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而采取的課堂建設手段。初中體育教學中現行的體育考核評價方法滯后,缺乏對學生興趣的了解,挫傷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結合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創新教學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評價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139-01
新課改以來,評價問題不單單在體育課程中出現,其他課程亦然。其困難點主要是對體育課程進行的尺度把握上,雖然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教學形式和新的評價意識在不斷前進,但初中體育發展的評價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必須對其深入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 體育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體育教學管理領導小組形同虛設
從新課改對體育教學的實施效果來看,農村地區初中的學校領導對體育課程的教學保有成見。盡管逐漸得到了發展,但學校開設的體育課程根本不足以彰顯體育教學質量,師資配備落后、場地和體育器材匱乏,教師評價差。近年來,學校存在體育課被挪用、被侵占現象的情形屢見不鮮。尤其是臨近考試,體育課被廢止,課外活動組織根本無法到位,學生甚至利用體育課來狂補作業,出勤率很低。安排的體育課程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尤其是畢業班根本沒有活動機會。
2.體育課程不因人而異
新課改以來,舊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對學生統一要求、一刀切的情形時有發生,一些體質較差或對某類運動或體育項目不感興趣的學生往往對課程缺乏積極性。現在初中的班級人數較多,體育教師面對全體學生,必然會遭遇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會對同一運動項目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就使得教學評價效果不可一概而論。課改初期,一節課花樣百出,課堂氣氛活躍,無運動量,無運動技術,學生只是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卻收效甚微。
二 解決體育教學評價問題的對策
體育課以學生的身體練習為主,是通過學生的身體活動,發展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實現自身身體技能的提高。
1.創新教研形式,反思評價內涵
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是體育教學中最緊迫的任務。要提高師資水平,落實體育教研制度,豐富學科內容。要明確課改方向,了解學生特長和體育意圖。研究體育課程要深入,可組織教師聽評課,通過校本教研,讓教師形成客觀的自我反思,使體育教學有所收獲。要將體育教學課程評價作為體育教學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加以關注,將課程發展作為新課改的重要環節,要以多元化、綜合化評價措施實施正確評價。體育教研要立足生活,挖掘豐富的體育課程資源。體育項目建立在全方位、多層次的基礎上,才會受到學生廣泛的贊譽和好評。
2.創新教學理念,正視體育教學地位
在初中教學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益國益民的體育宣傳活動,讓社會全員明白體育教學活動之于民眾的重要意義。這樣在家長和社會評判體育教學時,就會從理論認知和實際情形中,將體育教學作為一項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課題給予正確評價。這樣評價才能體現有益于國家、有益于未來全面發展的正確方式。要想讓新課程保持旺盛的活力,就要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革新教學理念,注重體育教學各個環節的協調性,促進初中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3.創新評價教學方法
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將直觀形象的思維配合抽象化的概念,融匯在情境交融的教學之中,可讓學生在這種動因中充分體會體育教學的樂趣,還能讓學生在運動技能和鍛煉身體中得以充分發揮。體育教學中融合多媒體影像設備的新式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尤其是在廣播體操或“太極拳”中運用,能以直觀的、動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對學生教學質量和能力的提升較為有效。
三 結束語
作為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良好的心態,轉變傳統體育評價模式和方法,全面發揮體育課程的功能。在教學上,要精心設計和編排;在課堂中,深入落實教學理念;在課后,深入社會宣傳體育教育之于初中發展的積極作用。要將教學評價作為教學價值和效果的反饋,使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林振華、林宇、王永剛.試析學生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新思路[J].內江科技,2007(9)
[2]汪丹微.新課標下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困境與對策[J].文教資料,2006(19)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