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F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睂崿F中國夢沒有旁觀席,13億中國人每一個人都有逐夢的權利,也都有為圓夢而擔當的義務和責任。
筆者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把責任當己任,立足崗位做貢獻,教書育人?!耙詫W立業,以德立身”是我們教育的宗旨。本文淺談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觀。
一 育人先育德
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庇纱丝梢?,德是立身之本。德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宗旨。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我們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育人先育德,以德育人,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理念,追求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品德培育的基礎。好習慣的培養應從培養獨立的個性開始,筆者從學生自己整理書包開始,要求每位學生都準備兩個資料袋,一個是語文資料袋,一個是數學資料袋,兩個科目的學習用書分開裝入各自的資料袋;在上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具;要求學生自己背書包上學。久而久之,學生擁有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思想覺悟自然也就提高了。
2.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碧K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蔽疑钚牛軌蚣ぐl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師只有自己道德高尚、樂于奉獻和熱愛學生,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塑造學生,才能不計較個人得失,執著地追求事業的成功。真正的德育教育是榜樣的教育,榜樣勝過言語,教師應成為一個言行一致的人。教師對待學生要嚴慈相濟,需要多一點愛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期待,對學生嚴格要求?!坝H其師,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學生在老師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同學之間能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熱愛班集體的生活。
二 教會學生懂得感恩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活得幸福,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懷感恩之情??v觀學校的許多問題學生,他們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與老師、父母為敵。學生精神空虛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真正的閱讀,應讓學生多閱讀,如《感恩故事》、《神話故事》、《伊索寓言》、《成語故事》、《名人傳記》……這些閱讀應當占據學生的整個理智和心靈,引起他們去深入思考周圍世界和自身,迫使他們去仔細觀察和了解人類靈魂的復雜性,迫使他們去考慮自己的命運和前途。那怎樣才能使好書成為自我教育的手段呢?這就必須教給學生多讀課外書的習慣。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名人傳記,這一類書是青少年進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書。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他的個性就失去了核心,而理想是最鮮明地反映和記錄在書籍里。所謂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來衡量自己,培養學生用英雄人物的生活作為測量自己的尺度。
三 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不能沒有夢想。追求人生幸福的夢就是理想,就是奮斗目標,就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耙詫W立業,以德立身”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唯一途徑。在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中國夢”以來,舉國上下紛紛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為實現“夢想”而奮斗。學校舉辦了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的多項活動,包括征文、演講比賽、大隊活動、中隊活動等。在主題中隊會上,學生們各自闡述了自己的理想,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護士、有的想當人民教師、有的想當畫家,要讓學生們深知,要為實現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學習,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有可能對國家負責。
四 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子曰:“里仁為美。”良好的班風對全班學生起著陶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推動班集體的形成、鞏固和發展。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為人師表,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正學風,組建學習互助小組,細化每個學生的責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同時又在享受集體的精神財富。
五 因材施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行各業人才。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币虿氖┙痰母境霭l點就是要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的具體做法是: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對后進生能不離不棄,耐心幫輔;面對尖子生,能給他們壓任務,讓其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讓班級里的每一名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樂中學,學中樂。
綜上所述,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引導學生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小中見大,讓學生們熟知,要為實現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學習,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對國家負責。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