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在整個學習時代最基礎的教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貫徹執行素質教育,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針對小學教育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本文就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 教育教學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155-01
近幾年,中國小學教育在教學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國家制訂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措施,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要求,要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以小學生為主體,確立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這已成為小學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如何解決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問題已十分迫切。
一 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些學校具有悠久的歷史,整個學校的氛圍已固化,取得了很多的成績,這些成績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一些教師在這種光環下,并沒有做出及時的調整,一直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這已成為學校健康發展的絆腳石。一些教師由于受到這種影響,使得工作作風出現了虛浮的現象,在教學管理上,一些制度已不能適應當代新的辦學思想,制度的效益性很難得到發揮;教學內部管理體制十分僵化,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很難得到調動;學校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程度都不到位,管理體制很不健全,很多工作都“無章可循”。由于管理體制不完善,部分工作仍存在著管理不嚴的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已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瓶頸,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必須要將教師的主人翁作用發揮到極致,集思廣益,以“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科學育人”的思想為宗旨,提升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二 如何提升我國小學教育管理水平
第一,提升教師的管理意識。一提到教學質量,很多人都認為教學質量是校長以及教學主任的責任,這種誤區導致一些小學教師在工作中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其實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1)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直接參與相關教學的管理。(2)教師在備課、授課、批改作業時要將自己放在教學過程中管理者的位置,這是提升小學教學管理水平的首要條件。
第二,全員要參與到提升教學管理的運動中。全校師生都要參與到提升教學質量的運動中來,在這個過程中,全校所有師生、家長以及社會都要積極參與進來。(1)學校領導要重視這個問題,要協調各方力量,保持及時的聯系、溝通和交流,讓他們參與其中。(2)要在學校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制度和教學組織,為教學改革出謀劃策,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第三,創建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這個大的教學環境是教學質量提升的必要條件:(1)要為教學人員創造一個舒適、和諧的教學環境,確保教學人員可以不受到外界的干擾。(2)學校要添置必要的教學器材,逐步強化硬件條件,保證這些器材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3)學校在對教室、校園的布置時,要考慮到學生們切身的感受,爭取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
第四,加強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管理。中國的教育一直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教學質量的考核我們只是通過考試來衡量的,使得我們忽視了對過程質量的管理。在對小學的教學管理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家庭作業,具體表現在:(1)學生的家庭作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規定。(2)各科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由于只是顧及到自己的學科,忽略了各科作業的相互協調統一。(3)雖然中國一直在提倡減負,但中國的學生家庭作業的負擔還是很重。(4)課外活動往往都是注重形式。
因此,要想實現教學質量在各個環節的提高,教師不僅要加強對家庭作業的管理,還要加強學科之間的協調,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注重質而不是注重量。要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確保將課外活動落到實處,保證管理的實效性。
第五,學校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建設。教師隊伍的管理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主要體現在對教師隊伍的培訓、進修、考核等。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培訓一般都是采取脫產進修和校內進行兩種方式相互結合。在校內,要將研討會、講座、個別性的輔導形成常態,讓一些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向一些資歷淺的教師傳授。
在教師的考核方面,學校要建立完善、嚴格的教師評鑒體系,制定一套科學、嚴謹的考核機制,確保提升教師的工作水平。對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教師,要及時進行幫助,如果不能勝任工作,應調離教師崗位。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應依靠提升教學質量的管理思想作為指導。
三 結束語
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問題,是我們目前不能忽視的問題,我們不單單要制訂出一套合理、科學、規范化的制度,更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波動,調動社會的各種力量,在情感和心理上進行思考管理。通過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建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實現我國小學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