測深的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普及和更新,我國水運工程測繪必將得到長足的進步,并將擁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郭文偉.水運工程測繪新技術應用回顧與展望[J].中國港灣建設,2011(08):1-3.
[2]許雄文.水運工程測繪新技術應用回顧與展望[J].企業技術開發,2012(08):37-38.
[3]裴文斌,牛桂芝.我國水運工程測量技術現狀及展望[J].水道港口,2007(4):29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