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居住小區火災時有發生,易引發群死群傷惡性事故,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等問題。文章就居住小區消防安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預防措施,供廣大消防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居住小區;消防安全;問題措施
1 前言
消防工作的原則在于“防消結合,預防為主”,預防的根本在于提高人民群眾的消防素質與消防意識,同時加強消防設施施工安裝質量和后期物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等。目前,居住小區火災時有發生,且對社會無論從經濟以及社會影響,教訓都非常深刻,現如今,居住小區消防安全仍存在很多問題,對我們消防技術人員如何提高消防設施的安全度、可靠性和如何提高建筑物抗御火災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課題。
2 小區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
2.1 居住小區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配備先天不足
一些小區從立項設計上缺少整體消防規劃;有些小區即使編制了消防規劃,往往小區內建筑有幾家不同的施工隊伍同時施工,或分階段組織施工,這樣就造成了設計前后不一致,設計施工上不銜接;部分開發商過多的追求經濟利益,忽視或減少消防設施方面的投入,以致出現了小區建成后存在消防安全隱患,消防設施不配套的現象,如安裝的室外給水管道生活,消防共享,管徑過小,不能保證消防用水量要求,消防車道為枝狀無回車場地,人為設置鐵柵欄,暖氣管道,電視電話線的架空高度不足,不能滿足消防車通行要求。
2.2 物業管理不規范造成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損壞、丟失嚴重
一些小區物業管理不規范,導致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損壞、丟失嚴重。小區保安大多屬雇傭性質,責任心不強,消防安全知識技能較差,甚至連報警功能都不知道。部分小區消防設施受烈日曝曬、風雨侵蝕、年久失修,發生火災時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2.3 建筑功能擅自改變導致消防安全隱患重重
由于部分業主追求經濟利益,許多小區將原本設計的汽車庫擅自出租開設店鋪、棋牌室、臨時倉庫,將違章搭建的簡易房或地下車庫改造成宿舍出租給了一些外來打工或經商的人員等,臨街建筑破墻打洞,改變原有建筑功能,在裝飾裝修中采用可燃材料,安全出口寬度、數量嚴重不足,一旦發生消防事故,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和重大財產損失事故。
2.4 法律法規宣傳不夠,群眾消防安全意識不足
《消防法》第十四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消防設施和器材完好、有效。根據本法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四十三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違反本法的規定,未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處警告。依照法律規定,對于這樣的行為沒有相應的經濟處罰,起不到督促整改的效果。群眾不懂得基本的防滅火常識,沒有掌握必要的消防崗位技能,特殊工種人員無證上崗的現象十分普遍。參與消防安全工作的主動行不強,對身邊的消防安全隱患或違法行為視而不見,消防安全意識差。2010年11月15日14時,上海余姚路膠州路一棟高層公寓起火,大火事故造成58人遇難,70余人受傷的慘重案例,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
3 預防措施
3.1 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尤其要注意從“源頭”抓消防按,杜絕先天消防隱患的產生
要督促建設單位嚴格履行消防安全生產職責,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從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監理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確保安全,消除各類事故隱患。一是加強建筑工程在審批階段就開始接受消防部門的監督,凡是未經消防部門同意建筑工程,其他部門不予辦理相關手續。從源頭上杜絕建設單位不報審、不驗收現象的發生。二是對社會單位的法人代表或負責人舉辦消防知識培訓班,強化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明確應履行的職責,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重視起消防工作。
3.2 要加強對居住小區的消防設備和值班人員的管理
首先,建立消防設備管理責任制。設備投入運行后,必須晝夜連續運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停用、間斷運行、改動和損壞。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來管理,落實責任人。其次,建立建筑消防設施檔案,由單位消防負責人制定相應的日查、周查、月查的計劃和方法,并嚴格組織實施。三是指定專人負責消防設施的操作和監視。對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應保持相對的穩定。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消防部門的專門培訓,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方法和緊急處置措施,并做到堅守崗位,盡職盡責。
3.3 大力加強《消防法》宣傳,提高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
目前,大多數商品住宅樓住戶、業主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法制觀念非常淡薄,沒有充分認識到建筑消防設施對保護自身安全的重要性。為此,必須充分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強消防安全常識、消防法規和有關技術規范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3.4 加強公安消防機構日常的監督管理
首先公安消防機構應該提高認識,加強消防設施日常檢查,認真監督建筑消防設施的應用。其次要敢于依法辦事,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對那些消防設施方面存在隱患又拒不整改的單位和個人,要充分履行監督職能,堅持以事實為依據,按照消防法規和有關規定堅決懲辦,以保證建筑消防設施的可靠性能和良好的運行狀態。
作者簡介:池永(1973,12-),男,漢族,工程碩士,中國礦業大學,江蘇省宿遷國安消防檢測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