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內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素描課教學大多還延續著傳統繪畫類素描的教學模式,導致培養的學生只能對客觀靜止的物象進行描繪,缺乏結構、空間思維和創造新型的能力,對本專業設計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屬于工科教育模式,學生繪畫基礎薄弱,課時量有限。如果按照傳統素描教學,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培養計劃。此次教改是探索一套適合工科工業設計專業造型基礎課——素描的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設計素描 畫法幾何 工程制圖 工科工業設計教育 學科交叉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042-02
適用于工科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教學不同于傳統繪畫素描,因為工業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是畫家,而是設計師,其更注重設計思維、空間想象和設計表現技法的培養。因此,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教學應改變過去“重感性,輕理性”、“重技巧,輕理論”,以寫生訓練代替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模式。
近年來,許多理工科大學紛紛開設工業設計專業,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屬于工科教育模式,學生繪畫基礎弱,教學課時量有限。如果按照傳統素描教學,勢必不能完成課程目標和培養計劃。根據工業設計專業特點,探索一套適合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代表的工科工業設計專業素描課教學的新模式勢在必行。
一 國內外設計素描課的現狀
國外在文藝復興時期,列奧納多·達·芬奇以設計草圖分析的形式對建筑、機械和飛行器進行過素描設計,使科學技術與藝術想象結合起來,成為具有典型意義的設計范例。但將設計素描的理論、形式和功能從傳統素描中劃分出來,應該歸功于1919年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雖然德國包豪斯學校于1919年開創了設計素描教學,但設計素描在我國起步較晚,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探討設計素描教學模式。隨著國內外學術交流的增多,對傳統素描教學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內一些設計院校根據國外的教學經驗,并結合自身特點,開始探索素描課的教學改革。
二 現有素描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素描的知識結構體系具有完整性、系統性。雖然前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但隨著設計從美術中分離成為獨立的學科,傳統的繪畫素描已不適用于設計學科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工業設計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創意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傳統素描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專業發展的需要。
素描課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入學后的第一門專業課,也是后續一系列課程的先行課,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專業學習質量和學習興趣。然而,現在素描教學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有些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課教學延續傳統繪畫素描的教學模式,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對客觀靜止的物象進行描繪,缺乏創新思維能力,對專業學習支撐作用不明顯。
三 設計素描發展趨勢
由于設計脫胎于美術,彼此發展又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兩學科多年沿用相同的基礎課。社會的需求使設計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獨立的一級學科,并且設計學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包含的涵義越來越廣,所以設計教育自成體系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瑞士巴塞爾設計學校提出的設計素描理論建立在工業設計方面立體結構造型的基礎上,把常見的物體簡化為幾何形體,為了清晰明確地把握物體結構,并準確地掌握角度和比例,將各種結構水平線、垂直線、中軸線、斜線、切線以及重疊和反面部分都畫出來,利用控制保留結構線的做法作為進一步繼續深入的標記,避免使用明暗、通過線描的輕重來獲得立體效果,并進行單獨的細部研究,通過基本形體研究為復雜組合打下基礎。巴塞爾的設計素描主要解決了物體內部結構關系與外部造型形式上的美感和合理因素的問題。國外的先進理念告訴我們,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課應該區別于傳統的繪畫類素描,除了技法訓練,應該根據工業設計專業的特點,更注重形體結構和空間觀念的培養,這意味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要相應地改變。
四 教學改革研究內容
針對工業設計專業的特點,從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嘗試工科設計素描教學的創新,以充分發揮學生的造型想象力和思維發散能力為設計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教學。同時,教學改革應以實踐為基礎,具有可操作性,改革的切入點是從專業培養目標與現行素描教學現狀的矛盾入手。嘗試探索素描課與工科教育背景相結合,借他山之石與時俱進地發展,在傳統觀念和教學模式中尋求新突破,將素描教學和其他后續專業課程融合銜接。
1.改革素描學習內容
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課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眼、腦、手三位一體的協作與配合。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教學沒有根據專業特點制定學習內容,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都在學習相同的素描內容,以至于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沒有針對性。由于工業設計專業的核心內容是產品設計,在素描教學內容上適當加入對形體的理性分析,在空間學習中加入一定的幾何數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工科院校開設工業設計專業的目的。
畫法幾何是工科高校在一年級開設的工程制圖課程中的一部分內容,教學內容側重點、直線、平面的投影;點、直線、平面的相對位置;立體的投影;軸測投影,這些內容有助于設計素描中的透視與形體學習的理解。教改實踐中與畫法幾何任課教師溝通制定新的教學內容,降低和去除一些與工業設計專業學習關系不密切的知識難度,著重講解工業產品設計需要的制圖知識,特別是投影和透視部分。學生在設計素描課程中再遇到這方面內容時就已有了很好的理解程度。實踐證明,事半功倍的教學內容可以重復加深學生的空間思維意識,有助于學生在設計素描中對立體形態的分析和準確把握,相對節省了設計素描的課時。畫法幾何課多年來的問題是學生的徒手繪圖能力較弱,而設計素描課的學習則可以很好地彌補這個問題。
2.改革素描訓練方式
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不僅要求畫面本身的效果,而且注重學生對造型的觀察和理解。教學實踐中應引導學生用設計的眼光理解結構,用設計的思維想象空間,用設計的語言構建“造型”。
設計素描是在理解結構的基礎上表達對象的設計意圖,理解結構需要一定的分析、理解、思維、領悟、推理的過程。正確規范的方法步驟,使思路清晰而有頭緒,能順利地達到理解形體結構的目的。除此之外,它還要求畫者具備很強的三維空間想象能力。關于三維空間的想象和把握,一定程度上并不取決于畫者的觀察,而是靠思維的推理。畫者要把客觀對象想象成透明體,把形體的前與后、內與外的結構表達出來。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設計過程中沒有寫生對象供參考,所有的形和體都憑設計師的記憶,所以設計素描重視形體的內部結構理解和三維空間的想象。
設計素描的觀察方法是多視點、多角度的。寫生對象的位置不但不需要固定,反而需要經常移動,達到全方位的觀察效果,有利于正確地理解和分析其內部構造特點。這方面的練習課題為:(1)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對象,然后在畫面上以推理的方式連續繪制出物體在空間中自由翻轉的姿態,以多視點的方式表現客觀對象。(2)觀察一個產品,以推理的方式繪制出該產品的部件結構關系,即結構爆炸圖。設計素描的觀察經常和測量與推理結合起來,透視原理的運用自始至終地貫穿于觀察的過程中,不同于基礎素描注重肉眼感覺的直觀方式。
五 教學改革實踐創新點
1.轉變教學觀念
工業設計師的主要任務是創造一種新形態,而不是對客觀事物的再現和復制,因此造型能力是設計素描教學中的關鍵,在教學中重點學習將為專業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工業設計專業開設素描課程,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和訓練學生分析、理解造型的能力,是對創新這一基本設計原理的初步導入。傳統素描,作為一門繪畫藝術基礎課,以質感、明暗調子、空間感、虛實處理等方面為重點,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畫面以視覺藝術效果為主要目的。設計素描是以準確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剖析等方面為重點,訓練設計預想圖的能力,是表達設計意圖的專業基礎課,畫面以透視和結構剖析的準確性為主要目的。
2.改變教學內容
設計素描不是為了繪畫而素描。繪畫類素描訓練內容是從靜物、石膏像到人物、風景的寫生。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課要求不是畫面本身的效果,而是畫者對造型的觀察和思考,對結構和空間的理解,這些是創造新形態必要的基礎。所以設計素描的表現對象是經過歸納的比較抽象的人造型、機械部件和工業產品。
3.改革素描訓練方式
傳統的繪畫素描課中大多采取的是直接對靜物或景物描摹的訓練方法,很多學生只是機械地運用手眼配合去進行物體的再現,而沒有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對形體結構完整的印象。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將設計師頭腦中的形態表現出來,在這個表現過程中沒有客觀具體的形態供我們去描摹和再現。所以,應把單一的對物的寫生訓練改為寫生、默寫、造型創作等多種形式貫徹到設計素描的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基礎課階段就體會到創造的重要性。
4.改革素描教學“重技術,輕理論”的教學模式
繪畫基礎課教學歷來只偏重于技法示范,而輕視造型原理的講授。畫幾張示范作品,選幾幅示范作業就算是備課;教學是從一成不變的作業講評開始,到一成不變的個別輔導結束。我們不能把素描基本功訓練,僅限于技術的傳授和技法的臨摹。只教技術不講設計思維,只教技法不講創新意識,勢必造成為素描而素描的盲目性和為基本功而基本功的片面性,把素描教學引到一個思路狹窄、缺乏創新意識的狹小路徑上。
六 結束語
工科設計素描教學的改革,其創新的核心是根據工業設計專業的特點,嘗試探索素描課與工科教育背景相結合,在傳統經驗和教學模式中尋求新突破。將設計素描和其他后續專業課程在教學思路上融會貫通,找到一個從素描基礎到專業設計的銜接方法,與時俱進地發展素描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永年.對設計專業素描教學改革的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2003(3):75~77
[2]沈志明.從現代設計看設計素描[J].南平師專學報,2001(1):96~98
[3]逯海勇、胡海燕.突破傳統模式培養設計思維——關于設計素描課教學的構想[J].山東農業教育,2005(4):132
[4]陳緒春.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美術大觀,2013(2):152
[5]任敏、何偉.獨立學院理工科工業設計基礎教學探討[J].科技資訊,2012(27):198
[6]楊輝.工業設計專業素描教學的新思路[J].中國包裝工業,2012(13):69~70
[7]劉玥.關于設計素描教學中抽象思維訓練的思考[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2(3):80~81
[8]陳乃惠.設計素描教學與產品設計專業“適應性”初探[J].凱里學院學報,2009(2):146~148
[9]蘆甲川.當代設計素描教學思路辨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211~212
[10]陳強.對設計素描教學的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08
[11]梁少興.設計素描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J].美術研究,2004(3):97~9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