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隨機前沿法從制造力方面分析步長藥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對隨機前沿生產函數參數估計與結果進行分析,并從原材料質量,原材料價格,生產設備先進程度,制造工藝及技術及制造管理體系等方面對技術效率損失進行討論。
關鍵詞:技術效率;核心競爭力;SFA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6-0016-03
一、步長藥業競爭力研究背景
步長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28日,是一家集醫藥研究、生產、銷售和診療服務、教育為一體的國內知名高科技健康產業公司,擁有員工萬余人。總部位于西安,在北京、上海、廣東設有分公司,分支機構遍布中國主要省份。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建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團隊,擁有十個事業部、兩家醫藥研究院、十家藥廠、一所大學、兩家醫院,銷售網絡交叉覆蓋全國1.5萬個醫院和13萬零售藥店。
本研究是橫向課題陜西步長藥業發展戰略分析的階段性成果,對步長藥業核心競爭力的分析主要從制造力、營銷力、研發力和品牌力四個方面進行,本文主要探討制造力。
二、模型構建與變量說明
隨機前沿分析方法最早由Farrel 在1957 年提出,隨后得到了眾多學者的發展。通常認為,Meeusen and van den Broeck(1977)、Aigner et al.(1977)和Battese and Corra(1977)三篇論文的發表標志著隨機前沿技術的誕生。在早期的研究中,隨機前沿分析主要應用于橫截面數據,Kumb hakar et al.(1991)和Battese and Coelli(1995)等將其發展應用于面板數據[1]。本文對于步長藥業核心競爭力的分析所采用的數據也是面板數據。
(2)式中,X jit 表示影響生產單位i 的技術效率的第j 個變量,δ0 為常數項。δj是待估參數,其取值反映了變量j 對技術效率的影響程度,負的取值表示變量j 對技術效率存在正的影響,正的取值表示變量j 對技術效率存在負的影響。(1)式中Yit表示第i個決策單元的總營業收入,W總費用,包括原材料費,機械作業費,燃料動力費,技術服務費,工具材料費,修理維護費等6種直接費用以及固定資產折舊費,保險費,管理費,財務費和銷售費等5種間接費用,L為單位產量上投入的人力成本,C為政策相關影響的成本。
三、模型中主要變量的統計分析
(一)隨機生產前沿模型中變量的統計分析
對天津、陜西和山東步長藥業生產在2008—2012年5年中數據生產函數主要變量的統計分析(如下頁表1所示):
從下頁表1可以看出,步長藥業的天津、陜西和山東的生產函數中,通過主要變量的統計分析可以發現,變異系數最大的是L,單位利潤上投入的營銷人力成本的變化幅度是最大的,變異系數最小的是Y,說明在2008—2012年這五年中,上述三地的產品生產還是比較穩定的,對于政策影響的比較分析發現,雖然中藥注射液國家政策保守,但近五年政策對步長藥業制造力的影響不大。
(二)技術效率損失函數的變量說明和統計分析
影響制藥企業生產技術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考慮人為的、可控制的因素,包括制藥企業生產條件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具體如下:原材料質量(RMQ),例如膠囊等原材料采購標準是否優與競爭對手;原材料價格(RMP),例如自由基地種植成本與競爭對手相比是否具備優勢;生產設備先進程度(MF),例如生產設備是否在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或領先競爭對手;制造工藝及技術(TS),例如生產同樣的產品是否比競爭對手具有更高的效率或具有獨特的制造工藝競爭對手無法復制;制造管理體系及標準(MM),例如產品管控標準是否高于國家標準或同業標準。對以上變量的說明(見表2)。
四、隨機前沿生產函數參數估計與結果分析
本文采用隨機前沿分析軟件Frontier 4.1 對上述生產函數進行分析,參數的估計結構(見表3)。
從上頁表3中各參數估計的結果來看,在步長藥業天津,陜西和山東樣本生產的前沿生產函數中,總費用(W)與步長產量在1%的水平在顯著相關;政策相關成本(C)與步長藥業產量也在5%的水平下顯著相關;單位產量上投入的人力成本與產量之間的相關性不是很顯著,可見單純依靠增加人力的投入并不能使藥品產量提高很多。技術無效項在模型1下為0.52,在模型2,3,4的值分別為0.53,0.54和0.56,并且在1%的統計水平下通過了t檢驗,說明復合擾動項的變異一半來源于U,即技術非效率,平均46.2%的部分來自于統計誤差等其他外部影響。這可能與國家政策和中藥制藥企業發展演變有關,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用Frontier 4.1軟件給出的技術效率損失函數的估計值(見表4):
從上表可以看出,制造工藝及技術(TS)和生產設備先進程度(MF)的系數為正,并且都在5%的水平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制造技術和設備的投入對步長藥業的技術效率有相當的正面影響;原材料質量(RMQ)的系數為正,且在1%的水平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上述三個地區的生產中原材料相對于同規模醫藥企業來說具有競爭力;原材料價格(RMP)的系數為負,且通過了5%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說明步長醫藥生產的技術效率受到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制造管理體系及標準(MM)為負,說明步長藥業產品管控標準相對于國家標準或同業標準還有待提高。本文樣本地區五年平均的技術效率為63.8%,還有相當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 Battese,G.E.and Codlli,T.J.: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production frontier for Panel Data,EmpiricalEconomics,20:325-332,1995.
[2] 張天懿.現代農業中種植業技術進步的隨機前沿分析[J].生態經濟,2012,(5):128.
[3] 張天懿.天津農業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博士論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