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是提高地方國企市場化、專業化程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從現實出發,客觀分析地方市屬國企科技創新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國企;改革;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6-0010-02
為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市屬國企要以市場化、專業化為導向,加快科技創新。要圍繞主業,沿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配置創新資源,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充分利用城市科教資源優勢,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創新,增強協同創新能力;要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力度,建立激勵與容錯機制;要積極申報各類科研成果和項目,爭取政策資金扶持,切實提高國企的科技創新實力。
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萍紕撔驴梢员环殖扇N類型: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或知識創新是提出新觀點(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現和新假設)的科學研究活動,并涵蓋開辟新的研究領域、以新的視角來重新認識已知事物等。原創性的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結合在一起,使人類知識系統不斷豐富和完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產品不斷更新。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引領的管理創新作為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科技創新的主題,是當今時代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知識、新藝術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電子信息或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現和新假設的集成。
一、地方國企科技創新工作現狀
近三年來,南京市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逐年遞增,到2013年達到1.54%。政府財政安排的科技專項資金也每年增加,先后有企業被評為省、市級創新型企業。在開展協調創新方面,市屬企業中已建立產學研機構12戶,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各級企業技術中心近10個。近三年來,共培養、引進和聘用各類科技創新型人才近千人,累計承擔實施省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近百項,取得技術專利多項。
二、市屬國企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
南京市國企科技創新中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資金壓力大。南京市國有企業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2013年達到1.5%,提前二年實現了全市目標。但隨著國內經濟減速,內外需不振,成本壓力增加,企業經營狀況變差,增加研發投入的壓力很大。二是人才壓力大。南京市國企近三年引進及內部培養的科技創新人才近千人,《江蘇省“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提出:2015年全省每萬人擁有人才1 400人。對照目標及企業研發人才短缺的現實,南京市國企的壓力較大。三是缺少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南京市國企中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企業較少,與國企在全市經濟總量中的地位不匹配。
三、地方國企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的思路
(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1.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市屬國有企業要采取自建、合作共建、集團組建、并購收購等方式建立研發機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對現有研發機構進行升級,爭創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2.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市屬國企要以自有資源或引入社會資本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積極參與全市培育高新技術后備企業“造林工程”。
3.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競爭性國企圍繞主業加大投資,在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綠色建筑等領域進行科技研發和工藝創新,突破關鍵技術,掌握核心知識產權,加快轉型升級。功能性國企在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項目建設等領域積極開展工法創新、施工工藝創新,以“首購首用”的方式加大創新技術及科技創新產品的使用。鼓勵公共服務類企業在水、電、氣、公共交通等領域積極開展降本增效,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提升服務水平。
4.積累自主知識產權。市屬國企要大力開展技術標準研究,積極申報知識產權,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產業化推廣力度。其中,安居集團完成住宅產業化標準體系建設,并在市保障房建設領域率先實施,同時爭創國家住房產業化示范項目。河西集團完成低碳生態智慧城市建設標準體系建立,在新區建設中復制推廣。市屬國企要主動申報知識產權,并以合資合作的方式進行知識產權的產業化轉化,并培育出一批國內外知名的自主品牌。
(二)鼓勵開展協同創新
1.鼓勵開展產學研合作。鼓勵市屬國企作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展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創新合作。企業可以共建方式設立各類產業技術研發平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軌道交通、現代服務業等集團主業的前瞻研究、應用研究、集成研究;共同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吸引高端人才進站科技攻關和創新創業;支持企業申報產學研協同創新專項計劃,爭取科研資金支持。
2.加快創新載體建設。市屬國企要加快科技創新載體(包括孵化器、加速器、中試用房等)建設,并在載體內配建公共技術測試或研發平臺,廣泛吸引社會創新元素,形成產業創新集聚效應。創新載體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突出專業特色。
3.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市屬國企可采取風險投資、夾層投資、擔保合作、重組并購、項目合作、首購首用、入園孵化等方式支持全市中小企業科技創新。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引進培育創新人才。市屬國企要加大引進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力度,對特殊人才可按照市場化標準支付薪酬。對通過產學研合作項目引入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可參照“科技九條”落實相關政策。對科技創業人才利用職務發明成果在市屬國企投資的創新載體內創業并實施轉化的,也可以參照“科技九條”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引進人才的同時,結合“紫金人才計劃”大力培育內部人才,建立包括股權激勵等在內的長效薪酬激勵體系。
參考文獻:
[1] 市政府科技創新八項政策[Z].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2011.
[2] 盧展工.以三個提升加強科技創新[J].領導決策信息,2011,(14).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