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愉快教育對于當前的教學活動來講,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文章分析了該項教育在籃球教學中的具體意義。
關鍵詞:愉快教育;籃球教學;意義
1 通過愛來開展教育活動,告訴學生怎樣做人
該項教育是一種有著濃厚的愛的活動,老師對其從事的職業的愛,對所有同學的愛,對其開展的工作的愛,進而激發出同學們對于知識的那種愛,通過愛來開展教學活動。要認可所有的學生,不管其在以后會不會成為偉人,我們都要將其教育為有著高尚意義的群體。
在校園里,很多學生的文化課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在體育項目中卻很優秀。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本身會自卑,此時就使得老師很擔心,身為老師,要通過多種措施來激發出這些群體在體育中的優點,進而激發出其自信。
以前有一位同學,其成績并不好,而且沒有自信。其認課的老師覺得其無法改正了。然而經由筆者細致的分析,得知其在體育方面有著優秀的技能,因此將其加入到籃球隊中。對其開展綜合化的培訓活動,傳授其技能,告知其如何做人。此時相關的文化課教師對其開展文化課補習活動,此時經過持續的努力,其不但在籃球上有發展,而且在文化課上也獲取了成就。
當開展籃球教育的時候,筆者認為開展愉快教育有積極的意義,關注培養同學們的高尚水平,將教育當成是關鍵內容,關注其團隊意識等。在本人看來,該項活動在培育人的時候,有著非常多的獨特性,比如其關注的是身心雙向的活動。其不但對身體有積極的意義,同時還能提升人的思想。
首先是提升其綜合素養。其次是增強體魄。第三,帶動智力進步。第四,養成優秀的道德思想。除此之外,還能夠提升具競爭思想等等。
籃球活動是綜合性的活動,其要靠著集體的力量來獲取成就,在訓練的時候不僅關注相關戰術的傳遞,還要經由打球來提升其團隊思想。要想開展好活動,不單單的要靠著個體,還要關注協調,要具有團隊思想。
在每屆的球員中都存在一些技術優秀的,不過思想不好的,對此本人對其積極地開展教育活動,還應該經由對實戰中的相關技術等開展比對活動,確保其了解活動的意義,確保其具有協作性,要開展對內的競賽活動,將那些平時霸氣的球員和一些不經常合作的隊友放到一起,此時通過他們不斷的培養協調性,進而將那些思想霸氣的學生的思想意識糾正。
2 通過美好感染
該項教學,一般是在場地的運動中開展學習,球員間的協調內容很多,而且彼此要經常的接觸,會有很不一樣的思想,此時老師要認真的觀察,進而對他們的行為開展教育活動。比如一些人在比賽的時候,為了獲取勝利,會不按照規定進行,說些臟話等。此時老師就要進行教育,確保其懂得語言美,懂得遵守規定。而且要結合同學們平時的表現等,對其開展相關的教育,經由優美的動作示范,確保其了解美的動作,美存在很多的細節里,其經由形體方面的以及技術方面的一些美來體現,當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將所有的活動都做合理的示范,此時將美傳遞出來,進而激發出學生們對美的熱愛。
在該項教學活動中,同學們要了解動作的關鍵點,要知道自身出現的一些失誤,這些都要靠著老師的指引,美的言語也能提升教學的品質。當他們的動作很好的時候,就要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來夸贊,對于那些不是很好的動作,要單獨的輔導,也要注重用語,此時就會獲取意想不到的收獲。
3 用“趣”構建教學模式,啟發學生自覺學習
學校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強制灌輸知識,技能,而不重視啟發學生的自覺性,忽視了教育在學生自身發展中的內化過程。于是好學生“怕學”,一般學生“厭學”,差學生“逃學”。強制帶有明顯的傳統教育特點,它與當前提倡的素質教育格格不入。當前正在推廣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都提倡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性、主體性,這些課題無不圍繞解決學生的自覺性問題。教育過程是學生成長的過程,成長歷程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的任務,就是提供條件,創造環境,讓他們健康地成長。
興趣是學習知識技能發展的基礎,教學中學生不感興趣,表明教學沒有成功,所以在學習實踐中能否激發學生興趣,作為是否實行“愉快教育的標志”。我特別重視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緊緊抓兩點來啟發學生,一是激發責任,二是激發興趣。一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就能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無異于來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學生會毫不關心它的存在”,無論是訓練或上課,我都會講清楚這一項練習內容或動作訓練有什么作用,怎樣去運用知識,學生明白了道理,就會自覺去練,反復去練,學生對教師的嚴格要求也容易接受,當教師和學生的目標方向完全一致,效果就十分明顯。在藍球訓練中,我把轉身運球等各種技術,分解成從易到難的“五星級”進行訓練,每一個技術動作作為一個星級,要求每個隊員自覺地在定時訓練中努力完成動作。學生為了完成動作,個個汗流浹背,每個人都清楚只有能過五星級訓練,才能真正掌握技術。在藍球課技術測驗中,我把各項技術動作歷屆最好成績公布給學生,以激勵學生上課的學習熱情,使他們都產生強烈欲望打破本校最高紀錄,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去練習,從而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高潮。為了激發學生對藍球的學習興趣,我在上課教學和課余時間組織藍球比賽活動,讓學生體會勝利后的喜悅,失敗后的滋味,進行必要的體驗,并從藍球比賽中檢驗自己所學的技術還欠缺哪一方面,還應加強哪一方面的技能、知識,以便在下一次訓練時更有針對性地練習。
4 用“玩”組織課堂練習
“愉快教育”認為,喜歡玩是少年兒童的天性特點,不是缺點。所以如何組織好“玩”,玩得開心,我們做老師就應探索改革,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上,教會學生如何去玩,而玩得高興,從學習中引導他們由愛玩到會玩,在玩中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控,以達到發展才能和個性的目的。在藍球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掌握藍球技術,教會學生會“玩”藍球。我進行規定動作比賽的方法,在學習完兩步半上藍的課程后,我安排了學生進行半場三對三的教學比賽,比賽中凡能運球兩步半上藍,和跑動中接球兩步半上藍的投中藍得3分,不投中的得1分,在比賽中學生通過這種針對性的強化練習,大大地提高了在實踐中運用兩步半上藍的藍球戰術。同學們都喜歡進行參加藍球比賽,我就把他們組織好,并教會學生如何做藍球裁判、如何吹哨、計時、記分和記錄臺工作,老師旁站指引,同學們自我活動,確保其不僅僅能夠學會知識點,還能夠懂得裁判,此時其不僅僅能夠獲取樂趣,還可以提升能力,進而強化了自信。此時,玩就真正的體現出了它的意義,確保同學們能夠了解知識,能夠懂得知識,能夠對籃球更加的熱愛,進而積極的開展學習活動。
5 用“樂”作為評價教育教學效果的尺度
該項教育將樂學意識放到整個的規劃活動之中。把學生是否樂于學習,樂于參與,是否體驗到樂趣作為評價教育教學效果的尺度。一節課的意義,不是看其思想性,還要確保同學們能夠具有較高的愉悅性,能夠感受到樂趣,能激發出主觀能動意識。在玩的過程中,確保能夠學習到知識,積極地開展學習活動,此時我們就認為是優秀的教學。
通過很多的具體情況,我們得知,要想獲取優秀的教育意義,就要開展愉快的教學活動。確保學子們能夠得知學習的樂趣,進而其就會從過去的被逼迫學習到目前的自己積極的想要學,進而實現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