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國家落實了開發西部的工作,此時中央以及各個地方對于該地區投入的資金不斷的增加,專項資金支出規模不斷擴大。以寧夏為例,從2003-2007年寧夏財政科技投入的絕對量由2002年的1.37億元增至2007年的4.79億元累計投入13.01億元,年均增長率28.45%。此類資金的管控狀態不僅僅是國家非常忠實的內容,同時還是社會大眾普遍關心的內容,還是監督機構工作的關鍵。怎樣積極地開展經費的管控工作,確保金額能夠合理有效的使用,確保其能夠實現經濟以及社會等的價值,是當前我們要認真分析的事項。
關鍵詞:科研經費;管理;使用
1 關于科研經費在管控和運用中面對的不利現象
最近幾年,由于科研工作的快速進步,此時相關的經費也開始呈現出增多的狀態。國家以及各個區域政府對于這些資金的運作也開始非常的關注,此時形成了很多的規章體系,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切實按照相關的要素來開展的,而且水平也提升了很多,總實力以及運行特征等都得到了非常突出的發展。不過,其使用機構在對其管控的時候,還是面對一些不利現象。
1.1 沒有正確的預算
一些機構在申請的時候,為獲取非常多的進度,一般對課題探索活動中的費用支出狀況無法精準的分析,一般是盡可能多的增加其類型和數字。比如國家火炬計劃環境建設項目,根本不用開展試驗工作,不過其在申請的時候卻存在該項資金。在項目開展之后。科研機構并不以其設置的數額來發放,此時就會發生和申請的數額之間不一致的現象,所以會出現在具體的報銷過程中,有很多的不正確的開支要素或者是有很多不合乎具體狀態的費用花銷。
1.2 區域匹配資金未落實,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現象
許多費用審批合格后,都要求地方政府匹配資金。因為地方財政的問題,使得很多資金無法有效地落實。那些信譽優秀的單位,當上級落實費用之后,其結合資金來開展工作,不過還存在一些單位,當費用落實之后,其將這些錢用到別的地方,沒有實現它應有的科研意義。
1.3 沒有對其嚴格的管控
對于那些獲取到的科研項目,經常性的存在不重視管控的現象,在管控的時候,未設置專門的賬目,資金來源渠道分不開,有的課題經費出現多個銀行戶的現象;有白條開支、大額現金支付等現象;有無計劃列支管理費現象;有財務發票把關不嚴的情況等等。
1.4 科研經費監督管理失控,轉移科研經費
很多機構借助聯合開發的性質,把資金轉移到別的單位之中,讓課題組隨便的使用這些費用,一般都是用到不正確的方向之中。有的采取虛構經濟事項簽訂合法技術合同的方式轉移課題經費,將橫向課題經費轉至與課題負責人有關聯或自己控制的私營公司,經費使用脫離單位財務監督。
2 導致問題發生的具體要素
2.1 這類活動的預算工作和我們一般意義上指的建設項目是不一樣,建設項目是有專門的計算模式和措施的,但是該項內容卻沒有明確地合理的參考體系,此時就導致預算的編制工作面對一些不利現象。
2.2 很多課題的承擔方的負責人不具有合理的法制意識,對于財經知識了解的不是很多。在運行這些資金的時候,非常的隨意,很容易就引發非常多的腐敗等問題。
2.3 目前的監管體系存在缺陷,對于經費的管控和運作規范作用不強。因為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擾,比如時間,不是說只要一出現經濟活動,就可以對其開展監管的。
2.4 經濟管理責任和風險認識不足
部分單位領導對課題依托單位的監管責任以及單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經濟管理責任和風險認識不足。部分課題承擔單位的領導片面認為課題組長負責制,就是課題組長全面責任,而忽略課題依托單位對課題執行的日常監督管理職責,對課題經費管理工作重視不夠。
3 應對方法
3.1 加強科研經費項預算管理
細化經費預算內容。編制項目預算時,科研和財務部門應協助項目負責人共同編制預算,使預算既適應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財務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了預算的嚴肅性,增加了可操作性。在項目申請階段,合理制定支出預算,細化預算編制,做到預算不合理、不科學的項目,一律不予立項;當立項之后,負責人應該和科研機構之間訂立協約,認真地按照預算來獲取費用,從根源以及中間步驟兩種層次中把控,保證有限的費用能夠實現最多的價值。
3.2 建立科研經費支出績效評價制度
目前我國主要注重的是科研結果的評價,而對科研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科研支出目標的實現程度,很少有人將其納入其中進行評價。對于那些不太明確是否必要的項目支出缺乏科學的決策依據,而對于確實必要的支出往往又缺乏事后的評價制度,難以判定支出的效果。所以,我們國家應該在吸收國外的優秀的科研體系的前提之下,分析出一條適合我們的具體情況的經費測評體系。
3.3 建立切實可行的資金“跟蹤問效制”,嚴防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
對于所有的資金,相關的機構都應該積極地開展各個時期的監管工作。盡可能地對每一筆科研經費從審批、撥付到使用各環節上都進行“跟蹤問效“。進而防止出現資金不合理使用的情況。
3.4 規范報帳流程、加強財務監管
在科研項目實施階段的經費管理,要按照會計法規和項目合同對經費使用的具體規定,各項支出應當符合項目合同的約定及有關科研政策規定,有關票據及清單應當符合財務管理規定。批準使用的項目經費,須由該項目負責人和另一主要參加人員簽字證明。
3.5 積極地實現內審的意義
通過具體情況,我們發現,審計是最易于察覺而且處理違規問題的,要切實的體現出它的這項意義。經由審計,能夠察覺機構存在的不利現象,進而合理的應對,提升效益。在當今這個時代,由于很多新的狀態不斷的出現在我們的活動之中,所以要切實的開展好內審活動,提升資金的管控能力,進而提升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梅,廖彩優.關于科研經費監督管理問題的若干思考[J].廣州分院,2006,11,6.
[2]孫志明,李文釗,陳亮.高校級科研基金項目經費管理淺談[Z].2008,11,1.
[3]秦燕娟,杜加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現狀及其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