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齊鐵路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 150001)
摘 要:財務預算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戰略機制,正確認識財務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對于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財務預算管理在實施中出現管理低效,脫離企業戰略,偏離企業的經營目標,偏重財務業績的考核等問題。如何讓財務預算管理適應這些新的經營環境,如何讓財務預算管理和目前日新月異的管理方法結合起來,如何對財務預算管理自身進行創新,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主要對企業加強財務預算管理與創新進行研究。
關鍵詞:財務預算管理;績效考核;預算編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0-0191-02
一、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特征
企業的預算是一個綜合性的財務計劃,包括經營預算、資本預算和財務預算。經營預算是對企業收入、費用和利潤作出的預計;資本預算是對企業的資本性投資方案所進行的計劃和評價;財務預算則是在經營預算和資本預算的基礎上所作出的現金流量的安排,以及一定時期內的損益表和一定時期末的資產負債表的預計。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特征:
1.戰略性。財務預算管理的戰略性特征是指:其構建必須以企業戰略為導向;符合戰略要求的財務預算管理能對企業戰略發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業戰略目標的具體實施規劃。
2.系統性。指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考核和獎懲各環節共同構成一個完整體系,上下環節緊密相連,共同形成預算的剛性;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都是相互聯系的,某部門的預算目標未完成,會影響其他部門的預算執行,必須經過有權部門按照規定的權限批準。
3.全面性。具體體現為全員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員性是指財務預算管理涉及企業各個部門,需要全員參與,共同完成,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體效益;全程性是指預算管理活動從編制、執行控制、考核分析、績效評價及獎懲均滲透到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每個環節,表現為全過程的預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預算管理包括經營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和財務預算各個方面預算。
二、企業加強財務預算管理與創新策略
1.確立“以企業戰略為基礎實施財務預算管理”的新理念,使日常的財務預算管理成為企業實現長期發展戰略的基石。財務預算管理是對計劃的數字化反映,是落實企業發展戰略的有效手段。因此,企業在實施財務預算管理之前,應該認真地進行市場調研和企業資源的分析,明確自己的長期發展目標,以此為基礎編制各期的預算,使企業各期的預算前后銜接起來,避免預算工作的盲目性。
2.確立“面向市場搞預算”的新理念,使預算指標經得起市場的檢驗。企業總預算的基礎是銷售預算,只有預計的銷售額確定了,一定時期的生產預算、采購預算、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間接制造費用預算、期間費用預算、預算資產負債表、預算損益表和預算現金流量表等才能最終確定下來。銷售預算又是由預計的銷售額和銷售單價決定的,可見整個企業預算體系的基礎是對市場情況的預測與分析。
3.加強預算信息反饋,提高預算編制的可靠性。在編制預算時,所涉及的變量有時很難確定其數值,就需要對有關變量作一些近似的估計,在實際編制預算時要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編制。首先,預算的編制應有先進性與現實性。先進的預算有利于調動企業員工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和實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短期目標。現實性對預算管理也十分重要,如果沒有現實性,那么就難以調動人們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預算只有同時具備先進性和現實性才具有科學性。其次是預算的可驗證性。堅持預算編制的可驗證性,不僅可以大大提高預算本身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增強企業員工的責任感,同時,有利于強化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充分發揮企業員工參與管理的過程,增強預算的認可程度,促進整個集團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4.提高預算控制和約束力。預算管理的本質要求是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圍繞企業預算目標而展開,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落實經營戰略,強化企業管理。預算目標一經確定,在集團企業內部即具有“法律效力”,企業各部(下轉196頁)(上接191頁)門、各單位在生產經營及相關的各項活動中,要嚴格執行,切實圍繞預算開展活動。企業執行機構按照預算的具體要求和方案實施預算控制管理,嚴格執行預算政策,及時反映和監督預算執行情況,適時實施必要的制約手段,把企業優秀的管理方法和策略貫穿于整個企業預算過程中,最終形成全員和全方位的預算管理局面。
5.科學選定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的編制方法主要有固定預算法、零基預算法、彈性預算法、滾動預算法、概率預算法等。一般而言,對于市場價格及企業市場份額情況不很確定的企業(如處于初創期或成長期的企業),應盡量采用彈性預算;而對于市場情況比較確定的企業,則采用固定預算更為合適。
6.科學考核與合理評價。進行預算考核時,將實際執行情況與預算指標相比,能夠更好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也更能客觀地評價員工的工作成績。通過分析實際與預算指標的差異及差異發生的原因,便于企業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措施。同時各企業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計各種反饋、分析、考核表格,制定完整的預算控制制度,如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會等例會制度、預算執行預警制度,及時反饋和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適時實施必要的制約手段。嚴格考核不僅是為了將預算指標值與預算的實際執行結果進行比較,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分析原因,改進以后的工作,也是為了對員工實施公正的獎懲,以便獎勤罰懶,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勵員工共同努力,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7.完善的制度體系和組織結構。國家要法治,企業也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作保障。預算管理要真正落實并發揮效益,首先必須是一種管理制度與規則,其次才是制度和規則的實施與績效評價。因此,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既是預算管理本身,又是將制度從文字落實到行動的前提。同時,也只有當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深入人心,成為全體員工的潛意識,使他們自覺自愿地遵守執行時,預算管理制度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用,全面提高企業效益。預算體現了企業的戰略管理思想和發展方向,關系著業績的考核和評價,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因此,企業要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形成專業的預算管理機構,組建專業的預算管理團隊,保障預算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王慧.淺談企業預算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