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施工企業需要改變企業成本管理方法,來增強企業競爭力,為企業不斷創造價值。一個建設項目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本管理的有效與否。成本控制意識薄弱、管理水平低下、成本耗費高、經濟效益差等、是減少獲利的重要因素。作業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業的研究與實證,證明了其應用的先進性和可行性。在建筑業中運用作業成本法將會建立戰略成本管理體系,建立更加規范的流程管理、更加科學的組織結構,強化成本控制力度,提高施工企業獲利能力,并能加強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生產管理、產品報價、新產品開發等相關方面的工作與制定正確的戰略決策。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施工企業;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0-0202-02
一、施工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意義
作業成本法是根據事物的經濟、技術等方面的主要特征,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點與一般,從而有區別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種定量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法的指導思想是:“成本對象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準確真實。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施工企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它所生產的產品不是能夠用于出售的商品,而是特定的建筑物,如房屋、公路、橋梁等。同時施工企業具有合同工期長、施工范圍廣、地點不固定、受天氣等自然條件限制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也有著自身的特征。施工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通常是較為單一的,有的時候一個施工合同可能包括多個施工主體或者一個大的施工合同包含了一個項目群,這時可以采用輔助核算的方式,將獨立的工程主體作為分項目核算的一個對象。作業成本法應用的核心是依據不同的核算對象建立有針對性的成本核算模型,如果建立一個立體的成本核算模型,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間接費的關聯因素掛鉤,結合它們的“成本動因”會發現它們的必然聯系和間接關聯因素,這便可以發現當期成本和下期成本間由于哪些因素的變化帶動了成本的變化,為進一步的控制成本提供必要的基礎和依據。作業成本法是一種先進的成本計算、成本控制方法,它融合了許多先進的管理思想。在中國,近年來對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應用行業也從制造行業推廣到了服務業,這為我們在施工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中國施工企業應該積極創造條件,開展作業成本法。
二、作業成本法在施工企業應用研究
1.施工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五個步驟:第一步,確認和計量企業耗用的資源;第二步,分析和確認耗用資源的作業,將這些作業分類匯總建立作業庫;第三步,確定資源動因,用資源動因將歸集起來的資源成本分配給各作業;第四步,確定作業動因,用作業動因將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分攤到最終產品;第五步,計算產品成本。將分配到某產品的各作業成本和直接成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合并匯總,計算出該單項產品的總成本,并與責任成本(預算成本)進行對比分析,考核成本節超。
2.確定實施作業成本法后對成本信息要求的準確度,要考慮企業的現狀,從企業目前管理基礎出發來設定成本信息相對準確還是高度精確的目標。施工企業粗放管理者居多,管理差異較大,各企業應根據目前的情況和管理目標設定對成本信息的準確度。從現有的基礎管理和人員的素質出發。設計作業成本系統標準:一步到位,還是分步完善。即在實施初期便復雜化,或者初始簡易設計,在應用過程中按生產周期逐漸完善。筆者認為應考慮市場因素,考慮企業的生存是比較重要的。
3.及時糾正成本控制偏差。成本發生過程中控制不利偏差,一個成本周期過后及時糾正發生的偏差;區分系統偏差和個別偏差,并根據情況對指定的標準進行修正。項目經理部應根據施工項目特點和施工的不同階段,制定先進可行、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完善項目成本核算制度。一方面要及時地對作業成本計算所提供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將實際成本脫離目標成本的信息反饋到各責任單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把可能發生的浪費、損失等消滅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在月度、季度、年度的成本信息匯總之后,分析出現的成本偏差,追究產生的原因,對于因外部經濟環境、施工條件等的變化造成的成本目標偏差,要及時修正,對人為造成的應該責任到人的偏差要追究其責任。
4.在作業成本管理下要重視應用過程的分析。施工企業要從成本發生的前因與整體最優化考慮,一方面要對工程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設計、項目組織管理、新技術的開發加以重視,不斷改進項目的生產技術和施工組織設計,使現有的資源配置更為合理、有效,另一方面更加重視結算、質量保證期等非生產環節發生的作業成本,降低質量保證期風險,最終得到全額的質保金。施工企業最大的浪費是對人力、材料、設備投入的浪費,作業成本法下更為重視對浪費的控制,消除各作業環節點上的浪費,控制成本支出。在現場直接費用、項目間接費用管理上,根據作業控制各細目的支出,包括數量和單位標準的控制。
5.應用價值工程理論對工程項目進行成本控制。施工項目中應用價值工程理論進行成本控制的研究過程分為三大階段,即研究準備階段、正式研究階段和研究后階段。在建筑項目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中,價值工程理論應用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項:第一,通過應用價值工程理論,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確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第二,結合施工方法,進行材料使用的比選,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過代用、改變配合比、使用添加劑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第三,結合施工方法,進行機械設備選型,確定最合適的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案;第四,通過應用價值工程理論,結合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條件,降低材料的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以及確定最合理的材料儲備。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