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成長首先是身體的成長,幼兒的健康首要的是身體的健康,幼兒身體健康成長離不開安全的食品。雖然這基本上是由家長或幼教機構來把握,但幼兒天生活潑好動,并隨著年齡增長活動范圍迅速變大,完全依賴外力掌控已逐漸力不從心。因此,必須對幼兒進行全面靈活的食品安全教育,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
一 教育內容要做到全面、詳細、適合
1.教育范圍要盡量涵蓋孩子所有可能接觸的物品
對幼兒的食品安全教育要盡可能全面,從腐敗變質食物、有毒有害物質、各種藥物到微小零件、熱水、魚刺,所有幼兒可能接觸的物品都要涉及。目前孩子服用的藥大多外觀漂亮,口感好,深受孩子喜歡,有的孩子甚至把藥品當零食,因此要教育孩子不能隨便吃藥,即使需要服藥,也必須按醫生的要求在成人的指導下服用;教育幼兒不隨便撿食和飲用不明物質;教育幼兒了解不同食物的吃法,知道哪些食物是剝皮后吃的,哪些食物是要洗干凈后吃的,哪些食物是要去核后吃的,哪些食物是可以生吃的,哪些食物是必須煮熟后才能吃的等。
2.教育事項要進行詳盡細致的說明
對于具體的教育事項,不僅要告訴幼兒對與錯,還要根據的幼兒的接受能力,有選擇性地進一步詳細講解,使幼兒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如家長會告訴幼兒不可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同時也要教會幼兒識別腐爛變質的食物,如果食物上出現了黑色斑點,發霉了、手摸起來感覺變軟、變稀,聞起來有餿味、酸味、苦味的食物,屬于腐敗變質的食物,千萬不能吃。
3.教育內容要注意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
在幼兒發育的不同階段,要根據幼兒認知能力和興趣,選擇不同的教育語言和教育內容,使幼兒能聽得懂、記得住。
4.食品安全教育內容的另一方面是飲食習慣的培養
在注意食物安全的同時,幼兒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同樣不可忽視,如果不注意,會發生難以想象的危險。一些好習慣養成之后,受益終生。如要教育幼兒注意講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吃東西時不跑、不鬧、不躺;在進食熱湯或喝開水前必須先晾涼,以免燙傷;吃魚時,把魚刺挑干凈,以免魚刺卡在喉嚨里;進食時不嬉笑打鬧,以免食物進入氣管等。
二 教育方式要注意多樣、靈活、滲透
1.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方式
除了課堂教學以外,教育方式要多樣,采取做游戲、舉行課堂比賽、看動畫片、學唱兒歌、講故事、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接觸食品安全教育知識,使幼兒在保持對教育形式上新鮮感的同時,重復教育要點、加深記憶。如可以舉例進餐的情境,分別描述正面(正確安全飲食習慣)與反面(不安全飲食習慣)的事例,鼓勵孩子判斷對錯,并講明判斷對錯的理由。通過判斷對錯,讓幼兒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才能指導今后的進餐行為,知錯不犯錯。
2.靈活尋找教育切入點
針對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選取合適的教育方式、教育時間,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教育。如有的幼兒喜歡唱歌,就可以教授幼兒飲食安全兒歌,讓幼兒記憶深刻。兒歌語言簡潔,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記憶;有的幼兒對圖形、色彩敏感,選擇制作一些融合食品安全知識的食物圖片進行教育講解,使幼兒感興趣、記得牢。
3.將食品安全知識滲透到幼兒日常活動的點滴之中
教育者要始終將幼兒食品安全教育掛在心上,隨時觀察,只要幼兒接觸到與食品安全有關聯的物品或現象,當場進行知識灌輸、習慣引導,用不經意間的話語、動作影響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通過對幼兒進行食品安全教育,使其逐步掌握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知識,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同時,家長、教師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掌握合適的教育方法,使幼兒食品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