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網絡化迅速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成為了主流的商業活動,因此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顯著增加。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傳統的電子商務教學存在著諸多不足。其中實踐課存在實踐環節單一、實踐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實踐內容單調、缺乏一體化企業流程的整合等問題。在電子商務教學中引入“校園網上商城”系統,將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技術應用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的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是對電子商務模擬系統教學的一種有益補充與延伸,以適應電子商務飛速發展中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電子商務;實踐課;教學改革
1 電子商務的產生及發展
目前,信息網絡化的互聯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2008年6月底,中國上網的人數達到了2.53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 2012年07月19日發布了《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2012年上半年網民增量為2450萬,普及率提升1.6個百分點。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嶄新的企業經營方式產生了。電子商務就是在互聯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在線電子支付及有關方的網絡服務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絡經濟規模越來越龐大,由2003年的49.2億元,到2010年已經增長了30倍,2014年將達到7753億元。互聯網經濟5倍于GDP增速,團購爆發以1170.5%的增速發展。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延續2010年高速增長的態勢,并且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穩步增長,進一步帶動了網購市場的快速發展。艾瑞咨詢最近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7735.6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3%;同時,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將達到1.87億人,在寬帶網民中的滲透率為41.6%。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淘寶網最新消息,截止2012年11月11到12日凌晨0點,淘寶網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以全網總銷售額191億元結束。其中,天貓銷售額132億元,淘寶銷售額59億元。
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增城本土的中等職業教育機構,應把握先機,與企業聯手,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水平,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從而達到服務地方經濟,提升中職教育吸引力的目標。中職學校是培養電子商務技能型應用人才的搖籃,但面對電子商務這樣一個新型交叉學科,理論體系尚不完整、實際運作還在不斷的摸索與發展,實踐教育則變得尤為重要。怎樣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接觸實踐,培養出企業歡迎、行業適用的電子商務人才,是當前擺在電子商務教師面前的艱巨任務。電子商務專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本專業學生與社會需求不對接、企業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不滿意等日益暴露的問題,讓我們不得不分析這個專業實踐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 電子商務實踐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于主要面向社會基層業務處理部門提供專業操作人才的中職學校,在電子商務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中,面臨著以下問題:
2.1 實踐課環節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實踐課程包括:課程實驗或實習、畢業實習兩部分。對于課程實驗或實習主要是針對某一門具體課程的,缺乏系統性訓練。而畢業實習由于受到就業壓力的影響,學生往往是作為找工作的一個機會,并沒有真正把綜合性的實習落到實處。基于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對實踐環節的重視不夠,實踐效果并不理想。對于電子商務課程的實踐來說,雖然在課程實驗中,學生們學會了操作德意和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實驗軟件,但都局限于本地局域網的應用,學生對開放的Internet上的電子商務并沒有很深廣的認識和理解。
2.2 實踐內容單調、缺乏一體化企業流程的整合
在中職學校開設的《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網絡營銷》等課程中,實踐的內容只局限于在客戶端的操作應用訓練、服務器端,企業的供產銷等一體化流程并沒有得到充公體現。即使是不同的課程,也只是把原來用手工完成的工作改成了用鼠標指點的操作而已,學生缺乏對整個企業的流程和管理思想的把握和理解。這些僅僅通過實驗室是很難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也就實現不了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
2.3 雙師型教師不足、實踐訓練針對性不強
電子商務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各中職學校的理論教學都十分重視,教師的理論水平也比較高,但實踐操作環節比較薄弱,雙師型教師數量較少。不少教師缺乏在企業工作的實際經驗,一些師資培訓也脫離了實踐。例如,今年廣東省舉辦了“職業教育師資省級培訓”,這個培訓對電子商務專業教師進行了為期15天培訓,目的是提高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雖然參加這個培訓的教師最后都考取了高級證,但這個培訓沒有真正增加教師的實際經驗。因為這個培訓還是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操作,只是讓教師學會使用考證的軟件和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這會使教師在教學中對實際的電子商務開展情況缺乏第一手的資料,難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實踐訓練活動,往往只會紙上談兵,泛泛而談,達不到應有的實踐訓練目的。
3 電子商務實踐課教學的措施與對策
雖然電子商務的實踐教學模式有很多種,一般中職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會采用這些模式:企業作為學校的實訓基地、訂單培養模式、實訓室共建等,但這些模式越來越凸顯出兩個具有共性的問題:一是企業的積極性不高;二是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共建實訓基地、頂崗實習等淺層次階段,校企雙方在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合作等領域的全方位、多層面、深層次的合作還比較少。
基于以上所說的不足及電子商務的專業特點,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搭建校園電子商務實踐平臺。這種做法就是“校網商城”模式。
3.1 校園網上商城的教學優勢
相對現行的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模式,校園電子商務實踐平臺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優勢。對學生來說,由于校園網的普及,在校學生已經成為網絡使用率、網絡覆蓋率最高的人群之一。結合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實際,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融入到電子商務的環境當中去,這對提高學生電子商務的實踐操作能力,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都是很有好處的。而且如果搭建了校園電子商務平臺,無論是在搭建過程中,還是搭建成功后的電子商務平臺都能提供如平臺搭建、平臺維護、物流配送等多個項目實踐崗位,充分讓學生實習操作,熟悉網商城網站實訓平臺前臺、后臺主要功能模塊的操作。特別是可以為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社會,參加社會實踐。對教師來說,在整個校園電子商務實踐平臺的建設過程中。相關教師可以全程參與,對整個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實施,運行管理和維護都有十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可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提高師資實踐水平。對學校來說,通過構建校園電子商務實踐項目,有助于推動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模式的深入發展,為學生畢業實習和就業提供工作崗位。
3.2 實現途徑
校園網上商城的應用模式首先由學校或校企合作開發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網上商城系統,學生在商城中可以開設店鋪、拍賣或購買商品。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店鋪注冊、市場調研、商品采購、價格制定、市場推廣、物流配送、財務核算等工作。同時組建由學生組成的網上商城管理機構,完成店鋪審批、信用評價等管理工作以及商城系統、網絡系統的維護工作,并根據商家與消費者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商城的經營方針與經營策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搭建校園的實踐平臺就是實行校內實訓資源的優化重組,加大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引入市場機制,依托專業開辦經濟實體(如校網商城)。
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環節:熟悉校網商城網站實訓平臺
首先讓學生了解校網商城實訓平臺、實訓室組成,掌握校網商城網站實訓平臺前臺、后臺主要功能模塊的操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實地考查,現場體驗,同時通過課前準備好的上機實訓,讓學生通過上機操作掌握軟件各模塊的操作。
第二環節:商品管理
網站交易要使自己的商品吸引顧客,管理好自己的商品是網上交易的第一步。學生掌握商品拍照、圖片美化與商品發布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這個環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商品拍照技巧、圖片美化基本方法、商品描述技巧及商品定價基本方法及商品發布操作。
教師的教學策略是先讓學生分組,這時教師需在課前準備好各種類型的成功的商品的圖片和介紹,讓學生先學會模仿,然后老師再從不同的角度去啟發學生進行自己的創意設計。在本模塊,教師首先就提出一個任務,每位學生必須將自己的店鋪開起來,按照淘寶網開店的要求,讓學生在完成自己的店鋪的實訓過程中,不斷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到按要求完成老師的任務。
第三環節:網站促銷
與傳統營銷一樣,網絡營銷也需要開展各種促銷活動。對于任何一個營銷人員,了解市場需求、分析目標客戶、站點推廣、加強宣傳,樹立網上品牌形象,是開展網絡營銷成功的關鍵。這個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網上信息發布方法、市場調查基本程序和方法、網站推廣和基本促銷策略。
這個環節的要求:首先讓學生登錄到Internet網站,針對自己發布的商品下載三則關于自己的商品的圖片、商品描述、廣告及商品描述信息。然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市場調查商品的網下價格、網下促銷策略。在課堂上再讓學生登錄校網商城網站,每人針對自己發布的商品發布一條商品信息、一則促銷廣告、寫出一條促銷策略。每人針對校網商城的運作,設計一份調查問卷、面向全校師生作一次問卷調查。最后針對校網商城的運作情況,寫出一份校網商城促銷策略方案。
這個環節的教學策略是:教師使用啟發引導教學法,讓學生從模仿開始。職業中學的學生在營銷策劃方面往往不如該如何下手,所以讓學生從模仿別人的做法開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做很多準備和拓展,要想辦法如何引導學生上路。教師注意創設營銷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運作過程中去體驗。帶領學生深入市場如商場、士多店、批發市場等進行調查,或者開展“校網商城問卷調查”、“我為校網商城獻一計”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最后,教師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校園與市場相結,通過多種形式、多種課堂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第四環節:經營運作管理
學生學習了網上交易各環節基本操作方法之后,需讓學生了解企業電子商務是如何運作的,如企業崗位設置、賬簿登記、銷售結算方法等。
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校網商城崗位設置、崗位職責與銷售流程。掌握商品入庫、出庫、商品擺放、庫存管理及進銷存賬登記方法。掌握現金的收、發及保管工作、現金日記賬登記方法。掌握各崗位運作流程和技巧。掌握月末盤點與銷售結算操作。這個環節的要求是以實際的交易案例,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逐個崗位實訓;每位學生針對實際的案例,逐個崗位按流程獨立操作;每人配備一套實訓資料、設施,獨立完成每個崗位的運作。
這個環節的具體策略是策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教師引進企業運作方式,分組設崗按企業管理運作方式進行實訓。同時采用正式的賬表進行登記,增強實訓教學的規范性、運作過程的嚴謹性。這個環節最好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讓學生優生輔差,發揮小老師的幫帶作用。
第五環節:校網商城模擬交易
通過分小組、角色扮演方式,讓學生進行前臺訂購體驗、后臺經營運作管理,讓學生在交易的過程中掌握電子商務交易的具體流程、掌握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具體操作要求;讓學生在運作過程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每個環節的運作技巧。
教學策略是分小組、輪崗、角色扮演,按照企業運作方式進行。4人組成一個小組,分別設置訂單處理員、出庫員、送貨員、出納4個運作崗位。每個崗位設置2名主管,每個崗位10人左右。在實訓過程中,由各崗位的主管充分小老師,協助進行本崗位學生的輔導和實訓情況登記評價。
第六環節:校園網個人網上開店
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校園網個人網上開店模塊作為課外實踐和考核環節。要求每位學生自己在校園內進行個人網上開店,通過實際的鍛煉讓學生提高經營的技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以實際的銷售業績作為這門課的一個考核環節。具體做法是學生必須登錄校網商城網站軟件平臺的個人創業模塊。注冊賣家并開辦一個自己的網上商店,完成自己店鋪的搭建。每人自己尋找貨源,至少發布1件商品,完成商品的描述、發布,并制定一項可行的促銷策略。每人至少要賣出一件商品。
5 結束語
在校園電子商務實踐平臺中,以校園網為依托,借助學校的技術和營銷網絡體系,連接供貨商家、實物配送點,學生和教師。學校對整個平臺的運作進行宏觀管理和提供技術支持,商家提供各種商品和服務。消費者(老師或者學生)通過計算機,借助這個平臺去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點擊鼠標完成購物。這個信息通過網絡傳遞到網絡后臺管理者(學校商貿部),后臺管理者再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商家(校園超市)。商家準備商品并通過配送點(學生)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完成整個電子商務實踐項目的運作過程。
總之,同時學校應該積極探索、創新培訓方法,借助學校以及其他力量,打破單一的培訓模式。如此互利共贏地良性循環,使中職業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課保持旺盛的活力。
實踐證明,中職學校要培養出就業市場歡迎的電子商務人才,就必須是該專業的實踐課程多樣化,學校要勇于探索新的策略、新的教學方式,方能維持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轉變。
參考文獻
[1]宋文官.電子商務實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焦華,謝朝東.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187-190.
[3]李建.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探討[J].成功:教育,2008(3).
[4]李巨文.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7,9(1):97-100,110.
[5]劉守義.我國高職教育產學合作教育模式分析[J].職業與教育,2006(11):3-5.
[6]張煉.產學研合作教育的理論問題以及在我國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2(34):21-25.
[7]孟學英.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規范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7(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