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城市人行道作為居民出行基本通道,是基礎設施和環境的載體。文章主要針對城市人行道基本現狀和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議,提高對人行道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快整體改造和相應配套設施的建設,從而提升人行道的品位。
關鍵詞:人行道;主要問題;控制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路網的功能得到完善,以往“以車為本”的道路建設逐漸被“以人為本”的觀點所替代。因此,人行道的功能已不再單純為用于行人通行,更多的是成為城市建設的標志。但是,目前人行道的設計、利用、維護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不僅沒有體現基本的人性關懷,更是連最基礎的功能也未有效地發揮。
1 人行道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人行道寬度設計的問題
人行道的寬度如果過窄,通行能力太差,非機動車道甚至機動車道必被行人所擠占,從而導致交通混亂,城市的建設也無從可說。相反,過寬的人行道,不僅浪費了城市的寸土寸金,更是為雜亂的占道經營、亂停亂放提供了條件。因此,在人行道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人行道的寬度問題,根據人流量的多少及其他的需要設置不同的人行道寬度。
1.2 人行道違章停車的問題
經濟的增長帶動機動車輛的大量增加,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機動車亂停亂放占用人行道的問題經常發生。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城市建設的同時無法提供足量的停車位,但最主要的還是駕車人的認識問題,對于這種占道行為認識不夠深,未能意識到這是一個違法問題。或者存在僥幸心理,為了方便個人一時,而不再考慮基本公共道德。針對此類棘手問題,盡管城市管理人員加班加點巡查并張貼告知書,交巡警員不斷地開具罰單,甚至鎖車拖車,但只是治標不治本,未能從源頭解決問題。
1.3 人行道障礙的問題
人行道障礙的問題主要是些不必要的塊狀物所造成的。主要以花壇、街頭小景、信箱、電話亭、報亭、廢物箱、廣告牌等為主,其占地近似大小見表1[2]。
人行道上的此類障礙又是公共建設中所必須的,因此只能以最大可能改變或消除障礙,而不是單一的移除來解決。具體操作中,可以盡量刪減不必要的標示,減少必要設施的大小,嚴格控制施工作業時必不可少的廣告宣傳牌和告示,重新規劃管理各種光纖管道,移除人行道上豎立線桿,改從地下拉牽線路,不批準單位和個人豎牌立桿。
1.4 缺乏人性化設計的問題
人行道的設計首先要保證優秀的質量,滿足行人出行的基本需要。另外也在于讓行人的安全、舒適得到保障。對于人行道的設計施工,必須將人的主觀感受放在第一位,再綜合考慮其他各種因素。對于一個城市來說,人行道是城市的一部分,更是城市的基礎設施和環境的重要載體。因此,在人行道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人行道的人性化問題,積極選用新的材料,新的技術,改變人行道輔助交通的地位。
2 人行道主要問題的控制措施
2.1 合理設置人行道寬度
人行道的寬度以人行道凈寬來決定,人行道凈寬即單個人僅用于步行的那部分寬度。人行道的最小凈寬即是指滿足單人所需要的最大靜態空間需求,文獻表明此寬度即在單個行人肩挑兩重物情況下,所需要滿足的最小的通過凈寬[1],《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中明確提出人行道的最小寬度不得小于1.5米。另外,行人在人行道上的行走狀態不可預見,或許會出現順行、逆行、并行等多種情況,因此,人行道寬度的設計僅僅滿足凈寬是不合適的,而需要根據具體的實際設置科學合理的人行道寬度。
2.2 集體聯動解決違章停車
為創造和諧社會,利用好人行道的交通功能,盡可能的消除違章停車的頑疾,需要從上到下集體聯動。第一,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鼓勵居民綠色出行,降低城市道路的私家車容量;第二,全面排查統計現有的停車泊位數,摸清停車資源,對各道路、住宅小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專營性停車場位數進行統計,與此同時,政府也要想盡方法通過修建多功能停車庫、地下停車場、立交橋下空間改建等方式挖掘一切可能性建造停車位;第三,降低停車收費標準,為開車出行人員提供更優惠便捷的條件;第四,設置不準占道停車的明顯標志。另外,還可選用多種強制性的工程措施,采用物理隔離設施來解決違章停車的問題,例如抬高人行道板與慢車道的高度差,設置花壇或加栽花灌木,設置鋼管警示樁,醒目的欄桿或石墩,提高道路側石的高度等。
2.3 努力完善人行道基本設施
人行道作為滿足行人出行的需求,其基本功能需要得到百分之百確切的保障。人行道基本設施包括亮燈工程和路磚鋪設。目前,大多數的城市街區在人行道兩側缺少亮燈工程設施,或者無法正常照明,只是形同虛設。因此,選擇合適的照明燈具,及時維護亮燈工程公共設施,才能方便行人看清道上及道邊物體,才能真正服務人民,給城市人民帶來安全感。而在路磚鋪設方面,不僅要求路轉整整齊齊的緊貼地面,盡量做到不積水、不濺水、不打滑,還要保證各居民區或者路口與人行道結合處擁有拉緩式斜坡,方便行人、嬰兒車、輪椅車的自由通行,不再出現被步級絆倒的現象。
2.4 改變人行道單調的色彩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對于城市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行道作為城市道路中的重要設計,已經不僅僅是提供一個行走環境或者是道路的輔助設施,更是提高城市道路的商業文化、生態價值的重要途徑。以往人行道只是單一的樣式和色彩,但是為了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這種灰色面貌應該及時更改。可以嘗試采用25*25厘米的彩色光面或原色素面的水泥質地的小型方塊磚來代替原始的素面大方塊磚,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對于休閑地區可選用色彩亮麗的路轉;亦可拼砌更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或文字,充分展現城市的魅力。
3 結束語
人行道的發展在城市建設中被賦予了更新的內涵,其功能不僅用于疏導城市交通、營造城市景觀,更是成為展現一個城市新面貌的基礎設施。在人行道的建設過程中,要及時總結其他國家人行道施工中的技術要點,并因地制宜地結合城市自身特點,不斷探索研究與實踐,尋找出適合自身城市特色的人行道交通網絡。
參考文獻
[1]中國公路學會.交通工程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薛明.談談城市道路中人行道寬度問題[J].上海公路,1999(1):14-16.
作者簡介:何強(1979-),男,重慶巴南區人,主要從事市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