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工程往往由于安全生產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消防設施不全等諸多原因而發生火災,要避免在建工地火災的發生,有必要從建筑工地火災隱患特點入手,找出易發原因,對癥下藥。
關鍵詞:在建建筑;火災隱患;消防;監管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在建工程的數量、種類都在增加,在趕工期、節省成本等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建設單位普遍對在建建筑的消防安全不夠重視、消防設施數量缺失、很多布置好的消防設施又處于不能工作狀態。在建工程已經成為城市火災易發、多發地之一,在2010年就發生了兩起比較嚴重在建工程火災:2010年2月9日,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的中央電視臺新址在建附屬文化中心工地發生火災,后經查實火災是由于工程項目業主管理單位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建設工程辦公室主要負責人未經請示批準,擅自雇傭人員,違規燃放煙花釀成的,這次火災共造成1隊員犧牲,7人受傷,直接損失達10億元,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非常大的損失;同年的11月15日,位于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的一棟教師公寓發生了火災,起火點位于10-12層之間,事發時有很多住戶都在家,因此此次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共造成58人死亡的特大消防事故。后經調查、上海“11.15”火災事故是一起典型的施工操作不當引起的特大責任事故。起火的教師公寓當時正在外墻施工中,在墻的外圍布置了腳手架和尼龍網以及其它易燃物品,在居民沒有撤離、相關消防設施布置不到位的情況下,兩名電焊工違規操作,最后釀成了這次重大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次次血的教訓告訴我們,無論是在建建筑的施工單位還是監理單位都必須多對火災消防有足夠的重視,健全施工現場防火安全相關制度,對進場的施工人員進行相關的消防知識培訓,定期檢查和維護現場的消防設施,清除火災隱患。
1 在建工程火災發生原因探討
1.1 施工工地易燃建筑材料數量、種類多,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很難控制
在建工程現場有很多設施是臨時性的,例如施工人員的宿舍、存放建筑材料的庫房等,這些臨時性的建筑材料很多耐火級別多為三、四級,此外由于空間的限制,很多施工工人的宿舍和庫房都緊密相連,安全通道狹窄,一旦火勢,工人很難迅速撤離火場。
有些施工現場、由于施工單位安全消防意識淡薄,使用了很多易燃的建筑材料,例如易燃的安全防護網、木制的易燃的腳手架,使用易燃的膠合板制成工人宿舍、工程房以及庫房。特別是在建工程的裝修階段,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易燃材料,如油漆、乙炔瓶、刨花、木材等,由于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在,一旦發生火災,由于火勢迅猛,人員未能及時疏散,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
1.2 在建工程有電量大,負荷高,電路鋪設不規范
不安全用電歷來都是在建工地火災的重要隱患,工地的很多線路都是臨時性的,沒有很好地考慮工地的用電負荷,在建筑工地有很多大負荷設備,例如起重機、攪拌機以及電焊機等,這些設備使用電量多,如果線路沒有很好地規劃,很容易造成超負載造成的火災,另外現場電線私拉亂達很容易造成電線的短路,造成局部電流過大產生火花,點燃周圍易燃物品。在工人的宿舍和食堂往往是垃圾亂扔現象比較嚴重的地方,也是極易發生火災的地方。
1.3 施工現場明火作業頻繁,相關監管不到位,無證上崗現象時發
噴燈、電爐以及電、氣焊割是建筑現場施工常用的明火設備,這些設備如果使用不當,極易點燃工地的常用易燃材料,從而引發火災,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對于這些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但很多施工單位對此沒有充分重視、出于對工期和經濟利益的考慮,明知故犯,聘用大量的非證人員。非證人員由于沒有經過技能培訓、在需要防護的地方沒有防護、在無條件操作的地方強行操作,不尊重科學的做法,很容易吞下發生火災的苦果。建筑工地由于臨時性,很多管理者存在僥幸的心理,對很多違規操作瞪只眼閉只眼,沒有嚴格執行相關的消防防火規章制度。管理的松懈增加了火災發生的隱憂。
1.4 施工工程現場消防通道阻塞、消防器材數量不足
如果能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把火撲滅,往往能極大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因此國家相關部分三令五申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備足相關的的消防設備,嚴禁單位、個人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可相關的檢查卻發現許多施工單位都沒有配足相關的消防設備,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有些根本就沒有任何消防器材,消防通道也常被一些建筑器材堵塞,消防栓沒有通水,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火災,別說滅火,連逃生都成問題,現在的建筑越建越高,高層建筑的滅火外面的消防車很難起效,因而主要靠建筑內的消防設施,因而高層消防設施的缺失往往是造成高層建筑火災重大損失的原因之一。
1.5 未審先建、違規使用低等級耐火材料等違反消防法現象嚴重
國家規定,建筑工程施工必須要經過相關國家消防部門的審批,有許多單位在明知達不到施工條件的情況強行施工,也有許多施工單位的工程建設項目通過了相關消防部門的審批,但在建設的過程中擅自修改施工圖紙,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違規購置低級別的防火材料,施工的龍骨、電線以及電器沒有按照文件規定的標準購置,在施工的過程中,圖一時方便,違規堵塞消防通道,更有甚者,為節省開支,擅自更改圖紙,減少消防通道,給火災發生時人員的疏散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2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2.1 建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建設單位往往把主要精力花在各種建筑施工相關手續的辦理上,一旦把各種手續辦理完畢,建設單位通常會把工程項目轉包給施工單位,很多建設單位的領導因而就認為相關的安全工作就轉嫁給了施工單位,對相關的安全消防工作不聞不問,總以為一旦發生火災,可以找施工單位,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在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中,有許多建設單位的辦公室就設在施工現場,這樣做的目的只是出于成本的考慮,完全無視國家相關的安全消防法規。
2.2 施工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2.2.1 施工單位的人員缺少相關消防知識的培訓,安全意識淡薄
施工單位是建筑施工的主體,是相關安全條例的落實單位,可是很多施工單位的人員都是臨時聘請的,文化水平偏低,往往是無證上崗,對于一些需要明火操作的工種,如氣焊、電焊,也由于趕工期、節省成本,聘用無證人員。由于很多這些聘請的人員沒有相關的消防安全知識,施工單位又沒有去組織培訓,因此很多都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容易引起火災,另外在發生火災的時候,不僅不能及時滅火,而且也缺乏自防自救能力。相關消防單位在檢查中發現,許多施工人員不僅在工作違規使用明火,員工宿舍也常私拉亂拉電線,違規使用煤油爐、熱得快等。
2.2.2 施工單位對安全管理執行不嚴
按照國家消防管理條例,施工單位必須建立消防安全責任人制,有專人負責安全消防工作,執行安全消防制度,可在實際檢查中卻發現,很多施工單位根本沒有把安全消防責任人制度落實,也沒有制定相關的安全消防制度,一旦發生消防事件,很容易出現推卸責任,互相扯皮,另外由于沒有很好地落實責任人制度,沒有人負責安全消防工作的檢查和敦促,因而很多消防隱患就不能及早被發現。
2.2.3 臨時性的消防設施建設未能跟上工程建設的進程
臨時性消防設施對于建筑工程非常重要,這些設施雖然是臨時性的,但對于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非常重要,由于這些消防設施是臨時性的,很多施工單位都沒有足夠的重視,例如:臨時消防水源是施工單位必備的,但在檢查中卻發現很多建筑工地都沒有備置,最近的市政消防水栓往往離施工地有幾百米的距離,如此遠的距離,消防車很難及時取水滅火。
2.3 監理單位現狀
在檢查中經常發現,監理單位在審查施工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時馬虎大意,把關不嚴的現象。在公安部、住建部于2009年11月27日發布的 《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中對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的防火設計、施工及使用有著明確要求,然而在許多正在做外墻保溫的施工工地,我們發現外墻保溫材料仍然使用著聚苯板,這個材料正是央視大樓起火中的元兇。在消防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這些現象均反應出監理單位對部分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不熟悉、馬虎大意,未能履行監理單位安全責任。
3 如何消除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并采取相應的防火安全對策
針對以上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應從以下幾點入手去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3.1 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 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根據《公安部61號令》第十二條的規定,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對建筑物進行局部改建、擴建和裝修的工程,建設單位應當與施工單位在訂立的合同中明確各方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責任。其中包括兩個方面:
3.1.1 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在訂立合同中應當明確各自單位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責任,并且建設單位應積極督促施工單位具體負責現場的消防管理和檢查工作,發現火災隱患后要及時聯絡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時糾正;并且建設單位應牢記自身肩負的六大安全責任:(1)向施工單位提供資料的責任;(2)依法履行合同的責任;(3)提供安全生產費用的責任;(4)不得推銷劣質材料設備的責任;(5)提供安全施工措施資料的責任;(6)對拆除工程進行備案的責任,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
3.1.2 施工單位要制定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防火管理責任制度,成立消防安全管理機構,確定項目消防負責人并指定專人負責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時針對不同崗位制定不同防范措施,并要逐級簽訂防火安全責任書,把防火責任切實落實到具體責任人上。
3.1.3 施工單位應制定滅火疏散預案以及獎懲制度,組織人員定期進行消防演練,增強火災事故的處理能力,對關心消防工作及對消防工作有貢獻的應進行獎勵,對防火負責人不履行職責的進行懲罰。
3.1.4 消防監督部門要不定期的召開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議,督促協商其抓好建筑行業中設計、施工、監工、竣工驗收和合理布局等方面的問題,提高施工隊伍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技術水平,建筑工程公司和施工隊應認真貫徹消防工作,“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中心責任,總承包單位應對工地防火負總責,單項轉包工程的施工單位要對本項工程安全負責,并設專人負責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嚴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3.2 加強施工隊伍的管理以及消防安全的培訓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當按照規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作業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并且施工單位應定期組織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和消防演練,提高員工自防自救能力。
3.3 保證消防設施的完整好用以及消防車道的暢通
根據《公安部107號令》第十三條第三、四款之規定:對大型的人員密集場所和其他特殊建設工程的施工工地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施工單位應設置與施工進度相適應的臨時消防水源、安裝消火栓并配備水帶水槍,消防器材是否配備并完好有效,并且要求設有消防車通道并暢通。施工單位在施工時,應保證樓層的消防豎管能跟上施工進度,在每個樓層和重點防火部位都設置臨時消火栓并且要確保壓力,同時施工現場還應配置手提式滅火器、消防水桶、消防沙袋等滅火器材。在周邊無消防水源的情況下應設置室外消火栓以確保水源的充足。
3.4 加大對建筑工地、內裝修工程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力度
公安消防機構應在建設單位報審時對其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狀況進行適時監督。檢查中一要著重檢查建設單位是否辦理相關手續,二要對施工單位是否具備相應的施工資格和基本安全技術素質,甲乙雙方簽訂的施工合同手續是否完備,消防安全措施和責任是否明確落實;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是否嚴格,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現場是否有火災隱患和違章用火、用電等現象。對發現的問題,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督促整改。總的來說,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形勢嚴峻,教育深刻。要真正做好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只有不斷加強宣傳工作,提高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三者的消防安全意識。
4 結束語
總之,搞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要依靠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的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改變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混亂局面,形成人人講安全、處處搞安全的良好氛圍,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到實處,從而有效預防在建工程火災,使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勇良.關于做好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火災預防工作的思考.公安部消防局信息網http://www.xf.ga。
[2]王汝龍.淺談建筑工地火災隱患及預防對策.公安部消防局信息網http://www.xf.ga。
[3]楊大雷.淺談如何做好在建工地的消防監督管理.公安部消防局信息網http://www.xf.ga。
[4]魏洪亮.淺談在建高層建筑火災防控現狀特點及預防對策.公安部消防局信息網http://www.xf.ga。
[5]李佩虎.從上海公寓樓火災反思建筑工地防火的薄弱環節及對策.公安部消防局信息網http://www.xf.ga.
[6]王勁松.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安全管理探析.公安部消防局信息網http://www.xf.ga.
作者簡介:明松濤(1973-),男,工程師,湖北沙洋人,現任鐘祥市消防大隊大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