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選擇中國股票市場幾個有代表性板塊的股票,并收集了它們諸如股價、成交量、成交金額、收益率等指標數據,以及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等一些經濟指標。利用這些數據建立面板數據模型,通過Eviews統計軟件分析中國股票市場作為經濟發展“晴雨表”的功能表現,以及這幾個板塊之間、同一板塊之間股票成交量與收益率指標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面板數據模型;股票;板塊效應;成交量;收益率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6-0129-05
緒論
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股票市場恰恰又是資本市場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中國必須要發展和完善像股票市場這樣的資本市場。經過這二十多年來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在2009年底就已經超越了日本,僅僅排名位居美國之后,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場。
一般的理論認為,在股票市場中,股票價格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信息的反應。成交量被稱為測量股票市場的溫度計。然而2013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芝加哥大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1]在1970年指出:如果市場是有效的,那么股票的成交量與股票的收益率并沒有關系。所以在以有效市場假說為前提背景的CAPM模型中,并沒有考慮到成交量的因素。那么成交量到底對于預測股市有沒有用呢?學術界爭論不休,后來陸陸續續又有各種新的理論出現,比如資產配置假說和信息不對稱假說。
本文選擇了中國股票市場幾個有代表性板塊的股票,并收集了它們的相關的指標和數據,比如股價、成交量、成交金額、收益率等等;還選擇了中國的一些經濟指標,比如國內生產總值(GDP)等。利用這些數據來建立面板數據模型,并且通過Eviews統計軟件分析了中國股票市場作為經濟發展“晴雨表”的功能表現,以及這幾個板塊之間、同一板塊之間股票成交量與收益率之間的關系,為投資者投資選股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一、面板數據模型
(一)面板數據概述
面板數據已經成為數據的主流記載形式,面板數據模型業已成為經濟數據研究的重要建模工具。關于面板數據模型的完整介紹可參見文獻[2]、[3]、[4]、[5]和[6],這里僅作簡單介紹。
面板數據是指在時間序列上取多個截面,在這些截面上同時選取觀測值所組成的一系列數據。面板數據從橫截面上看,是由一些個體在某一時刻構成的截面。面板數據從縱截面上看,是一個時間序列。面板數據模型是一種線性統計模型,它具有綜合分析橫截面數據和縱向數據的能力。利用面板數據模型可以解決樣本容量不足的難題,還可以估計一些難測算的因素對于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分析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
二、實證研究
(一)滬深兩市指數與國民生產總值GDP的面板數據模型
韓德宗、吳偉彪(2003) [7]利用多因素回歸模型分析了上證指數收益率與中國幾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關系,探討了中國股市是否可以作為中國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問題。沈波濤、林靜(2001)[8]表明了中國股市的弱“晴雨表”功效。本文旨在利用面板數據模型,分析滬深兩市年股票收盤指數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從一個側面探討中國股市是否具有作為中國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功能。
下頁表1收集了2002—2012年11年間滬深兩市年股票收盤指數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數據,這里GDP的增長率已經扣除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影響以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名義增長,為實際增長率。從表中可以明顯直觀地看出:GDP連年以穩定的速度增長,始終保持在百分之十左右。而滬深兩市指數的增長率卻起伏不定,波動明顯,并沒有與經濟增長的態勢相吻合,在十年中有五年的時間滬深兩市指數是呈下跌的走勢。所謂的股市的“晴雨表”功能是說,一個國家經濟的變化決定了其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股票市場的表現。與此同時,股票市場的表現也會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作用。但似乎中國股票市場并非如此,下面我們做深入的探討。
利用Eviews軟件,以股市收盤價作為解釋變量,GDP作為被解釋變量,建立面板數據模型。首先進行豪斯曼檢驗,確定是使用隨機影響模型還是固定影響模型。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顯然這句在國外流傳的話在中國還不能成立。中國股市的反常波動很可能是由于受到了市場以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與經濟走勢偏離的波動。盡管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入,但中國股市還不完全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自發產生的,市場還存在不少不足和問題。另外,不停變化的市場政策也可能在中國股市無法正確體現中國宏觀經濟周期的許多因素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多年了,股市已經是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需要股票市場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更好地為中國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服務。
(二)不同板塊股票成交量與收益率的面板數據模型
判定系數為0.604592,表示有60%的成交量變化可以由收益率的變化來決定,并且還是比較重要的決定因素。可以看出投資者追漲的情緒比較濃。因為散戶在信息方面的劣勢,較難判斷出股票的下一步走勢,往往只能等待行情起來后一段時間后才敢進入市場追漲。所以漲的比較好的股票,往往成交量也會放大。之前的結論說到成交量并不能很好解釋收益率。當股票上漲時,廣大投資者追漲之后引起成交量放大,結果卻并不一定是股票的繼續上漲,可能會下跌,所以投資者要謹慎分析,理性投資,不可盲目追漲。
結論
本文首先通過面板數據模型分析中國GDP變化量與股市指數變化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中國GDP變化量的26%可以由股市指數的變化來解釋,其他的74%由別的因素決定。這也論證了中國股市還無法正確體現中國的宏觀經濟周期,不具備“晴雨表”的功能。
本文進一步對股市的板塊效應進行了分析,探討了股票收益率與股票成交量的關系。分別選取不同板塊的5個股票建立面板數據模型,再選取同一板塊的5個股票建立面板數據模型,通過這兩個不同的模型,可以得出同一個結論,那就是股票的成交量總是與股票的月對數收益率正相關,這也就說明了股票的成交量是影響股票收益率的一個因素,但影響并不大。反過來用股票收益率來解釋成交量,判定系數卻比較高,說明收益率的增加會帶來成交量的放大,反映出廣大投資者追漲的情緒較濃。另外,面板數據模型的截距項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況。當選取銀行板塊的5個股票進行實驗時,發現樣本數據符合無個體影響的不變系數模型,說明個體之間具有很高的相似度。這個結果也反映了股市存在板塊效應,同一板塊的股票的同步性比較好。
參考文獻:
[1] Fama,Eugene (1970).“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ournal of Finance25(2):383-417.
[2] 白仲林.面板數據的計量經濟分析[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3] Hsiao C.Analysis of panel data[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4] Baltagi B.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M].Wiley,2008.
[5] 巴蒂H.巴爾塔基面板數據計量經濟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6] 張曉峒.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 使用指南[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7] 韓德宗,吳偉彪.中國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嗎?[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5):12.
[8] 沈波濤,林靜.中國股票市場弱“晴雨表”功效的解釋:IS—LM 模型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S1).
[9] 史美景.成交量對股票收益率波動的影響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5,(2):60-62.
[10] 佟孟華,仲卓.基于面板數據對中國股市價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6,(5):7-11.
[11] 賈利齋.面板數據模型及其對股票量價關系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