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從公司戰略和解決本局技能人員實際情況出發,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和管理需要,采用碎片化學習的方式,以技能班組為單位,開展以交流、分享、討論等形式的社區化學習,根據班組培訓切實需求優化我局培訓資源,打造汕尾供電局班組學習社區。主要解決班組技能水平參差不齊、老員工經驗知識隱性化、新技術新工藝普及率不高等問題。加強隱性知識挖掘,推進信息化系統等新技術新工藝推廣,使企業核心生產技能得到有效積累和傳承。
關鍵詞:社區化學習;班組;學習
1 總體思路
1.1 打造以班組為單位的學習社區,提高技能人員學習熱情
班組作為企業職能部門中的一線單位,擔負著企業主要生產責任。從整體提高技能班組水平,積累和傳承企業核心能力出發,搭建以班組為單位的學習社區。學習社區根據班組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和專業技能自行定義學習主題,確保知識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主題講師”以教練式學習和結合實際生產操作的“體驗式學習”等方式,打造以分享、交流、娛樂為主的無障礙班組學習社區。
1.2 優化組合培訓資源,有效服務班組培訓
整合我局現有師資、學習教材、電子課件、實訓場地、培訓資金等培訓資源,針對技能人員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和需要,重點提高技能培訓的實效性。從吸引和引導技能人員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出發,調整優化技能培訓相關制度,完善技能培訓資源配備,推進培訓資源向技能培訓傾斜,實現“從管理班組培訓向服務班組培訓”的轉變。
1.3 挖掘技能班組“隱性學習主題”,加強企業核心能力的積累和傳承
在班組學習主題制定過程中,重點挖掘切合生產實際的經驗、技巧、特殊技能、訣竅以及觀點、感悟、心得、習慣等“隱性知識”。結合知識管理的方法論,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結構化,促進我局核心生產能力在班組內的積累。圍繞“隱性學習主題”展開一系列社區化學習活動,使先進生產技能群體化,確保企業核心能力的有效傳承。
1.4 采用碎片化學習方式,重點解決實際問題
社區化學習課程主要圍繞班組實際生產問題進行開發,采用“碎片化學習”的方式,學習內容按照碎片化學習方式進行教學設計,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將學習內容制作成不超過5分鐘的微課。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學員可靈活掌握學習時間,同時因為學習時間短,在學習興趣、學習成效以及知識吸收率方面也能得到提升。
2 工作方法
班組學習社區采用以技能人員為中心、以提升整體技能水平為目標、以月度為周期、以同類班組為單位、以主題式學習為主要手段,采用以分享和交流為主的無障礙學習方式,結合班組微博,打造混合式、無障礙的學習環境。主要實施方法如下:
2.1 采用導師分享、現場交流、實操演練、頭腦風暴、討論會議等學習方式,結合生產工作實際,讓學習者成為學習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傳授為分享。
2.2 針對技能人員基本技能和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雙基工程”及現有電子課件推廣工作,設定“顯性學習主題”。
2.3 針對實際問題的“隱性主題”:由班組人員根據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和自身培訓需求,定義每個月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活動,重點挖掘技能人員經驗、感悟、技巧、訣竅、心得等“隱性學習主題”
3 工作內容
3.1 實施前準備
為了使主題內容更加的豐富和準確,各班組應在本月內確定并完成下個月的主題內容及所有準備工作,主要內容包括:
3.2 實施階段
培訓主題確定后,主題管理員通過員工博客平臺發布主題信息并利用內部郵件的方式通知班組成員,主題教師發布課件資源,并通過發帖、站內信等形式引導員工在社區的學習活動,對學習過程進行指導、答疑。線下由管理員組織開展社區活動,包括:主題研討會、經驗交流等。主題學習完成后組織
3.3 效果跟蹤與服務
首先,月度主題結束后,為學員提供主題學習的課件包,幫助學員建立技能知識庫,便于知識的積累和傳承。其次,在月度主題結束后3個月內開展關于本次主題的效果調查,掌握主題元素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填寫“附件5:主題學習跟蹤反饋表”,對于實施效果不明顯的主題活動,作為新的主題元素安排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其次,建立主題專家庫,將主題活動中經驗比較豐富的成員組織建立技能專家庫,可以通過QQ群、電子郵件、員工博客、技術論壇等方式,幫助班組成員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升班組整體的技能技術水平。
4 預期效果
通過班組學習社區的建立,不僅提升基層班組的整體技能水平,更是為了更好的營造全員學習的工作氛圍,建立學習型班組。在班組內部建立知識的轉換過程,并幫助員工對所學到的知識消化、吸收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隱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換:班組內部相同技能人員之間,利用社區化學習,通過觀察、模仿、傳授等方式進行交流,從而實現個人技能、技術的傳播和分享。
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換:班組內成員把自己潛在的技術或技能,通過員工博客等形式展示出來轉換成顯性知識。
顯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換:將一些分散的顯性知識整合成新的更復雜或系統化的顯性知識,以便在班組范圍內得以共享。
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換:班組成員通過社區化學習,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得到的顯性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轉化成個人能力,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顯性成果:
建立了基于碎片化學習方式的微課知識庫
搭建社區化信息平臺,實現知識的共享與傳播
幫助員工梳理自己分散的技能、知識,整理歸納成較為系統化的顯性知識,并進行分享。
隱性成果:
幫助學員掌握班組社區中分享的經驗、技巧、特殊技能、訣竅以及觀點、感悟、心得、習慣等,并轉換自己的顯性知識,并用于實踐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