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看了電視劇《涉外保姆》中的一個情節,很受啟發:一天,主人家的大男孩弗拉米在客廳雪白的墻壁上大顯身手,用彩筆盡興地畫了一滿墻的圖畫:微笑的太陽金光四射,彎彎的月亮懸掛藍天,閃閃的星星眨著眼睛——當保姆巧云見到這情景時,立即飛奔過去,一邊搶小孩的畫筆一邊大喊:“不能在墻上亂涂亂畫,不能把墻壁弄臟了!”而女主人下班回家看到這一切后,不但沒有責怪兒子,而是和顏悅色地夸獎他畫得好,還鼓勵兒子今后要畫出畢加索一樣的畫來。接著她話鋒一轉對兒子說:“你畫在這里只有家人看到,如果畫在紙上裝裱好掛出去,不就可以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杰作嗎?那該多好!”在保姆眼里,弗拉米的行為大錯特錯了,面對同一件事,而女主人采用“成功教育”法。她告訴孩子:你成功了,你有可能成為像畢加索一樣的繪畫大師;同時又告訴孩子:如果把繪畫地點和方式改變一下,你將取得更大的成功。在肯定與贊賞中帶入巧妙的引導,既順應了小孩的天賦發展了他的特長,又在不知不覺中糾正了他的失當。這就是教育的藝術,值得每個家長和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仔細品味和借鑒。
這個故事印證了“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這句話。著名的特級教師王蘭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孩子更聰明。”運用好表揚的藝術,在教學中為同學們樹立一個個鮮活的榜樣,有著巨大的啟迪作用。孔子曰:“贈人以言,重于珠寶;傷人以言,重于劍戟?!泵總€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表揚贊美的話,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
以前,我認為老師應該保持嚴厲,但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我自己教育教學的經歷,我認識到了對學生鼓勵的重要性。正面教育遠比反面教育來的好。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夸獎了班中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愛勞動,之后,我發現在生活中,他總是積極地勞動:擦黑板,打掃衛生等。他的成績很差,平時不好好學習,愛玩愛鬧,老師、家長也多次批評他。后來,我想能不能多表揚他,來提高他的成績呢?于是我和各科老師都會刻意地多多表揚他。果然,他進步很大。像這樣的例子很多,班級中的一個小男孩坐姿從不端正,我就經常批評他,時間長了,我發現他越來越不聽話了,反而更坐不好了,我心里很生氣。當一次我再要批評他時,我想到了表揚的作用。于是我就說看誰坐得好,當大家都坐好時,我又夸了一個坐得很好的男生。這時我看大家坐得更好了,就借機表揚了那個男孩,然后又鼓勵他說他會坐得更好。就這樣,我改變了教育的策略,變批評為表揚,在以后較長的時間里,他真的進步了。
實踐證明,藝術的表揚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勇敢地展現自我。首先,表面上的表揚語言要豐富,要給學生新鮮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學生答對了,教師可以表揚;學生回答有創意,教師可以評價。學生聽到這些表揚后,更樂于在課堂上表現自己,會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相反,批評多了,學生可能就沒有學習的信心了,進而會“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想進步了。切忌受到表揚只是好學生的專利,受到批評只是差學生的包袱。我教過的一個學生小高,成績差,紀律差,還偷拿學生的東西和錢,學生每天都告狀,我都覺得他無藥可救了,只求他每天在校不要惹事就好了。批評教育找家長,都不起作用。一次文藝匯演,班里大合唱,要找個領唱,每個同學都試一次,小高唱得最好,最適合當領唱,大家都眼睛一亮。我也靈機一動,何不以此為突破口,進行適當的表揚教育?那次的匯演很成功,我大力表揚了一番。從此,學生們對他也另眼相看了,他也找到了自信,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其次,表面上的表揚形式要多樣。教師除了用語言來表揚,也可以用肢體語言來給予評價:鼓鼓掌、豎豎大拇指、發自內心的微笑。教師的表揚不應就事論事,只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應進行理論分析,挖掘其所蘊含的意義。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的多?!鼻疤K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起教育技巧時說:“教育者與自己對象的每次接觸,歸根到底是為了激勵對方的內心活動?!痹谡n堂教學中,面對受教育者的“錯誤”,教育者應當換位思考,多些寬容,多些鼓勵,多些尊重,細心地從看似“錯誤”的言行中挖掘可以肯定和鼓勵的亮點,因勢利導地將之引向成功的彼岸。記得一次上公開課,原本表現很好的學生由于緊張,簡單的問題沒答上來,急得直哭。我沒有表現出生氣的樣子,反而用溫柔的眼光看他,微笑地鼓勵他一定能行,并在他答對后,沖他豎起了大拇指,之后的整堂課他精神十足,回答問題也很踴躍。
總而言之,表揚也是一門藝術,它要求適量、適度、適時和適宜,并能善于挖掘、發揮。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才會用豐富多彩的語言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表揚學生,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