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個班級都有后進生,而全面提高后進生的基本素質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需要,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教育后進生呢?筆者從三個方面:樹立起正確評價后進生的教育思想;尊重和維護后進生的人格;要重視后進生的個性發展進行了淺談。
【關鍵詞】后進生 教育 素質教育 尊重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073-01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著眼于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注重開發全體學生的潛能,促進全體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而每個班級都存在后進生,而全面提高后進生的基本素質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需要,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教育后進生呢?本人從以下幾方面談幾點體會:
一 樹立起正確評價后進生的教育思想,給予他們信心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僅僅重視學科教育改革是不夠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通過新的教育模式把后進生培養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使后進生同優等生共同進步和共同發展才是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目前,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管理上存在著不利于教育后進生提高素質的觀念和做法,突出地表現在把后進生當作純粹的監督對象,使后進生受到精神壓抑,產生逆反心理,造成他們無心學習,使教育過程受到阻礙,達不到教育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因此,為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立起正確評價后進生的教育思想,當學生的成績有所下落、品德行為有所不端時,教師要正確評價教育思想,找出問題根源,要對后進生一視同仁,充滿愛心地去研究、教育和引導他們,給他們信心,為他們充分發揮展示個性以及特長創造機會和條件,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微笑、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和尊重的話語以及和藹的微笑送給每一位后進生,去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喜歡和信賴,創造出一種寬松和諧、平等友愛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態輕松愉快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實現教與學的“同頻共振”,塑造學生完美的心靈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后進生的基本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二 尊重和維護后進生的人格,增進他們的參與意識
后進生是班級組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學習和思想以及思維方式也在不斷地進步和提高,他們看待事物有一個從片面向全面發展的過程,他們的認識有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他們有些過激的言行是在所難免的,出現一些問題是屬于正常的,他們同樣精力充沛、思想敏捷、具有創新能力和進取心,他們也都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內心深處常有一種歉疚感,他們迫切希望在某些方面補償表現自我,因此,教師要給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讓他們當班級干部,激勵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全過程,讓他們體會到為班級負責和為班級做好事是一件光榮的事,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掌握每一位后進生的心理特征,有意安排他們去做一些班級工作,并及時做必要的指導、幫扶,使他們既要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是信任的,又要認識到自己在班級集體中存在的價值,從而拋棄自卑感,增強自信心,感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體會到自己的責任感和自豪感。當后進生擔任了班干部,就會發揮某種潛能,展示他們自己的特長,在管理事務中,他們首先嚴格要求自己,追求上進,這樣后進生跟優等生一樣都成了班級管理者的主體,使班級的班風更加進步和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尊重了后進生的人格,維護了后進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促進了他們各方面素質的進一步形成。
三 重視后進生的個性發展,造就多層次創新人才
新世紀所要倡導的一種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應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如果人格都得不到尊重,哪里還談得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會扼殺和摧殘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生存的愿望。后進生很少死記硬背課本中的公式、公理及法則等,不太受作業的約束,他們常常喜歡看、聽、想,有更強的動手能力,不易受定勢的影響,常常別出心裁,對創新性活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后進生的個性發展,注意教育管理的內容和形式與教學改革相結合,引導他們關心班事、國事和天下事,開闊視野,胸懷大志,學有動力和學有方法,勇于實踐,培養自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后進生的個性發展,并為其創造一個寬松、和諧、自由的發展空間,讓他們輕松、愉快、自由地去暢想、發展,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的發揮,為社會培養多方面、多層次的人才,從而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