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生動地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筆者曾看到過這樣一則發生在外國的幽默笑話——爸爸:“你為什么想到中國求學呢?”兒子:“到那里求學可以發財呀!”爸爸:“噢?”兒子:“因為我讀過許多中國孩子的作文,他們中的多數都拾過錢包呢!”雖然這是一則幽默笑話,筆者卻笑不起來,因為這是在諷刺中國學生的作文。的確,學生寫作水平偏低,是普遍現象。習作就像是缺少了雙槳的舟,在水里停滯不前。
輔導學生寫好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我們應給學生雙槳,讓其駕起習作之舟。多年實踐探索的經驗告訴我:這雙槳就是讀和練。
曾記得魯迅先生說過:“文章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練習,此外并無心得與方法的。”筆者認為,這里的“看”即是“讀”,“練”即是“寫”,可見多讀多寫是培養、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一個人寫作水平的好壞關鍵取決于其閱讀數量的多少及讀寫互相運用的得體與否。讀寫結合是培養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在習作訓練中,若能養成讀寫結合的習慣,有一定量的積累,反復的歷練,把握寫作的技巧,定能成功駕起習作方舟。實踐證明,多讀是多練的基礎,多練是提高作文水平十分有效的途徑。
一 多讀是多練的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讀書對寫作的益處。讀書越多,對寫作幫助越大。葉圣陶先生曾指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合法與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系。”因而,學生作文應以閱讀為基礎,充分發揮課本選文和課外書籍的借鑒作用,走“讀寫結合”的道路。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古代作家學習寫作的經驗之談?!岸嘧x書,讀好書,讀書好”,這是冰心對青少年讀書的要求,可以看出這位現代文學巨匠也特別強調多讀的重要性。怎樣實現多讀呢?筆者認為可從兩方面入手:(1)對課本中的文章,要讓學生反復閱讀,把課文作為例子讓學生剖析,結合其寫作的特點,傳授寫作的方法,把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結合起來。(2)要擴大閱讀面。因為課堂的閱讀畢竟有限,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的書籍報刊,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多讀的時間可以從教學課時中抽出一定量的課時專門進行閱讀;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周末給學生安排一定時間的閱讀作業,讓學生自由閱讀。
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看的書很多,知識面也很廣,但寫作水平卻不甚理想。這是因為,有的學生書讀的不少,但讀過之后拋于腦后,對自己的寫作并未起到什么作用。這就告訴我們,只教給學生讀書是不夠的,同時還需教學生會做讀書筆記,記下自己讀書的感想和收獲,摘錄精彩詞句和段落,逐漸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在學生積累的同時,老師也把積累的材料,收集來的美文、佳作,不斷讀給同學們聽,課前五分鐘讀,早自習讀,作文提示時讀……讀來讀去,學生收獲良多。同時也給學生展示自己積累的舞臺,展示親手收藏的“珍寶”,師生交流,學生間也交流,每天讀、聽兩三篇,一學期下來每個人都能形成一個“小文庫”。如此在讀中學,在讀中悟,在讀中積累,能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多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多讀”還是個準備階段,關鍵還在于“多練”上。俗話說:“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比~圣陶先生說:“作文能力的培養,一要得其道,二要經常歷練,歷練到成了習慣,才算有了這種能力?!比~老先生說的“經常歷練”,其實就是多寫。多寫多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寫不但是一個經歷嚴密邏輯思維的語言表達過程,更是一種技能,往往不止是一次練習就能掌握好,必須在反復交替的訓練過程中,逐漸強化,才能掌握,最后轉化為一種能力。因此多訓練就會熟能生巧,技能就會提高。
那么,多寫,寫些什么呢?我認為,課堂上可以經常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寫作訓練,這樣既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去理解課文內容,又增加了作文練習的次數,也能讓學生學得好、學得會、學得活、學得透??梢灾笇W生仿寫范句,仿寫范段,仿寫篇章,仿寫題目;可以練習改變人稱、改變文體變換文體;可以發揮想象補充寫,延伸課文擴展寫等??傊?,要讓“寫”的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當然,我們不能把作文多練僅僅限制在課堂里。教師還應在課外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使學生把作文作為一件樂事,勤寫勤練。如培養學生寫日記,寫周記。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不改作文,但他的學生作文卻寫得很好,其中的奧秘之一便是鼓勵學生多寫日記。還可以在班里辦班報,在校里辦校報、隊報,教師要大力鼓勵學生為其撰寫稿件;開展讀書報、評書報、剪書報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征文比賽等。還可以把書面練習與口頭練習有機結合起來,每節語文課前抽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按座位輪流進行口頭作文,針對事件發表議論或描寫景物,敘述事情都可。這樣,既讓學生有多練的機會,也讓學生對寫作發生興趣,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要讓學生多練多寫,才能熟能生巧,那樣“巧婦才能為有米之炊”,寫出通順的文章來。多讀,多訓練,必將能駕馭文字。多讀是基礎,多寫多練是關鍵。以讀練為雙槳,駕起習作之舟,定能駛向寫作的自由天地。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