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德育綱要》明確規(guī)定:“思想政治課要幫助學生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奠定基礎。”這個規(guī)定就體現(xiàn)出了初中政治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思想政治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德育教育學科,我們應重視落實“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的生活空間、學習空間及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關鍵詞】初中 德育教育 政治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147-01
一 德育教育的意義
初中生處于人生最朦朧的階段,在這期間,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人生觀都還沒成形,往往具有很強的逆反心理。這個時候,就要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明白應如何做人,如何與別人相處的道理,對于學生思想觀念的正確養(yǎng)成有著格外重要的作用。
二 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
1.在政治課堂上通過平時的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首先應在平時的政治教學過程中進行。老師要對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能力進行綜合考慮,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有針對性,讓學生能夠從課堂中學到有用的知識。老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在抽象思維方面的能力較弱,教學過程要注重與實際的結合,講解一些生動有趣的事例或者歷史典故等,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把深刻的道理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教學例子為學生進行講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更深入認識存在于我們身邊的社會現(xiàn)象,為學生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2.在政治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這是自古被人們認同的教學方法。現(xiàn)代教學通過多媒體手段將聲音、形象和色彩等特點都具體地展示出來,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在初中政治的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德育水平提高有著直接的影響。比如,在政治課上講述我國的文化時,用多媒體展示我國的文化瑰寶,一些著名的文化旅游勝地,如蘇州園林、莫高窟、布達拉宮等,還有工藝品,如陶瓷、剪紙等,通過老師用多媒體進行圖片和視頻的展示,學生對這些文化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有著積極的作用。
3.在政治課堂上通過立足學生的特點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第一,老師要把德育教育當成政治課程中的一個重點部分,要滲透到具體的每一節(jié)課中,老師在上課前進行充分準備,在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課程內容,自然延伸到德育教育問題上,逐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第二,要想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課堂一定要生動有趣,如果教師講課的語氣生硬,毫無生氣,學生聽不進去就無法實現(xiàn)德育教育。老師一定要充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化教學手法,評價的手段也要多樣化。
第三,進行初中政治教學的老師,要想在課堂中充分地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老師就要做一個好榜樣,對于自己的人格和行為進行不斷的完善,在思想品德的高度和道德的修養(yǎng)上有突出的示范作用,展示一名優(yōu)秀的政治老師的示范引領價值。
4.在政治課堂中通過實踐的過程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要提高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光要有理論的傳授,還要加強實踐性的教育。通過實踐,讓學生走進社會,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對他們的思想道德產生挑戰(zhàn)的事情。至于進行實踐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小區(qū)的生活進行參觀和訪問,或者走進鄉(xiāng)村進行了解等。在進行實踐的過程當中,最好是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踐,大家互相幫助,共同分享彼此實踐的經驗,對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有積極的作用,而與人友好相處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情感因素,以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出發(fā)點,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支撐點,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落腳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起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何新國.淺談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J].學周刊,2011(14):61
[2]周麗.論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滲透[J].學周刊,2012(29):59
[3]楊曉峰.素質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0):63
[4]陸雷.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8):81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