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高校已成為當今中國高等教育一支重要力量,在加強文化知識培養的同時,也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西安歐亞學院作為民辦高校的佼佼者,一直致力于學生實踐和創業能力的培養。西安歐亞學院大學生青蘋果創業基地自2011年運行以來受到院方以及陜西省創業促進會等各方的廣泛關注。而大學生創業在管理和運營上普遍受到了觀念、資金、政策制度、社會經驗等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就目前西安歐亞學院大學生青蘋果創業基地的實踐現狀,分析歐亞學院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西安歐亞學院;大學生創業;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6-0059-02
一、西安歐亞學院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一)校方大力支持
當下,許多在校大學生懷著年輕的熱情參與到創業當中。而在實踐過程中,許多大學生由于資金缺乏,缺乏完備的創業知識。許多創業的想法還未投入市場就已經胎死腹中。歐亞學院針對當下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在2011年由管理學院成立的創業青蘋果工作室,開設創業管理輔修專業,使學生可以在學習自己本專業的同時還可以系統地學習創業知識,為自己的實踐打下理論基礎。同時,歐亞學院管理學院還免費為學生提供格子鋪,供學生將課堂所學及時地運用與實踐,并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創業者缺乏創新意識且經營結構單一
在西安歐亞學院校園里,學生創業者經營項目從眾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創新意識。從格子鋪經營情況了解到,目前歐亞學院在校學生創業主要范圍為小飾品和零食經營。除去格子鋪,同在商業街的小飾品經營店還有四家,零食商鋪四家。小零食和小飾品經營是學生創業的“熱門”項目,眾多經營者隨大流或者跟隨的興趣,忽視市場的需求,鮮有學生創業者做新的項目。而經營者的貨源普遍來自淘寶或其他商務平臺,通過中間差價來獲取利潤。這樣就形成了激烈的競爭,長期以往下去,難免步履維艱。
(三)創業者缺乏正確的市場判斷
許多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前期,由于缺乏知識和對市場的正確判斷。往往聽風就是雨,許多創業者是在聽了同學或者前輩的三言兩語。自己缺乏正確的判斷和對于市場的考察,頭腦一熱便匆匆開始創業,這些創業者在之前沒有意識到缺乏認真的思考而付諸行動會帶來什么后果。而這樣的現象,在歐亞學院學生創業者里廣泛存在。
二、西安歐亞學院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意識缺乏
創業意識包括與創業有關的需要動機、需要、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創業動機是創業者進行創業活動和對奮斗目標的堅持的動力。由于中國學生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要求還局限在學習成績上面。甚至,許多剛入學的新生的觀念還停留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目前隨著高校加強對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學習,雖然自主擇業的觀念已經深入眾多大學生的心里,但是,自主創業的的想法還未深入大學生的觀念里。一部分懷有創業夢想的學生創業觀還不太成熟,另外一部分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則是因為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而無奈選擇創業。總的來說,歐亞學院大學生還是普遍缺乏創業意識。
(二)創業能力薄弱
創業能力包括的是方法能力,綜合性能力,社會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方法能力指的是大學生在創業工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例如創新性思維的能力,積極學習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能力包括人際交往、公共關系、協商談判和組織社會活動能力。綜合性能力包括挖掘機會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適應駕馭變化、決策和用人等方面的能力。經營管理能力是指為了實現經營目標,對所從事的創業活動實施計劃、協調組織、監督指揮的能力。大多數在校大學生由于缺乏閱歷,缺乏實踐和知識的積淀。于是創業能力方面顯得比較薄弱,他們缺乏把知識有效的轉化為能力,同時缺乏方方面面的實踐和鍛煉,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自主創業的要求。
(三)創業資金缺乏
目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首道難關便是籌措啟動資金。當前大學生創業者的首筆資金主要有以下來源:一是父母支持。這種創業者往往是來自家庭殷實的大學生,父母愿意支持孩子的事業或者愿意花錢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而極少在乎是否能帶來實際收益。如廣東商學院的陳校因為有了父母幾十萬的前期財力支持而研發了中文博客引擎。二是向親戚朋友借款。該類大學生創業者一般存在于小型的借款和創業項目當中。三是進行商業貸款,中國目前個人商業貸款主要包括質押貸款、存單貸款、第三方擔保等形式,而這種籌措資金的渠道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遙不可及的,鮮有學生采取商業貸款進行自己的啟動資金的籌措。四是吸引風險投資,由于風險投資人對于大學生創業者的各方面能力的質疑,于是想要成功吸引風險投資人,實非易事。
(四)創業知識儲備不足
創業知識包括專業知識、職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綜合性知識。專業、職業知識是指從事某一專業或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知識,一般是與專業、職業能力結合在一起發揮作用的。經營管理知識是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必須具備的知識。綜合性知識是發揮社會關系運籌作用的多種知識,包括政策、法律、工商、稅務、保險、人際交往和公共事關系等各方面的知識。調查格子鋪經營主人中發現,許多學生創業者沒有經過系統全面的創業知識的培訓。甚至連成本核算、財務報表以及基本的政策法規也不太清楚。
(五)創業政策了解不足
許多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是閉門造車,憑借著自己的單薄的知識儲備和過往經驗以及前輩們的口耳相傳分析得出自己的創業項目。不去了解實時的政策法規以及政策支持,因此錯過了許多政策上的扶持。甚至由于缺乏對行業政策的了解而導致項目剛啟動就面臨夭折。
三、解決西安歐亞學院學生創業問題的對策
(一)充分認識市場,積累創業經驗
大學生創業者所表現的經驗不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專業經驗不足。創業所要涉及的專業知識不僅僅是所涉足行業的知識技能,同時還涉及到工商、金融、稅務、法律、管理、物流等各專業,而這些知識技能是大學生無法在短期獲取的。其次,人際經驗不足。大學生自主創業需要處理團隊內部與外部人際關系的協調與溝通,只有在人際和諧的環境下,才能更好地將工作進行下去。內部人際關系在沒有直接利益沖突情況下較易處理,而一旦涉及利益沖突,處理起來往往較為困難。外部人際關系主要指與客戶、供應商、政府、社會其他相關機構,這些社會關系處理起來對于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就更為困難。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努力學習自身專業知識,還要多了解專業之外的像管理、財務、法律等知識為自己畢業之后的創業做好鋪墊。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或社會活動,爭取在團體中謀得管理職位,通過眾多的集體活動,努力提升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積累自己的人脈關系,為日后的創業做準備。很多大學生創業僅憑心血來潮,沒有對市場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對資金、項目、人才評價不足,對客觀經濟規律還吃不透的情況下,就匆匆投入創業。特別是不知道如何解決“創業”資金。
(二)進行創業實踐,注重能力提升
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應該在創業意識萌發之時開始進行。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是學習創業知識的最好途徑。間接性的創業實踐學習可以借助于學校舉辦的某些課程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擬或創業類比賽來完成。例如積極參加校內外舉辦的各類大學生創業大賽、設計大賽等。通過分析了解知名企業家成長經歷、知名企業經營案例進行案例分析并得出結論用于實踐。還可通過課余、假期在外的兼職打工、校內經營、申請專利、試辦商標申請以及做一些小買賣等事項來完成;還可以通過舉辦創意項目活動、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等完成。創業實踐的機會廣泛存在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只要善于學習、勇于嘗試,總能找到實踐的機會。大學生創業者想要創業成功,只有良好的愿望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具備了創業意識、創業想法也只是為創業提供一個方向。要真正的實現自己的創業目標還是需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有過硬的本領。
(三)老師跟蹤指導,校方資金扶持
通過對格子鋪店主經營調查發現,許多大學生創業者在實踐過程中面臨一些非自身專業的問題的時候,會顯得無所適從。由于缺乏導師、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經常陷入這樣的難題。如果校方配備老師針對創業者進行跟蹤指導,進行專業積極的引導,而不是放任自流。那么創業者在初期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經營也會越走越遠。其次,學生創業往往會面臨的困難就是資金籌措,許多在校學生創業者未能實現其創業想法大部分也是因為資金的不足。校方可以通過審核其項目的可行性對該校在校學生創業者提供資金上的扶持。校方可成立專門的創業基金用于扶持學生,通過無息小額貸款,校方投資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可行性項目進行扶持。
四、總結
通過對西安歐亞學院商業街格子鋪大學生創業經營的現狀分析以及存在的問題所提出來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可以為已經投入創業實踐的學生提供分析,激發和引導有創業想法和熱情而未能實踐的在校學生,同時對于探討民辦高校學生創業也有積極作用。高校的創業基礎教育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歐亞學院通過開設創業管理輔修專業以及青蘋果創業實踐基地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夯實創業知識基礎,提升創業實踐能力,認清創業現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在社會創業的舞臺上,會涌現一批又一批創業成功的歐亞學子,流傳一個又一個歐亞學子創業的傳奇故事,進而提升民辦高等教育的社會認可度。
參考文獻:
[1] 陳春龍,楊敏.大學生創業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9.
[2] 李肖鳴,朱建新,鄭捷.大學生創業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0.
[3] 羅公利.大學生擇業與創業知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 鄭偉.大學生創業指導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9.
[5] 《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大學生創業手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8.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