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五年制高職學校中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公共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來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分別闡述了講授式教學法、演示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等在該課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068-02
五年制高職,即五年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指招收初中畢業生,實行五年一貫制或分段教學的高等職業教育;前三年按照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后兩年納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疇;對普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與中等職業學校聯合進行分段培養,后兩年高職教育階段則必須在高等學校舉辦。
五年制高職的特點和優勢在于,它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貫通,學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較低,而教育效益和回報較高。它整體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統籌安排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在五年時間里,既保證了高職教育的文化素質要求,又達到了國際上培養同類人才專業技術課程有效學時三年以上的要求。在專業設置上,它包括了以經濟與社會需求為導向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應用、機電一體化、精密模具制造、電子商務、汽車營銷與售后服務及旅游管理等,充分體現適用、新興、現代、復合等特征,密切貼切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因此深受社會歡迎,畢業生供不應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早已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基本工具,能幫助人們解決很多實際的、困難的問題,與此同時,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應用,已成為現代每個人的必修課程之一。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計算機技術的入門,是當代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在五年制高職學校中也不例外。它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公共基礎課程,具體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電子表格等辦公軟件和Internet應用等。針對這樣的教學內容,應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用,是所有計算機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開設在五年制高職教育的第一年,學生均為初中畢業生,對五年制高職的教學模式還不熟悉。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授課。接下來就結合本人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情況。
一 講授式教學法
講授式教學法是最古老且傳統的教學方法,它是以老師講授給學生的教學方法。雖然在當前新課程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這三種學習方式的同時,講授法已被許多人所唾棄,但講授式教學法也有它優越的一面。教師的講授能使深奧、抽象的課本知識變成具體形象、淺顯通俗。因此,我在教學中仍會采用講授式教學法,如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數制及其轉換”這一知識點時,在仔細講解轉換方法的同時并借助粉筆和黑板,清晰地寫下每一個轉換步驟,使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
二 演示教學法
演示教學法,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并借助具體生動的媒體作為知識的載體輔助教學,以達到抽象知識的具體化、枯燥知識的生動化等目的,其主要特點是直觀性和生動性。許多有關計算機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如果僅憑教師的口述,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如對于計算機的硬件組成這一部分,我在教學中多采用的是演示法進行。通過展示計算機的內部結構圖片或相關的動畫,不僅能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鮮明的知識表象,還可以培養他們觀察演示與操作過程的技能。
三 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要求將課程內容拆解為一個個具有實用性、趣味性且難易適度的“任務”,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與技能學習的主體與主動建構者,這要求教師由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幫助者和促進者。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Internet應用”這一章內容深受學生的喜愛,因為此章節需要上網,學生可以順便網上沖浪。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來實施教學,提醒學生若要上網首先需要完成任務。教學中,我設置了“IP地址學習”、“電子郵件應用”、“即時通信軟件QQ的使用”等任務,讓學生要想上網沖浪,必須先要學會IP地址的設置,而且要求上機課的作業需通過電子郵件或QQ傳輸,以此來激勵學生學會電子郵件或QQ應用等內容。
四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將知識與技能分解、融合到具體的項目中,設計項目教學方案,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小組或團隊合作的方式圍繞各項目進行活動、討論、學習、操作、實施,最后共同完成項目的一種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目的性較強。這種方法需要相應的激勵、監督、評價機制,適用于綜合性練習的教學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內容,通??刹捎庙椖拷虒W法。例如:“設計制作電子小報”這一項目,讓學生明確主題后,思考制作方案,然后把他們欠缺的地方提出來。實施過程中,多表揚學生的突出事件,對學生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及時予以指導。同樣對于“電子表格”內容的學習,我會設置像“某公司生產情況統計與分析”這樣的項目,不僅讓學生學會表格的基本操作、數據計算與分析,還要能夠掌握圖表的應用以及表格的聯動等內容。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Word”、“Excel”和“Powerpoint”是常用的三種辦公軟件,因此也是本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其中,演示文稿正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作匯報、企業宣傳、產品推介、婚禮慶典、項目競標、管理咨詢等領域發揮著重大作用。因此,在教學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內容時,我設置的項目是“辦公軟件學習小結”,讓學生將“Word”、“Excel”的學習情況在Powerpoint中設計并制作成演示文稿,然后再進行匯報。這樣既讓學生學會了辦公軟件的使用,同時也鍛煉了學生自我總結、自我分析和上臺演講的能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以上就是我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當然,教學方法遠不止這些,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以及教學環境等因素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方法,其目的主要是教會學生,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成為理論基礎扎實、操作技能過硬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旭明.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蔣紅.建構主義在五年制高職高職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0)
[3]陳黎.江蘇省五年制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4]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編寫組.信息技術應用基礎[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