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現在高校大學生曠課日益突出的現象,從高校藝術學生入手,有針對性地對高校藝術學生曠課的現象,從學校、家庭、管理、社會等多方面分析,剖析該種現象的深層原因,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同時,根據問卷調查,得到相應的數據,做到對高校藝術學生逃課現象較為科學準確的分析。
關鍵詞:曠課;藝術學生;管理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6-0219-02
一、高校藝術學生曠課原因分析
1.學生方面的原因。大學生曠課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而高校中藝術學生的逃課更為頻繁。一些大學生認為考上大學,他們的人生目標就實現,對于今后有何發展,包括他們的職業規劃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而目前也有不少高中老師給學生灌輸的思想便是“高中緊一緊,大學松一松,高中睡眠少,大學補瞌睡”,這樣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極其容易完全放松下來,缺乏下一步的目標和計劃,失去上進心和求知欲,醉心于電腦游戲、睡懶覺、談戀愛。有的學生由于高考失利,或者由于缺乏對所學專業的充分認識,因此他們所學所選的專業或學校并非自己滿意,導致厭學情緒。
在生活上,高中雖然也有集體宿舍,但是在教室學習的時間占去絕大部分,作息時間也比較統一,區域性較強,地區差異和人文差異并不明顯。大學宿舍則是除教室外另一個重要場所,地方差異、個體差異也突顯出來,彼此相互適應便是考驗大學生的第一堂課。近年來,僅僅因為飲食習慣不適應而退學的新聞報道頻現報刊,而因為缺乏相互包容和理解,宿舍小集體的現象也尤為突出。心理上的不適應勢必會導致生活上的不適應,再談學習,便顯牽強。
2.學校方面的原因。目前整個社會風氣的浮躁特性已經滲透到學校的各個角落,由于過去社會集中抨擊中國義務教育階段過于重理論輕實踐。因此,進入大學后,大家急于想扭轉這種現象,便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過于急躁的強調重鍛煉,重實踐。許多剛進校的大學生就疲于奔命在學校各個社團組織中,由于大多數藝術學生文化課成績不占優勢,考取各種證書中(比如英語三級證書、計算機證書等),大學教學中也有相關課程,但是卻出現許多學生寧愿選擇曠課而在外給高額的培訓費參加培訓班的怪象,從而可以更快途徑地獲得證書,產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特別是藝術學生,他們的課程實踐性本來就比較強,許多學生,自身專業知識還不夠牢固的時候,就開始急于去外面畫室做兼職老師,或是文藝演出。因此,在課堂考勤方面,學校應該把規章制度切實落在實處,制度一旦不能發揮它應有的效力,在學生曠課這一塊就難以有實際意義的解決措施。
中國高校采取的是嚴進寬出的方法,特別是藝術學生,許多都是在高三的時候發現文化成績不佳難以考上理想大學,便采取高三突擊集訓的方式沖擊高考,高中本來就落下的文化課程,在大學他們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藝術學生無論是文化課還是專業上的理論知識都相對比較欠缺,沒有嚴格的考試制度導致學生期末考試作弊成風,教師考題內容較為死板,流于高中時期的書本知識,而大學的學分制度,讓大多數學生并不在意平時的成績,只要能取得相應學分即可,因此平時曠課也是常有之事。
3.家庭方面的原因。高校藝術學生在學費上面普遍偏高,日常開銷也較大,因此家庭的經濟的支撐便是一個重要因素。一般來說,藝術學生家庭經濟環境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家庭環境較好的學生在就業方面并不積極,許多學生表示其實今后工作中也不一定會用到本專業的知識,未必會對口,也不想花太多精力在學習上,甚至“混文憑”的現象也越發突出;而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為了支撐大額的費用開銷,他們可能會利用業余時間甚至是課堂時間在外做兼職工作,掙取額外的收入,加上課堂在一定程度上設置的不合理性,便加劇了曠課現象的增加。
二、應對高校藝術學生曠課現象的措施
1.轉換管理理念,因專業而施教。我們都知道,目前多大數藝術學生在文化課上的表現并不盡如意,在強調文化課優先的高中教育模式中,藝術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基本處于課堂邊緣狀態,因此這與傳統文化學科的教育管理模式便有所沖突。2013年上半年,筆者針對藝術學生逃課現象,發放了240分問卷調查,根據數據顯示,在高校藝術學生逃課現象中,專業課其實并不算多,由于藝術專業性較強,實踐性也較大,所以在專業課程上除個別學生外,主流上是積極向上的,其逃課現象集中體現在文化課堂上,而文化課程中,則集中體現在思想政治課11.5%、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17%、心理健康教育課18.5%、馬克思經濟原理課12%以及公共英語課15%,問卷中多數學生表示這類課程普遍枯燥,一些本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都是干癟癟的照本宣科,對自己的意義不大,花這時間上課還不如外出做兼職劃算。其中對英語課,學生表示其實這是一個很尷尬的課程,對于英語他們也想學好,學校也有英語三級考試這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授課針對性不強,節奏無法跟上,有余力而不足。所以只要老師不強制點名,他們一般會找理由曠課。
因此,若是教師不提高教學水平,不豐富教學內容,不及時更新教學信息,要遏制學生曠課現象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授課老師也要從科研中解放出來,充分備課,提升教學水平,保證教學效果,要想辦法讓自己的課堂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了解藝術學生整體個性特點,普遍來說,藝術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敏捷度也較高,因此授課老師應該更具有針對性,從學生普遍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和學生相關專業知識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上針對性更強一點,互動性更多一點。同時,也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加強課堂考勤,把課堂考勤制度落實到實處,比如老師可以采取上課不定期點名回答問題或是動用頭腦風暴臨時組成小組答辯,注重嚴抓學生平時成績,杜絕期末考試前劃重點的行為。
2.加強學生管理,營造良好氛圍。抓好學生干部管理,這對拉動整個學習氛圍很重要。增強集體責任感,營造良好的學風、考風,形成良性競爭。在班干部起好模范帶頭作用的同時,輔導員或是班主任應該留意班級其他學生,善于發現他們的潛質和特長,充分激活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積極性,做到合理分配課余時間,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同時,輔導員或是班主任要對經常曠課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經常找他們談話,走訪寢室,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做好思想工作,必要情況下可以和學生家長保持溝通,共同幫助學生走出迷惘的誤區。
三、結語
大學生曠課現象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原因,而藝術學生的曠課問題尤為復雜,要改變這種現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綜合多方面的原因,不僅僅是學生主觀上面的問題,社會、學校、家庭都應該為此承擔一份責任,在管理上對藝術學生要特殊考慮,在課程設置上需要更加合理,在考勤上面要靈活多樣,把制度落實到實處,曠課的現象也將得到有效的扭轉。
參考文獻:
[1] 張爍.防大學生逃課“點名神器”還須收神功[N].人民日報,2013-04-11.
[2] 王瀟瀟.困境與突破——高校學生工作管理機構內部組織傳播的障礙分析與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5-7.
[3] 楊振斌,馮剛.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