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應要開啟一個充滿生機、活力、智慧的現(xiàn)代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成為生活的富有者,成為會生活、會學習的人。
一 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情境,在探究的情境中誘發(fā)動機
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學習情緒,營造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1.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學生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大腦,提高能力。我在上《和時間賽跑》一課時,針對課文中“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這句話,反復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聯(lián)系他們各自的經(jīng)驗,我進行設計,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情境觸動,進行回憶,讀看聯(lián)動。
2.放飛學生的心靈,充分給學生主動參與質疑的情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的根本在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而思考的起點卻是疑問。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問,還要教會學生提問,鼓勵他們大膽質疑,讓學生在疑中產(chǎn)生問題,在疑中產(chǎn)生興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濺創(chuàng)新的火花。
3.相信并尊重學生,充分創(chuàng)設合作的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啟迪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入角色,學習興趣自然就濃洌起來。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主去探究學習。所以教師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的情境,讓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達到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
二 教師適時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1.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加以積極引導
第一,引導學生自我確定學習目標。教師不必把課文分成大小不等的問題,然后讓學生來解答。而是在教學中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在自我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選取自己最需要、最感興趣的學習內容。
第二,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方式應因人而異,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的能力。同學們在自主、合作中顯露出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學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學習的關鍵。
2.要把握課堂互動、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積極引導
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互動、合作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實效。學生在合作、互動、互助中能取長補短。讓學生有更多表達自己觀點和傾聽他人觀點的機會,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 變換課堂教學方式,促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新課標的新理念,要求教學實踐的改變,教師應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來改變教學的方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不斷變換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動腦、動口、動手,自由發(fā)揮自身的學習個性,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通過學生的參與、互動、體驗和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1.營造開放式課堂,拓展學生自主意識
教師要還給學生心靈的自由,發(fā)揮群體交互激勵,使其自主意識轉化為自主學習能力。成功感是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因素,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思維的靈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時機地將其延伸為自主思維過程,拓展為一種自主學習的能力。
2.創(chuàng)設情境式課堂,培養(yǎng)學生自主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學生在廣度和深度兩方面學好基礎知識。其次要根據(jù)教材潛在因素,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fā)學生自由想象,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課堂情境中,展開想象翅膀,在想象的王國里自由遨翔。
3.拓展自學式課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學式課堂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教材,自做讀書筆記,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要突出強調學生自學課本知識的能力和良好的觀察問題的能力。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敏銳的觀察力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四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學生以學習自由
學生有良好的習慣是學習必備的條件。學習語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語文自主學習的習慣要慢慢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引導學生糾正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學生自主學習就會多十分活力。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要
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質疑問難,體會自主學習的樂趣,感悟快樂語文的真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使語文課堂煥發(fā)出活力。
參考文獻
[1]龔春燕、林允舒、楊勇編著.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第一卷)課堂教學[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2]孫春成.給語文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魏書生.語文教學[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