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療服務均等化是我國衛生改革體制中的重點項目。我國目前城鄉二元結構的醫療保險體制阻礙了實現醫療均等化的步伐。通過參照國外醫療保險的成功經驗以及我國醫療改革試點地區的實踐經驗,我們應制定出了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
【關鍵詞】基本醫療服務 均等化 對比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017-02
一 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的內涵
本文所闡述的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界定為:由政府參與的城鄉居民無差別享受同等質量的基本醫療服務、醫療保障服務以及公共衛生服務。我國基本醫療服務的參與形式可以分為三大形式,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其內涵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是參與的均等化,其次是結果的均等化。參與的均等化是指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工作崗位、經濟能力以及所在地域都不一樣,但是必須保證每一個人都享有基本的醫療服務。結果的均等化則是指我國城鄉差距巨大,無論你生活在城市還是偏遠鄉村,都必須保證無差別地享有基本的醫療服務。當然這里并不是指基本醫療服務在數量上和質量上的絕對均等性,而是指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享受到最低標準的基本醫療服務。
二 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的國際經驗
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以及日韓等國已經基本實現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以此他們的成功經驗對我國具有較強的啟示作用。通過文獻資料的收集和閱讀,現將部分發達國家的基本醫療服務制度總結歸納如下:
1.英國
英國是最早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同時也是醫療保險制度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之一。從1942年的“國民保健服務”到1964年的《國家衛生服務法》,英國實現了所有公民無論財產多寡,只需付掛號費,即可免費享受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在英國大部分的醫療機構都是公立性質,而在醫療總費用中,絕大部分來自于政府稅收。
2.美國
美國主要實行的是商業醫療保險制度,因此其醫療保障主要依靠市場運作機制。這種模式必然導致公平性的缺陷,限于這一點,美國政府通過1966年的“老人醫療保險”以及“窮人醫療補助計劃”,由政府來承擔弱勢人群的醫療保障。其中,老人醫療保險覆蓋所有65歲以上,以及65歲以下因殘疾、慢性腎炎等疾病而接受社會救濟金的人群。而窮人醫療保障計劃則包括低收入人群、失業人群以及殘疾人群。美國的醫院可以分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兩大類型。其中私立醫院又分為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兩大類型。公立醫院和非營利性私立醫院與老人醫療保險、窮人醫療補助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美國商業醫療服務所帶來的社會不公平的缺陷。
3.日本
日本是第一個基于西方社會保險機制來實行醫療健康保險的東方國家。從1927年的《健康保險法》、1938年的《國民健康保險法》到1961年的《國民醫療保險制度》,日本建立起了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險制度,并強制規定,凡是年滿20歲的日本國民,必須加入醫療保險體系。其中“健康保險”涵蓋中小企業、日工勞動者以及大企業職員及其職工家屬。而“國民健康保險”則涵蓋不享受職工保險的一般國民。
三 我國城鄉醫療均等化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城鄉醫療現狀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的主要由以下三種制度共同組合而成: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三種制度目前已經覆蓋了95%的城鄉居民,向約12.95億人提供了醫療保障。然而,現實情況仍然顯現出了許多的弊端。
1.城鄉醫療保障政策不統一
我國的三大醫療保障體系中,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雖然有類似的管理模式,卻由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政策來扶持。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資金的主要來源為政府補貼和個人繳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主要來源也是集體、政府補貼和個人繳費,但兩者卻由不同的部門和政策來管理。只有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銜接,達到政策統一、管理統一,才能順利實現城鄉醫療均等化。
2.管理成本高昂
我國的三大醫療保障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分別為醫保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下設單位)、社會保障部門和新農合管理辦公室(衛生部門下設單位)。因此存在醫療保險多部門管理,部門重復等現象。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醫療管理的費用和人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在無形中增加了統籌城鄉醫療保障的難度。
3.衛生資源分配不均衡
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按照工資收入的定額比例繳費的模式,而新型農村合作則是采取按人數定額繳費的模式,這就導致了職工在繳費方面普遍高于新農合,因而在政府補償方面也普遍低于職工醫保。這就勢必導致優質的醫療資源和衛生人才向城鎮涌入,從而導致農村醫療設備不足,更新較慢,以及農村衛生人員在數量和質量上的欠缺。由于醫療配置的差異,大部分人在就醫時選擇大型綜合醫院,導致不同級別醫院之間存在嚴重的醫患比例問題。
四 實現城鄉醫療均等化的策略
1.城鄉統籌管理
城鄉醫療不均等現象,不僅影響居民的健康保健,而且還會由于資源分配不均、繳報比例不統一而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由于戶籍問題而帶來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間的差異,勢必會增加社會矛盾。中國的城鄉戶籍導致醫療資源分配不足、衛生投入不均等諸多弊端,只有實施切實可行的戶籍改革制度,使得城鄉之間無區別對待,城鄉居民統一管理、享受同等的權利,才能確保基本醫療均等化的實現。
2.統籌醫療財政制度
為了實現城鄉醫療均等化,勢必要求各地衛生預算投入的均等化。而迄今為止,政府在城鄉衛生投入上均等化差距較大,政府如若想要消除這一差距,勢必要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財政投入,所以我們應尋找有效的方式來增加政府的收入,用于衛生事業。參照國外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稅收的形式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并在預算分配時,將增加部分向農村傾斜。如可以增加煙草和酒精的稅收等。其次由于政府的財政有限,我們也可以通過醫療服務多元化的形式來分擔政府壓力。
3.統籌城鄉醫療保險
目前我國采取的醫療保險制度是城鄉區別對待的。城市采取的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而農村采取的則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采取的是不同的報銷和管理體制。從繳費額度和報銷比例上來看,財政支出明顯偏向城鎮居民,城鎮居民的醫療報銷額度和比例也高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如果說,居民醫療保險扶持的應該是弱勢群體的話,那么,我國的居民醫療報銷則相反的偏向了城鎮居民。要解決這一問題,也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整合城鄉醫療保險,通過去除城鄉之間的壁壘來達到城鄉居民保險統一管理,統一繳費以及統一報銷比例,來真正的逐步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均等化。
在醫療服務均等化這一道路上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徹底實現城鄉醫療均等化,還需要一定的努力。在這一過程中,應汲取他國在醫療保障道路上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實情,從城市試點開始,逐步有序實現城鄉醫療服務均等化。
參考文獻
[1]劉鵬程、王曉輝.芻議我國醫療保障城鄉一體化現狀與發展[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8)
[2]解堊.城鄉衛生醫療服務均等化研究[D].山東大學,2009
[3]余洋.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統籌發展研究綜述[J].學理論,2013(20)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