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在高等學校的學制結構、學位授予情況、課程的類別、授課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兩國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不同,并根據我國高校目前的情況,提出在我國高校應對不同層次的教學進行改進并加大考試改革力度,以此提高我國高校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俄;高等教育;學制結構;考核形式;對比分析
本世紀初中俄兩國簽訂協議,約定中俄兩國將大力促進發展文化、教育、衛生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1]通過對中俄高校教學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有利于提高我國高等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1 學制結構
1.1 俄羅斯高校學制結構
前蘇聯高等教育結構比較單一,只設立了本科專業,學生學業結束后不授予學位,只給予相應專業的專家稱號。前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加大了對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變化較大的是對其學制結構的調整,將其改為現今的三個級別,第一級別學制為2年,完成第一級教學要求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領取畢業證書后就業,也可以選擇進行第二級別的教育。
第二級別學制為2年,完成學業并通過考核的學生可以獲得畢業證書,并獲得學士學位。結束第二級別學業的學生同樣可以選擇就業或者繼續進行第三級別的教育。
第三級別學制為2年,是在第二級的學士學位教育基礎上進行專業知識的培養來完成的,該過程即包括對科研方面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包括教學實習方面的鍛煉,學業結束后,學校將對通過考試的學生頒發畢業證書,并給予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或工程師等專家資格稱號。結束第三級別學業學習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進行副博士學位的學習,其學制為3年,畢業后可獲得相應專業副博士學位。[2]
目前俄羅斯高等教育學制情況為:新老兩種結構并存,即一部分高校仍然保留著前蘇聯的教育模式,但超過七層的高等院校已經成功的進行了改革,采用的是本文中所說的三級結構,本文重點對改革后的俄羅斯高校教學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2 學制與學位對比分析
改革后的俄羅斯高等教育為三個等級,通過第一級別教育的學生沒有任何學位,只有通過第二級教學考試合格的學生才能獲得學士學位,需要歷經4年的時間;如果通過了第三級的教學及考試,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歷經時間為6年。此外,如果在學生所選修的課程中有七層的課程的成績為良好以上,并且沒有某一門的課程的成績為3分時,該生將為優秀畢業生,優秀畢業生在社會上將會受到較高的待遇,將會找到較好的工作。
我國高等教育情況比較復雜,自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國高等教育采用的是多層次教育,主要包括??平逃?,學制為2-3年;本科教育,學制為4-5年;研究生教育,學制為2-3年;博士教育,學制為3-4年。其中本科教育中又被劃分為5個層次,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等教育、廣播電視大學和現代遠程教育,這些教育形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文所研究的是在我國作為高等教育的普通高等教育與俄羅斯第二級的學士學位教育各自的優點及不足。
在我國??平逃厴I的學生只有畢業證書,沒有學位證,而接受本科教育的學生,如果所有的課程考試都合格、所選修的課程的學分達到學校要求、學位課的成績為優秀、并通過畢業論文答辯便可獲得相應專業的學士學位,如果只是達到學分要求和課程合格,沒有通過學位課的考試或者沒有完成畢業論文答辯,則只能獲得畢業證書,沒有學位。同樣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學生,畢業后可獲得某一專業領域的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的學生,可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后,還可以進入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從事科研工作。
我國不同層次的高度教育,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不管是什么層次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進行選擇,但在進行一些教育時,還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飘厴I的學生不能直接進入相關專業繼續接受大學本科教育;同樣在報考研究生教育時,也要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如工作經驗等。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在我國是否能夠減少或者降低這些方面的限制條件,如此才能更加有助于全民族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適應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
2 課程類別
2.1 俄羅斯高校課程類別
俄羅斯大學每學年包含上下兩個學期,每個學期由20個教學周組成,其中16周用于實際的教學,后4周為考試周,主要用于考試,這與我國高校相同但也略有不同。
俄羅斯的高等教育中課程類型包括考試課和考察課兩種,兩者的比例大約為1:2??荚囌n實行5分制,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進行打分??疾煺n的成績只有通過和不通過兩個結果,該類型課程的成績由平時的考核成績、課堂表現情況、作業的完成情況三部分組成,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打分。
2.2 課程類型對比分析
在我國的普通高等院校中課程類型也同樣被分為考試課和考查課兩種,在比例方面各所高校有所不同,考查課的成績評定方式大多采用五級制,考試課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成績比例情況大多為,平時表現占30%,最后期末考試成績占70%,但有的高校也有所不同,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3 授課方式
俄羅斯的授課方式和我國有較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3.1 教學大綱和教材方面
我國每一門課程都有固定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并且在授課前,要制定詳細的授課計劃,一旦授課過程中,與計劃不符,要書寫相應的計劃變更說明文件。在俄羅斯每門課程沒有固定的教材和大綱,老師通過布置課下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掌握對知識點的理解。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老師會根據每位同學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授課計劃,以實現因材施教。
3.2 授課人數
可能是由于我國人口較大的原因,每門課程的授課班級人數都較多,就我校目前的狀況來了,只有美術、音樂等相關專業的班級人數較少,再有作為重點專業的俄語專業來說,人數也較少,除此之外其他每門課程的授課人數都在40-130人不等。人數如此之多,根本就無法真實的了解到每位同學,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也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在俄羅斯每個班級的授課人數都在20人左右,這樣任課教師也能夠充分的與每位同學接觸,掌握每位同學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4 考試形式對比分析
在俄羅斯大部分課程采用的是現場打分的口試形式對課程進行考核,采用的是“5分制”,而在我國大部分考試課采用的是“百分制”,少部分考查課采用的是“等級制”。在中國的教育中,比較側重于對分數的考查與衡量,而在俄羅斯對分數看的不是很重,他們比較側重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口試形式的考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及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能力。這種考核形式能夠較為全面的考核出學生的綜合水平,在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時,“5分制”的評定方式要優于我國的“百分制”評定方式,在我國應該加大高等院校的考試改革力度。
5 結束語
通過對中俄兩國高校教育體制的一系列對比分析發現,中俄兩國在辦學體制上的想法是一致的,教學目標也基本相同,但在實施的細節上,兩國卻有著明顯的不同,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還有些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如各層次間學習的連續性問題,授課形式問題及考試成績的評定方式等還需要根據我國的國情進行適當的修改,以此提高高等教學的質量,培養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全方面人才。
參考文獻
[1]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http://news. xinhuanet.com/ziliao/2002-08/21/co
ntent_532202.htm
[2]趙偉.俄羅斯現行高等教育結構和學位制度評述.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J].2007(6).
作者簡介:鄭寶民,男,講師,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計算機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