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財政、財務或會計部門的角度,對財政投資農業項目成本與資金支付控制進行探討和研究,針對農業項目的特點,通過整合現代項目管理和財務管理相關技術,構建農業項目成本與資金支付控制流程和方法,力圖促進提高農業項目實施的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財政農業項目;成本;資金支付;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0-0136-03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財政在農業領域的投資項目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在這些項目計劃執行中,政府財政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的財會部門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況、例如,項目工期二年,而在一年之中項目實施完成了70%,其進度大大超過項目工期的序時進度。又如,項目總投資200萬元,項目接近完工,而目前僅支出50萬元。這些情況是成績還是問題?資金如何支付?這是經常困擾財政、農業財務、會計部門在項目成本核算、資金支付中的一個突出的問題。一些項目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取向不同,為達到目的常常糾纏不休。而且,項目結束后,決算審計經常會出現超預算的現象,造成許多損失和浪費。因此,越來越需要一套財務會計成本核算和資金支付控制流程來解決這些問題。根據本人在農業項目領域的財政、財務、會計和項目的管理多年經驗,將現代項目管理、財務會計中的有關技術進行集成,構建適合農業項目特點的成本與資金支付控制方法。
一、成本和資金支付控制流程設計
制作工作分解結構—制作項目活動清單—作業成本估算—風險識別關鍵控制點—數據收集和分析—糾正偏差—進行成本核算和資金支付
(一)制作工作分解結構(WBS)
就是把項目可交付成果分成較小的、便于管理的、能夠可靠地估算費用和持續時間的組成部分,這個部分通常被稱為工作包[1]。分解步驟如下:(1)識別項目的主要組成部分。(2)將項目任務由上層分解到下層。形成項目工作包,以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
(二)制作活動或作業清單進行成本估算
制作活動清單主要是識別和記錄被計劃將要完成的工作。活動或作業定義是緊隨制作工作分解結構過程之后的一個重要過程。工作分解結構工作包被有計劃地分解為更小的組成部分,叫做活動或作業,為估算資源、費用、安排進度、執行和控制項目工作提供基礎依據[2]。通過活動定義形成活動清單。在此基礎上對活動或作業成本進行估算,形成活動或作業預算。
本人曾組織過財會人員、農業技術人員對?菖?菖區2?菖?菖?菖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進行過工作分解結構核活動清單的制作。通過分解,形成工作分解結構5層,43個工作包;通過對工作分解結構的進一步分解形成126項活動或作業。與一般工程建設項目相比,制作的工作量很小,具有可行性。
(三)風險分析
進行風險分析,就項目的資金、財務管理而言,主要是識別項目成本控制的關鍵點。與一般工程項目不同,農業項目建設中的設備等需由政府采購進行控制,因此在農業項目資金、成本管理中主要是識別人工和機器作業活動的成本。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一般中小型項目來說可不做這種分析。
(四)數據收集和分析
1.確定報告期。一般而言將報告期定為月比較合適。同時,還要在項目里程碑處或項目重要可交付成果完成日作為報告期。
2.收集執行中的數據。財政、財務、會計部門可通過項目小組按照分工,分別收集數據,并審核確認,形成活動或作業的完工量、成本報告。
3.掙值分析。(1)計算計劃價值(PV)。PV是到既定時間點前計劃完成活動或工作分解結構組件工作的預算成本。(2)計算掙得值(EV)。EV是在既定時間段內計劃活動或工作分解結構組件的實際完工工作的預算費用。(3)計算實際費用(AV)。AV是在既定的時間段內計劃活動或工作分解結構組件發生的總費用。(4)計算費用偏差:(CV)。CV=EV-AC。EV>0 有利;EV<0 不利[3]。
4.觀察EV,然后對EV 小于0的工作包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
5.分析結果應用。(1)采取糾正措施。采取行動糾正項目執行中成本偏差。(2)請求的變更。對于采取糾正措施不能消除的重要偏差,必須提出請求變更報告。(3)支付項目資金。
二、案例分析
鑒于文章容量有限,本文僅列示?菖?菖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綜合示范項目的1個子項目——大麻產業子項目200#年1季度末成本分析控制過程。
(一)統計、計算
1.統計截至200?菖年1季度末各項計劃活動的完工量百分比和實際成本支出數據(表略)。
2.計算截至200?菖年1季度末各項計劃活動掙值分析有關指標如下表所示。
(二)成本分析與糾偏措施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累加成本偏差CV=-9.91<0,累加成本績效指數CPI=0.96<1,表示大麻產業子項目總成本實際開支超過預算值。但就具體活動來說,有2項活動成本節約3.45萬元;3項活動成本出現超出預算13.36萬元。
在成本超支活動中,經分析:(1)計劃活動—第一年技術培訓超支主要原因是,在培訓開始時付出一次性印制的培訓資料款,而培訓進度低于計劃,屬于計算上的成本配比不合理造成的,該項支出在當前進度下屬正常范圍。(2)計劃活動-麻條產品試制超支的原因是,為了提高麻條質量,企業新購了麻條生產的輔助設備支出12萬元造成的。屬未經批準擅自變更項目范圍,該項支出應由企業承擔或報經上級批準后,變更項目范圍。(3)計劃活動——第一年示范平衡配肥超支的原因是,使用了市場價格較高的特種肥料造成的,屬具體采購人員的責任,待研究后處理。
(三)評價
根據本文設計的方案,我們對項目的進度、成本和范圍進行了績效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僅就以上分析的大麻子項目來看:(1)計劃安排的26項活動,有項活動出現了成本不利偏差,因主觀原因造成的問題就有2項。從上年8月項目正式開始到當年第一季度,項目歷時8個月,沒有人提出書面反映上述問題的報告,更沒有解決問題的措施。這些問題活動基本上被掩蓋或忽視。(2)項目的3個子項目分別由農委、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畜牧局實施,依據項目的擴大初步設計來進行管理和控制難度很大。因為,項目的擴大初步設計技術文本只有這些專業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完全明白,項目的執行隨意性可想而知。(3)財政、財務或會計部門在項目報賬時,常常會出現拒絕付款的情況,而又難以拿出具體清晰、有說服力項目中期績效評價的依據,同樣,上級領導往往也難以按照擴大初步設計這樣的技術文本來準確判斷是非,因而沖突比較大。而本方案進行的分析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4)提高了項目成本和資金支付控制工作效率。依據本方案,進行的分析判斷,在?菖?菖項目月調度會議上提出,很快就統一了思想,明確了責任,拿出了解決措施和方案,項目成本和資金支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深受領導和絕大多數同志的歡迎。
參考文獻:
[1]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Inc.PMBOK Guide[M].USA 2008,116.
[2]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Inc.PMBOK Guide[M].USA 2008,134
[3] 郭波,龔時雨,譚云濤,等.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