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情境創設,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情境創設,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文 情境教學 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168-02
情境教學方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提高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活動效果,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加深記憶,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情境教學適應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貫徹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之一。情境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引起學生心理的積極變化。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優化,從教學的實際內容出發,靈活多變地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 情境教學的概述
情境,指的是人們利用語言、各種物體或音樂等道具,人為地創設一種真實環境,在這個環境下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引導學生融入到環境中進行真實體驗。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的情感氛圍,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激發學習者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活動。
新課程的改革對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教學不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是強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與此同時,在情境教學法中如何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創設情境就是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使學生情緒高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令學生的知識內化和深化。
二 語文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
語文教學的情境創設是通過教師深入了解班級學生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特點后,在教學中主動設計的教學情境,且能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起學好語文的情感。在此基礎上,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情境創設。
1.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的特點,具有許多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這一新技術在呈現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等方面有著獨到的
作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地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同時,多媒體以生動的情境引發學生心靈的感知、情感的共鳴,創造出最佳的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感受中接受知識,從而達到對課文的深層理解與感悟,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項鏈》一課,課件中展現了瑪蒂爾德美麗、虛榮、天真的視頻,使學生對主人公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對教學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2.運用語言與情感創設氛圍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教學語言的隨意性與教學語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重視語言的魅力,重視語言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情境創設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潛能行之有效的手段。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運用已學知識進行交流,可以讓學生更直接、主動地進行語言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語文教學中,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生動描述豐富多彩的動人故事,把故事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師的情感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去吸引學生,達到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將感性上的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像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離去,生怕打擾了康橋的靜謐,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變幻成了“西邊的云彩”,使學生在韻律當中感受詩文傳達的情感。
3.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這一方法在啟發式教學中被采用。巧設問題情境能大大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他們的思維積極,真正發揮出學習主體的作用。實踐證明,創設問題情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也能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有問題就是好事,最怕的是學生默默無語,學習源自于疑問。在教學中,教師結合課文提出疑問,設置懸念,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心存疑問,以激發他們的討論和思考,在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學習。創設問題情境,要盡力打破學生頭腦中的平靜,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學生腦子主動思考起來,促進觀察力、思維力、表達力的發展。如《我有一個夢想》一課,老師如果設計以下一組邏輯思維訓練問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夢想?夢想都包括哪些內容?演講為什么一開始就闡明“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巨大意義,作者這樣說有什么作用?結合課文談談作者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表現出了怎樣的精神?這一切將使學生除了懂得原文揭示的道理外,還可獲得多元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4.創設想象情境
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自由地翱翔。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或點到為止,或留下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我們要盡力把靜態的平面文字轉化為生動的、能觸動學生思維的情境。學生通過想象對文本會有進一步的感悟,他們帶著對文本的體味,朗讀相關段落將更加用心讀,讀得情深、讀得意濃。如現代詩《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詩中那宛如丁香魂魄所化的姑娘,一經詩人的想象而創造出來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
三 情境創設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創設渲染感人氛圍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想象情境等這些情境教學手段,要注意建立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體會語文與自然、社會、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情感、知識、能力的全面發展,讓教師的課堂教學充滿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情境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最強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興趣就會轉化為學習動機,表現出情緒愉快、孜孜以求的特點,也是課堂教學中,推動學生探索知識的一種“催化劑”。
2.情境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創設教學情境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促進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愉快。有效的教學情境創設可以使教學內容由繁化簡、由虛化實、由粗化細,促使課堂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拓展學生思維,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3.情境創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我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借助多媒體輔助工具、模擬表演等手段來進行情境創設。有些特別的文章我們只能通過讓學生去大膽地想象來創設情境。通過想象創設情境的朗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同時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形象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4.情境創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為讓學生更好地熟悉課文、理解課文,老師有時讓學生把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或全文表演出來,這種表演本身就是一種情境的創設。在這里的情境創設既不是聯系生活進行的回憶,也不是借助生活進行的想象,而是親自參與,身臨其境,使學生對文章更熟悉、更深刻理解。
總之,發揮好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效應,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米俊魁.情境教學法理論探討[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0(3)
[2]郭家濤.淺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學苑教育,2010(1)
[3]祝浩.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2)
〔責任編輯:龐遠燕〕