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背景]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課程理念融入了我們的課堂,帶給我們活力??梢恍┙處熢谡n堂中玩起了花俏,把課堂包裝了起來。我認為真實的課堂才是最美麗的。因此,備課時,我認真研究所要上課的內容,如“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這是百分數應用題中最基本的一類,也是生活中應用最多的一類,同時它還是后面學習求百分率的基礎。
教材先是復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接著引發學生思考:百分數應用題的解法和以前學過的分數應用題相同,想一想,這是為什么?緊跟著教材提供了兩個例題:一個是簡單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一個是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我在深入鉆研教材,認真研究教法和學法的基礎上,認為編者的處理僅重視了百分數應用題與分數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卻未能充分考慮百分數的意義在生活中的現實性,并且兩個例題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使學生容易產生為了做題而做題的厭煩情緒。因而,我在構思時,完全放棄了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思路,努力打造一個簡潔、高效、動態的課堂。
[教學實錄]
師:什么是百分數?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百分數,如我們學校六年級綜合實踐班有男生32人,女生28人,你能根據這條信息,說出一個百分數及它的意義嗎?
生1:32÷28=114.3%,表示男生人數是女生的114.3%。
生2:女生人數是男生的87.5%,可以這樣列式28÷32=87.5%。
生3:老師,我還能算出男生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以及女生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
師:大家能自己解答嗎?(學生獨立解答)32÷(32+28)=53.3%;28÷(32+28)=46.7%。
師:(指著黑板上的87.5%、114.3%、46.7%、53.3%)你能再說說這幾個百分數的意義嗎?
師:我們剛才解決的這幾個應用題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你們是怎樣解答這類題的?(小組討論并匯報)
生1:這幾道題都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都要用除法來計算。
生2:在除的時候需要分清應把哪個數量看作除數,哪個數量看作被除數。
生3:在列式前要仔細分析所求的問題才能找準被除數和除數。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看來大家都認真思考了,誰還能從這條信息中再想出一些百分數呢?(同桌小聲議論開了)
生1:我還可以想到男生人數比女生少百分之幾?
師:怎樣解答?
生2:應該用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數除以女生的人數,也就是(32-28)÷28=14%
生3:我還可以求出女生人數比男生多百分之幾?列式為(32-28)÷32=12.5%
師:比較這兩個算式,你想說什么呢?這兩題又有什么特點呢?(小組討論、匯報)
生1:雖然這兩題多的人數與少的人數一樣,但多百分之幾和少百分之幾的結果卻不同。
生2:主要是單位“1”不同。
生3: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時,我們只要用多或少的數除以單位“1”就可以了。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我曾執教過多次,可每次執教總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課后細細回味,才發現課前的精心準備反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本學期,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沒有翻閱更多的教學資料,也未使用較先進的教學媒體,在看似平淡的教學中,卻使課堂實現了最優化——簡潔、高效、真實、愉悅,教學效果甚佳。
第一,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與欲望。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欲望,是支持他們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當學生具有學習的興趣與欲望時,才會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探索數學內容的真諦,體驗學習的樂趣。而六年級的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已不再停留在活潑的教學形式、絢麗飛動的多媒體畫面上,而是知識的實用價值與獨特魅力。本節課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不再是老師預設的習題,而是學生自己不斷提出的實際問題,在知識不斷產生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才會帶有更大的刺激性,他們才會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
第二,使學生體驗到了身邊有數學。教學時僅從學校六年級的綜合實踐班人數展開,班級中有不少實踐班的學生,激情很高,其他學生也樂于參與,這要比教材中“三好生”、“東山造林”現實、有趣的多,同時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身邊的數學。
第三,更好地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以及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實際是一類問題,只不過一個簡單,一個復雜。本節課就是由淺入深,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知識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抓住問題的實質。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給學生一分信任,學生會還你一個奇跡。只要我們相信學生,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充分的交流時間,學生完全可以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