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以三個事故為對象,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對照GB 16899-201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和TSG T7005-2012《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提出安全乘坐自動扶梯的幾點注意事項。
關鍵詞:自動扶梯;防夾裝置;安全乘
伴隨著中國的城市化建設,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高鐵四通八達,商場隨處可見。而這些建筑之中,都不乏自動扶梯的身影。自動扶梯作為一種連續循環的輸送機械,有著輸送能力大、當停車時可以作為普通扶梯的優點,所以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但是作為一種運輸機械,自動扶梯的危險性缺常常被人忽視。本文將通過幾個案例,來分析如何安全的乘坐電梯。
1 事故案例
案例一:上海的張女士周末攜5歲幼子到商場購物,期間乘坐商場自動扶梯時,兒子的腳破電梯側邊夾住大腳趾,致使指蓋完全脫落。事后查看自動扶梯,發現扶梯兩側圍裙板上未安裝防夾裝置,且扶梯口的警示標志不明顯,扶梯兩邊的夾縫也大小不一,存在安全隱患。
案例二:一名13歲的女孩跟隨母親到衡陽市一商場購物,在搭乘商場自動扶梯時,彎腰撿拾掉落物品的剎那間,左耳被卷進扶梯的橡膠扶手帶中。母親趕緊抱住女孩,女孩左耳瞬間被撕裂。事后記者來到事發商場自動扶梯處,發現仍有不少小孩在自動扶梯旁逗留玩耍,但是沒有大人看護。
案例三:山東東營市一對夫妻帶著一歲八個月的女兒去超市購物。在乘坐自動扶梯時,母親在后面,父親陪著女兒在前面。當自動扶梯從二樓快到三樓時,女兒摔倒在扶梯上,雙手插到扶梯里面。當時扶梯快要到頂了,女兒的手去卻拔不出來。父親在情急之下將女兒拽了起來,卻發現女兒的手指被夾斷,無法接上,失去了右手小拇指。
2 事故原因分析
從案例一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當時至少有3處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一是自動扶梯入口處的警示標志不明顯,二是扶梯梯級同圍裙板的間隙過大,三是扶梯兩側的圍裙板上未安裝防夾裝置。
從案例二的描述中,可以發現導致女孩的左耳被卷進橡膠扶手帶的原因是扶手帶同扶手支架的間隙過大。而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小孩在扶梯旁玩耍,卻沒有監護人或者工作人員看護。
而造成案例三中的慘劇,有很大原因是小女孩的父親沒有在乘坐自動扶梯時沒有扶住小女孩,致使小女孩摔倒在扶梯上。
3 標準及安全規范要求
通過案例的分析發現了不少安全隱患,那我們來看看中國國家標準是如何要求的。GB 16899-201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是中國的扶梯國家標準,其目的是給出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安全要求,以保護在安裝、運行、維修和檢查工作期間的人員和物體。TSG T7005-2012《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發布的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安全檢驗規則。
GB16899-2011 7.2.1.1通則所有的標志、說明和使用須知應由經久耐用的材料制成,設置在醒目的位置,并且采用中文書寫(必要時同時使用幾種文字),字體應清晰、工整。
GB16899-2011 7.2.1.2.1 下列指令標志和禁止標志應設置在入口附近:
a)“小孩必須拉住”(見圖1);
b)“寵物必須抱著”(見圖2);
c)“握住扶手帶” (見圖3);
d)“禁止使用手推車” (見圖4)。
根據需要,可增加標志,例如:“不準運輸笨重物品”和“赤腳著不準使用”
對于圍裙板與梯級之間的間隙,TSG T7005-2012有如下要求:
(1) 梯級、踏板或膠帶與圍裙板間隙B
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圍裙板設置在梯級、踏板或膠帶的兩側,任何一側的水平間隙不應大于4mm,并且兩側對稱位置處的間隙總和不應大于7mm。
同時,TSG T7005-2012也有如下要求:
(2) 防夾裝置 C
在自動扶梯的圍裙板上應當裝設圍裙板防夾裝置。
針對扶手帶同扶手支架的間隙,TSG T7005-2012有如下要求:
(3) 扶手帶 C
扶手帶開口處與導軌或扶手支架之間的距離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允許超過8mm。
5 結束語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于案例中的安全隱患,國家標準和安全規范里面都有明確的要求。由于自動扶梯的使用單位、維保單位以及乘坐人員的安全意識不高,對安全不夠重視,才釀成的慘劇。從這些慘劇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安全使用自動扶梯的注意事項:
5.1 乘坐自動扶梯前,要注意鞋帶和衣裙下擺,避免在自動扶梯運行時掛拽到鞋帶衣裙。
5.2 乘坐自動扶梯時,握住扶手帶,面朝自動扶梯運行方向,不要隨意上下走動。不要將身體靠在扶手上。
5.3 離開自動扶梯時,要特別注意腳下的梳齒板,不要讓鞋帶、衣裙、褲腳等卡在梳齒板與梯級之間。
5.4 帶小孩的父母在乘坐自動扶梯時,應注意看護好孩子,不要讓小孩在自動扶梯上逆行、攀爬、走動、玩耍,不要蹲坐在梯級踏板上。嚴禁小孩在沒有成人拉扶的情況下單獨乘坐自動扶梯。
只要我們乘坐自動扶梯時,能夠提高安全意識,遵守安全提示,那么,自動扶梯仍然是一個方便、快捷的運輸工具。
參考文獻
[1]GB 16899-201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S].
[2]TSG T7005-2012.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S].
[3]毛懷新.電梯與自動扶梯技術檢驗[M]北京:學院出版社,2001,3.
作者簡介:李寅(1986,3-),男,湖北,職稱:本科,研究方向:特種設備安全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