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社團建設已成為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但社團建設過程中暴露出社團設置不盡合理、社團活動創新能力不夠、社團導師數量不足等問題,約束了社團的進一步發展。文章探討如何通過借力社會優勢資源來改善學生社團管理創新工作,從而構建“學校-社會-學生”三位一體的社團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學生社團;資源整合;職業素養
1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現狀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是在校大學生基于相近的興趣、愛好、特長或自身需要為基礎自發組成的群眾團體。大體上看,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社團組織可分為三類:
文娛體競性社團,這類社團以發揚學生在文體方面的創造性為主要目的,反映了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生活,例如話劇社、舞蹈協會等,這類社團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公益性社團,這類社團主要以促進科技、環保、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為主要目的,為大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社會、樹立正確的“三觀”創造了良好的平臺,例如環保協會和動物保護協會等;學術研究性,該類學生社團緊密結合專業特點,借助社團這個舞臺進行學習和實踐,是課堂學習的一種有機延伸,例如計算機協會和會計協會等。
客觀地說,這些社團組織在為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為提高大學生的精神文明生活及其綜合素養發揮了“潤物細無聲”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在高職院校的逐步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社團迎來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社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為社會各界所重視,但是,社團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2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社團結構不盡合理
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建設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現象。從社團數量來看,大多數是文娛體競類社團,公益類社團和學術研究類社團數量較少;從社團活動數量來看,文娛體競類社團開展的活動占了絕大多數,公益類社團活動次之,學術類社團的活動稀少;從社團活動質量來看,文娛體競類社團活動娛樂性強內涵弱,公益類社團的活動多是跟著“大日子”走的“運動式”活動,學術類社團的活動缺乏可顯性目標。
2.2 社團活動創新能力不夠
從參與社團工作的學生情況來看,大批的一年級學生是社團工作的主力軍,二年級的學生對社團工作鮮有問津,造成這種工作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社團工作缺乏創新精神。根據調查,學生們普遍反映,現有的社團活動在組織管理上青黃不接,在內容上老生常談,在形式上年復一年。概括起來講目前的社團工作可以用“三單”來概括:活動組織力量單薄、活動形式單一和活動內容單調。試問,這樣的“三單”局面如何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社團工作來,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思想管理工作又如何能保證有效落實到學生身上?
3 高職院校進行社團工作創新的出路
教高[2006]16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重心從重點抓規模擴張轉向重點抓內涵建設和教學質量。該文件不僅指出高職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同時也強調要加強素質教育、強化職業道德、為學生畢業走上社會做好準備、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無論是社團設置不盡合理問題還是社團活動創新能力不夠問題,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創新思維的指導,另一方面也受到學校內部有限資源的約束。從社團活動的本質和規律來看,社會上政府、協會、企業等資源都可用于高職院校社團工作實踐,因此高職院校如能積極將校內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優勢整合,可有效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4 整合社會優勢資源,開創高職院校社團工作新局面
4.1 整合協會和其他社會優勢資源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師生比例是17:1,遠遠落后于國外10:1的師生比例。高職院校教師數量的不足導致教師日常工作量大,尤其是一些優秀教師,其工作量更大,對于需要花大精力投入的社團指導,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相當一部分社團,在校內無法找到專長相匹配的導師。反觀社會上現有的資源,例如高級工程師協會、工藝美術協會、書法協會、畫家協會等協會中有大批關心學生成長的人士,如果能將這些人士的能量積極嫁接到學校的社團管理工作中來,不僅能解決社團管理工作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讓學生在更高的層次上得到專家的指導,而且也能讓社會上的優勢資源找到發揮其特長的去處。
4.2 整合企業優勢資源
總體說來,企業在資金、技術、設備上一定的資源優勢,而且企業也有通過參加大學生社團活動來提升自身社會形象的愿望。因此探索如何將高職院校的社團工作與企業的優勢資源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改變社團工作資源缺乏的局面。例如,在目前社團導師缺乏的情況下,聘請企業技術人員擔任社團指導教師,不僅能給社團的學生帶來專業的業務指導、理論講座,更能結合企業和社會實際情況給同學們帶來實踐經驗的傳授;例如,以企業的名稱冠名某個社團或者社團活動,通過社團為企業進行品牌推廣,不僅可以解決部分專業類社團設備缺乏問題,還能有效解決部分社團活動資金缺乏的問題。因此,如果能充分考慮企業利益訴求,調動企業參與社團建設的熱情,對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來說是一舉三得的好事情。
5 結束語
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不僅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更是培養學生面向社會、面向就業的主要鍛煉平臺。高職院校在快速發展過程中,辦學資源受限的瓶頸問題依舊存在。為了能更好的發展學生社團,管理機構有必要打破傳統工作思維,放眼社會,深入挖掘和借勢社會各類優勢資源,積極嫁接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與其職業素養能力的提高,以更加豐富多彩和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創社團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源.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創新探討[J].中國商界,2010(3):118-119.
[2]韓照波.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問題研究[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28-29.
[3]李新瑾,張麗華.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機制的制訂與創新[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2):36-37.
[4]李安英,樊習英.關于高校學生社團管理與教育問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3):12-13.
[5]牙韓高,謝仁納.什均衡與社團管理困境-基于博弈論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7(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