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學習和掌握駕駛技術已經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然而,駕培行業迅猛的發展勢頭同樣暴露出其存在的多種不足,如果缺乏科學的指導和調控,勢必出現行業內秩序紊亂、資源浪費等情況。文章通過分析長沙市駕培行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指出該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駕駛培訓;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1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車制造業和道路運輸業也迅速發展,汽車民用機動車總量快速增長,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作為新興的熱門行業,在長沙市幾年內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已成為投資的熱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目前,長沙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已打破封閉的獨家辦學的模式,各類駕校應運而生,駕培行業逐步形成國有、民營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并互為補充的市場格局。良好的發展勢頭應該配以良好的規劃管理,長沙市駕培行業必須從規范市場秩序、規范經營行為、改善辦學條件、遏制惡性競爭入手,來切實保證培訓質量,提高服務水準,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如果缺乏科學的指導和宏觀調控,勢必會出現市場無序發展、重復建設、盲目增長、浪費資源、損害環境的局面,將影響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 駕培行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隨著長沙市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長沙的道路交通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汽車數量也隨之迅速增加。到2010年12月,全市共有駕培機構73所(新增5所)。分布在長沙市區及長、望、瀏、寧四縣(市),其中長沙市區46所(東片區11所、南片區15所、西片區10所、北片區10所),長沙縣8所,望城縣5所,瀏陽市7所,寧鄉縣7所。目前全市駕培機構當中,一級駕校有7所,占總數的9.6%;二級駕校17所,占總數的23.3%;三級駕校49所,占總數的67.1%。全市73所駕校中具備道路運輸從業資格駕駛員培訓資格的有9所,長沙市區6所,望城、瀏陽、寧鄉各1所。
結合近年來國家經濟政策和本市駕培市場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長沙駕培機構存在以下問題:
(1)生源配置呈不均衡態勢。總的來講,市區內駕校擁有的生源數遠大于各縣(市)所擁有的生源數,同時,無論是在長沙城區,還是在各縣市,師資力量較好、培訓能力較強、聲譽較好的駕校是更多學員的首選對象,盡管這些駕校在數量上不及駕校總數的三分之一,但這些駕校占據了生源的半壁江山,甚至有的駕校現有生源已達到了年培訓能力的上限。
(2)學員的區域性分布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聯系。統計數據表明,在市區,南片區和西片區學員較為集中,而這兩個片區正是“長株潭三市融城”、“兩型社會大河西先導區”核心之所在,自去年開始,隨著三市融城及大河西先導區建設進度的加快,區域經濟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同時也吸引了周邊區域甚至外省人才的聚集,為各駕校帶來了生源。而從縣域經濟來看,長沙縣、瀏陽市、望城縣均是全國經濟百強縣,因而擁有更多的生源,只是從區位來看,長沙縣片區與市區的機電、鐵馬、長大商翔三所駕校生源有地理上的重疊,因而長沙縣真實占有學員總數的百分比必然大于5.7%這一比率。
(3)政策調整、漲價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大。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于去年施行了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政策,特別是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出臺,刺激了居民購車的欲望,因而在2009年,學員人數有一個跳躍式的激增。而時間剛剛進入2010年,駕校培訓費將漲價的消息不脛而走,也而引起了前兩月“集中趕考”這一異常現象。
(4)大車學員少,小車學員多。大車學員人數在總人數中只占極小的比率,僅為2.8%,而小車學員人數占絕大多數,為97.2%。
3 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
3.1 實施組織措施調整
優化結構,調整布局,在本規劃期內要加快學校布局調整,實現駕校的可持續發展與城市規劃和交通事業協調發展;做好行業服務工作,加強行業統計,建立市場預警機制,加強群眾監督,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和評價,建立學員回訪制度,對學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駕培機構反饋,并督促其改進,及時合理地處理投拆事件,促進社會穩定,將社會投訴和回訪納入駕培機構和教練員的質量信譽考核體系,促進本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培訓質量與服務水平,全面實施駕培智能化管理系統,建立駕培信息網絡平臺,對考生培訓、考試預約實行智能化管理,要求駕校對學駕人基本信息采集、教練車、教練員調度、考試信息資料統計匯總并使用計算機管理;在教練車上安裝培訓計時終端,及時傳輸考生培訓計時信息,防止培訓學時弄虛作假行為的發生。
3.2 實施技術措施調整
鼓勵技術創新,積極推廣節能和環保新裝備、新技術、建立駕培車輛結構調整機制,加大對現有老舊車輛及高能耗、高污染車輛強制退出駕培市場的力度,并著手建立駕培行業環境保護監測評估體系,加強行業環保監測和監督;加快先進技術運用,推進駕培信息化建設,努力做到以經營管理與行政管理現代化為基礎,以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為核心,推動駕培行業信息化進程,逐步提高信息化的層次,建立有助于各級運輸管理部門和企業生產經營戰略決策和監控的管理信息系統,充分發揮信息化對駕培行業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制定技術規范標準,建立和完善長沙駕培行業標準規范體系,制訂駕駛培訓教練員管理、教學車輛統一標識管理、道路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管理等標準和規范性文件,健全駕培機構信譽考核機制和教練員質量信譽考核機制等,形成一系列與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相配套的層次分明、可操作性強的標準(規范)體系,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3.3 實施資金保障措施調整
加大交通專項資金投入,力爭中央、省政府及長沙市政府的財政投入,尤其是節能減排專項基金對駕培行業的支持,同時要廣開融資渠道,加強研究社會和市場多元化的融資措施,多途徑的籌集行業發展資金;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化運作,在項目的立項、融資、建設的整個過程采取企業化的運作模式,通過法律嚴格監控制資金使用,保證資金利用效率;完善獎勵機制,營造良好投融資環境,轉變政府的行業管理觀念,建立對行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重點項目建設的投融資行為的鼓勵與獎勵機制,為投融資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實施“以獎代補”的激勵措施,提高各投融資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以加快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
3.4 實施管理措施調整
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基于網絡的駕培管理平臺,實現審批、監管的信息化,駕培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后,實現自動統計功能,對各駕培機構招生、考試、教學設施增減、存在問題等情況實行實時監管,以掌握準確的動態數據和市場行情;明確管理部門職責、理順職能,提升服務意識,正確引導各駕校規范管理制度,定員定崗定責,制定系統、完善的訓練計劃及規章制度,認真貫徹執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確保駕培行業的良性發展,要強化駕校主管部門的政府監管職能和為駕校服務的職能,通過必要的行政手段對各級駕校進行宏觀管理,以保證國家政策和教學大綱的貫徹落實;把好駕駛員培訓市場準入關,要保證駕駛培訓市場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建立、健全市場準入條件,嚴格按照《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及相關行業標準,對駕駛員培訓的范圍、教學場地、訓練儀器等進行嚴格審查,并做好年度審驗工作,行業管理部門要做好宣傳和積極的引導工作,使經營者向規范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